10月14日,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章)、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获奖对象在上海展览中心揭晓并受到隆重表彰。我校后勤集团徐照平同志获评2021年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徐照平,男,汉族,197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东华大学后勤集团饮食管理中心东华食府经理、行政总厨。从草根厨工到资深大厨,从乡村辍学中学生到高校餐饮业高级技师,他坚持以工匠精神深挖自身价值。自2007年到东华大学工作以来,他立足本职,出色完成了服务师生的工作,参与多项重点供餐任务,做到零失误、零事故;他发挥专长,多次参与筹划文化美食活动,传承东华美食文化;他在专业领域刻苦钻研,积极参与国家和上海市等10余项比赛,为学校争取到诸多荣誉;他努力带领团队,后勤集团以他个人名字成立“徐照平技师工作室”,帮助年轻团队成长,让东华美食后继有人。本届上海市五一劳动奖评选坚持面向基层、面向一线、面向普通劳动者的原则。徐照平同志的获奖,不仅彰显了我校基层一线普通劳动者的高尚品格和卓越追求,而且充分展现了他们为学校改革发展坚守奉献和担当作为的良好精神风貌。
详细内容10月12日,中国民主同盟东华大学第九次代表大会在东华大学延安校区召开。民盟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杨德妹,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并讲话。民盟海市委组织部部长汪皓俊、副部长左娟娟,校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叶晓燕,九三学社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毛志平,致公党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杨曙光,民建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委姚洪心,农工党东华大学支部主委王春瑞,民革东华大学支部主委王立新等学校兄弟党派团体代表和80多名盟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现场)杨德妹代表民盟市委感谢东华大学党委的大力支持,对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她指出,过去五年,以胡良剑同志为“班长”的班子成员,团结带领全校盟员,凝心聚力、奋发有为,持续加强自身建设,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成绩。她对新一届委员会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凝聚政治共识,在新征程中勇担新使命。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多党合作的最大政治共识,开展“学党史、悟初心、强信念”学习教育,全面落实“四新”“三好”要求。二是聚焦中心大局,在新挑战中助力新发展。以“立盟为公,参政为民”为宗旨,准确把握发展形势和学校建设的目标定位,找准咨政建言着力点,形
详细内容在10月13日“尚无境,织未来”2021羊毛针织新锐设计师大赛上,我院2019级服装设计专业研究生黄林艳在国内外诸多知名纺织服装院校中脱颖而出,斩获“新锐设计师大赛二等奖、一线成型大赏奖、针织创意奖”三项大奖。 “尚无境,织未来”2021羊毛针织新锐设计师大赛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指导,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与The Woolmark Company、FASHION SOURCE、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在全球疫情肆虐的背景下,以诠释绿色环保运动健康为概念,结合羊毛环保与舒适,让羊毛针织焕发出新的活力,是大赛的出发点。推动年轻设计师做有价值的针织;与新澳一起挖掘新锐设计力量,打造针织国潮新浪潮。该大赛自2015年举办至今,每年一届,得到了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协会等行业管理机构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受到了众多院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大赛开辟了从设计稿件到成衣制作和展会推广的全产业链体验式赛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学习平台。“尚无境,织未来”2021羊毛针织新锐设计师大赛获奖名单 黄林艳同学的获奖作品《未来通勤者》,基于疫情的现状,引发
详细内容为迎接东华大学建校70周年华诞,基建后勤处邀请多位荣获中国高级烹饪大师荣誉的锦江大厨进校园,在松江校区二食堂为在校师生带来一场不一样的“舌上东华盛宴”,凝聚师生情感,共同为母校庆生。李炜副校长参加了本次“锦江大厨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她希望后勤部门多搭建平台,充分利用好社会餐饮资源优势,不断提升学校餐饮服务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更健康的食品。本次进校园的锦江大厨团队各具绝活,其中不乏具备丰富经验的中国烹饪大师、中国高级点心总监、更有全国团餐大赛特金奖的获得者,带来他们长期钻研开发、造就的符合师生口味的精致菜品共计5000余份,各式美味佳肴一应俱全,供师生现场品鉴。据悉,为献礼校庆,松江二食堂二、三楼各风味窗口,将明星美食单品“聚”在一起,定制“庆七秩,在一起”校庆特餐,让师生们在校庆之际一饱口福。
详细内容近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和教育部社科司陆续发布了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人文学院资助项目取得新进展。我院获批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位列全校第一。其中,杨小明教授的《黄宗羲、黄百家父子历算著述与科学思想研究》获批重点项目,刘奕副教授的《数字治理视域下社区智慧养老实践模式比较与政策优化研究》、沈一兵副教授的《城市社区应对重大公共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研究》获批一般项目,徐敏讲师的《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基层媒介动员机制及创新路径研究》获批青年项目,谭牧讲师的《西方社会契约论的历史与现实问题研究》、刘庆飞副教授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诱因、传染与监管立法改革》、徐玲英主任编辑的《媒介视域下的时尚史》获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我院获批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汪永安副教授的《网络舆论中大学生网络群体极化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研》、杨桃莲教授的《社交媒体中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机制研究》获批规划基金项目。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人文学院通过系列措施鼓励、动员广大教师积极申报课题,并聘请多名校内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评审把关等,2021年学院
详细内容“七秩芳华锦绣,吾辈奋进逐梦”。10月12日,学校迎校庆70周年主题嘉年华活动在松江校区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淑慧,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陈革出席并参与。近千名师生参与活动,真情表白东华大学。嘉年华活动由7个活动板块组成,分别为唱校歌、绣校徽、写校训、画校景、答校史、抒愿景、奏华章。活动在唱校歌的婉转歌声中揭开帷幕,《党啊亲爱的妈妈》《我和我的祖国》《东华之歌》既唱出了东华人的爱党爱国豪情,又唱出了东华人砥砺奋进、奉献祖国的意志和决心;写校训,师生们一笔一划写满了对东华大学美好未来的祝福,写出了共创东华大学辉煌明天的宏大志向;绣校徽,师生们一针一线绣上的是浓浓东华情,绣出的是拳拳奋进心;答校史,师生共同回顾来时路,看清脚下路,坚定前行路;画校景,色彩斑斓画东华,姹紫嫣红均美景,师生们希望锦绣东华更添新篇;抒愿景,师生心愿牵动东华,写下美好祝愿、汇聚智慧力量,直抒胸臆皆在明天东华;奏华章,师生合奏,奏响奋进东华美妙乐章,一路高歌彰显东华腾飞梦想。为顺利开展好本次嘉年华活动,在绣校徽板块展示的全部绣品,全部由教职工女红协会部分老师利用暑假的时间绣制
详细内容在学校建校7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传承什么样的东华文化和东华精神?又该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促进学校更好地发展?10月12日,一场关于“东华文化精神与传承”的老教授座谈会在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李炜、校老教授协会暨退休教育工作者协会理事长王以刚以及退教协各分会负责人和老教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主持。李炜指出,退休老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在庆祝建校70周年之际,学校组织退休老师多种形式参与校院两级的系列校庆活动。老教授们身上蕴含着“报国情怀”、“爱校荣校”、“五爱精神”、“爱才育才”等精神都值得年轻一代学习,现在历史把责任与重担交到了新一代东华人的肩上,新一代东华人必将“不辱使命”,我们要以庆祝建校70周年为新的起点传承好东华精神。她希望老教授们一如既往地关心学校事业的发展,关心年轻教师的成长,关心青年学生的成才,共创学校发展的美好未来。在敬老节来临之际,她预祝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幸福。环境学院教授奚旦立谈到,纺织行业要实现绿色发展,需要大量的技术支撑,我校环境学院在节能减排、如何减少碳排放总量方面大有可为。材料学院王依民回忆了李繁亭和钱宝钧两位深具人格魅力的导师
详细内容根据教育部党组巡视工作统一部署,10月10日,教育部党组第八巡视组巡视东华大学党委工作动员会议召开。会前,巡视组组长高文兵、副组长刘建中与学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校长俞建勇作了见面沟通。会上,巡视组组长高文兵作了动员讲话,通报了巡视工作主要任务、工作安排和要求。俞建勇主持会议,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作了表态发言。高文兵指出,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责任的政治监督。巡视组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和巡视工作的重要论述,精准落实政治巡视要求,对照“四个落实”,聚焦职能责任,坚持依规依纪依法,确保巡视高质量开展。学校党委要深刻把握开展巡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党组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强有力的巡视监督为契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高文兵强调,高质量完成巡视任务,是巡视组和学校党委共同的政治责任。学校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本着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强化责任担当、强化协同配合、强化纪律要求,确保巡视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刘承功表示,此次巡视是
详细内容丝绸是丝路原动力,敦煌作为丝路重镇出土的丝绸实物最为丰富而集中,然而因为历史原因,这些遗存散落世界各地未能得到系统整理研究。东华大学教授、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带领敦煌丝绸研究团队与世界各地文博机构专家学者合作,历时15年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敦煌丝绸遗存进行集中系统整理研究而成的史料巨著——《敦煌丝绸艺术全集》,将于10月15日在东华大学“丝绸之路与丝绸艺术”论坛上整体发布。该著作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全集包括《英藏卷》《法藏卷》《俄藏卷》《旅顺卷》《敦煌卷》的中英文版共10册,数百万字,千余张图片,全集的整体面世填补了敦煌学在丝绸研究方面的空白,是在丝绸之路、纺织服饰美术史等领域开展研究的重要支撑。意义:为敦煌丝绸汇出完整拼图如果要问敦煌丝绸的系统整理研究为何能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几乎所有专家、学者都提到了一点:海量首次面世的实物遗存加文书比对研究,印证了东西文化融汇发展的历史面貌。因为文化和技术的隔阂,1907年以来流落海外百年的敦煌丝绸织物遗存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得益于这些研究和出版的书籍,我们才能重现一千年前丝绸和丝绸生产纷繁复杂的历史,正是这些纺织品文物成为了伟大的丝绸之路
详细内容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由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办,上海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和“红途”平台共同承办,倾力打造的实验舞台剧《握手》,10月12日在中国大戏院举行首演。市政府副市长陈通,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宋庆龄研究会会长薛潮,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等出席观看。市有关部委办局、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高校、纪念馆等负责同志,部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对台交流基地、基层党组织、大中学生代表等600余人观看演出。演职人员合影留念上海大戏院观众观看红色实验舞台剧《握手》 校馆携手创新红色文化作品,为党史教育提供生动教材 “为了天下苍生!” “为了共和!” 大戏院的舞台上,“李大钊”和“孙中山”紧紧握手。“香山路7号,第一次国共合作曾在这里酝酿。”实验舞台剧《握手》,就是通过舞台剧回眸历史,讲述了1922年8月,孙中山先生回到上海,在莫利爱路29号寓所,现在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会见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商谈国共合作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支持和
详细内容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重点,结合校庆、院庆70周年,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学用结合、为民服务,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好第二阶段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机械学院“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多级课堂强化引领,学习氛围“热”起来学院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专题学习、交流研讨等形式,各师生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把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推动学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同立足本职教书育人、刻苦钻研等结合起来。认真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将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融入学院党校的各类教育培训中,设《锤炼·党性修养》、《聆听·中国故事》、《品读·红色书籍》、《赓续·红色血脉》等专栏,让学习教育有历史厚度、有思想深度,更有人文温度。抓好新生入学教育,营造“学在机械”良好氛围。学院党政班子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特点,围绕“学党史、明校史、彰
详细内容10月8日,东华大学魏桥教研创新基金捐赠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书记朱北娜、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李杰,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张红霞出席捐赠仪式,魏桥集团代表、学校部分处级干部、师生代表参加仪式,学校副校长陈革为主持人。朱北娜作为东华校友、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书记,一路见证了东华大学和魏桥集团从小到大到强的发展进步历程,她表示东华大学与魏桥集团的合作必将为纺织领域的师资队伍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同时祝福东华和魏桥集团的未来更加美好辉煌。俞建勇表示,魏桥集团长期与我校保持稳定、深入的合作关系,集团的慷慨捐赠将极大鼓舞东华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信心与决心。他指出,魏桥集团一直是我国纺织行业的领军企业,它的成功离不开其科技兴国、实业报国、人才强国的坚定信念和执着追求。他强调,东华大学应积极对接国家和区域、行业的战略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中找准办学治校的新定位、培育改革创新的新功能,厚植追赶超越的新优势,推进中国纺织工业科技化、时尚化、绿色化发展。他希望东华大学能与魏桥集团共同
详细内容近期,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工程教指委)发布“关于成立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的通知”(工程教指委[2021]4号),宣告全国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正式设立。本协作组委员21人,来自华东区域21所高校。我校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学院院长朱美芳教授和东南大学副校长金石教授担任华东区域协作组召集人。区域协作组是全国工程教指委的下设组织,在全国工程教指委秘书处的协调下开展工作,推动建立培养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流平台,贯彻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政策精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体现人才培养特色。作为全国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召集人和秘书处所在单位,2021年7月15日在我校成功召开了全国工程教指委华东区域协作组筹备会,为华东区域协作组的成立做了大量工作。据悉,全国工程教指委共组建六大区域协作组。华东区域协作组是在全国工程教指委领导下,专司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和江西省具有工程专业学位授权高校的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咨询、指导、评估和服务的专家组织。本区域现有工程专业学位授权的90家高校,占全国比例为21.1%;拥有全国工程教指委委员10人,占全部委
详细内容近日,首届松江区“慈善之星”评选结果揭晓,我校慈善育人基地荣获殊荣。10月9日上午,让满天星汇成一束光——首届松江区“慈善之星”评选表彰活动在松江区办公中心大会堂举行。区政协主席刘其龙、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谢玲丽、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华、区委副书记韦明出席,并会见了我校获奖代表。(我校代表上台领奖)本次评选表彰活动由松江区慈善基金代表处、文明办共同主办,自2020年12月25日启动以来,历经基层推荐、网络投票、征信与公示等程序,评选出了先进典型代表。其中有初心弥坚的耄耋老人,有怀揣梦想的有爱青年,有在脱贫攻坚和疫情防控中勇担责任的企业家,有让“雷锋”精神绽放新时代光芒的公益团队。据悉,东华大学慈善育人基地成立于2007年4月,凝聚着勤工助学中心、慈善爱心屋(工作站)、慈善义工队、小世界书吧、爱书小蜜蜂(图书馆服务团队)、图咖、新砺志中心(学生事务服务团队)、尚实工作室(新媒体运维团队)、乡村振兴农产品推广小组、陪学咖(学业发展与支持团队)这10个以国家奖助学金受助学生为主体的团队,常年保持3000人左右的规模。长期以来,慈善育人基地坚守“自强不息、仁爱共济”的慈善初心,已为革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