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松江区副区长王晔一行来校调研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并实地参观实验室,参加调研的有松江区科委、松江区经委、松江区投促服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松江区各镇科技副镇长和区域内企业代表等。交流座谈会前,校长项延训会见王晔一行。副校长张清华出席座谈会,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科技成果项目团队代表参加座谈交流。(校长项延训会见松江区副区长王晔一行)张清华代表学校对王晔一行来校表示欢迎。他表示,学校高度重视和松江区的合作,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聚焦新时代松江区重点产业科技创新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共同为G60大学城科创源建设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王晔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他表示,面向东华大学优秀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现实需求,结合经济运行现状与产业发展布局,松江区将进一步做好区域内资源梳理匹配,加快推进招商引资政策的落实,进一步促进松江区科创能级提升。(座谈交流)座谈会上,各项目团队代表依次对项目开展状况、拟对接方式、落地合作需求等相关信息进行发布,松江区各镇科技副镇长和区域内企业代表现场结对对接,为项目落地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会后,王晔一行参观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东华大
详细内容4月7日,学校举行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校领导班子读书班暨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云南考察时的有关重要讲话精神,重点围绕中央八项规定关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减轻基层负担相关主题开展学习研讨。学习会由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刘承功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学习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路径和工作要求,要认真学习领会,进一步增强开展学习教育的责任感紧迫感,尤其是要联系高校系统及学校抓党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一体推进学查改,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就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关于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减轻基层负担相关主题,他强调,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认真检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切实增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以上率下,带头转变作风、精文简会、真抓实干,对师生反映强烈的、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措施,把更多精力集中到推动发展、服务师
详细内容“数据资产的密码什么?”“万物皆可数据”……随着主讲嘉宾娓娓道来,4月8日,数学与统计学院精心打造的树苗讲堂2025年第一讲正式开讲,本次讲堂主题为“数据资产应用方式及案例”,邀请到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公共服务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信用促进中心副主任、上海市崇明区生态泛响数据创新实验室主任叶劲超为近百位师生开讲。数学与统计学院党委书记谢峰及部分教师代表出席。学院党委副书记景亮主持讲堂。叶劲超解读了数据资产的政策导向及如何将资产数字化。通过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三个方面,以案例教学方式带领师生探索数据资产的密码,为数学学科赋能数据资产打开新的视角。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数据资产的产权界定、技术实现及未来发展趋势踊跃提问,叶劲超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师生表示,本次讲堂不仅为全院的师生们搭建了产教融合对话平台,更通过真实案例展现了数学学科在数字经济中的广阔应用前景。讲堂开始前,谢峰为叶劲超主任颁发“东华大学学生生涯导师”聘书。据悉,树苗讲堂是学院党委为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术志趣而设立,通过邀请知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士为师生进行数学方面科普讲座。树苗讲堂将持续引入
详细内容4月8日,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Flinders University)副校长彼得·蒙蒂思(Peter Monteath)一行至我校延安路校区访问。副校长陈革会见来访嘉宾,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国际合作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陈革对彼得·蒙蒂思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学校始终紧密结合国家地方发展需求,充分发挥纺织、材料、服装设计等学科优势,为上海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助力可持续时尚产业蓬勃发展。(与会嘉宾合影)彼得·蒙蒂思副校长对东华大学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卓越实践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弗林德斯大学始终重视可持续时尚领域的教育与发展,期待两校进一步深化多学科多层次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时尚领域的创新与发展。与会期间,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杨升元介绍了学校在国际合作方面的发展情况。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院长李峻分享了学院在可持续时尚设计、本土文化创新等领域的实践案例。双方围绕师生互访、创新实践、国际工作坊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友好交流,并初步达成合作意向。会后,弗林德斯大学代表团参观了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弗林德斯大学,创建于1966年,名列全澳大利亚最高八所研究大学,澳大利亚创
详细内容2025年3月31日,由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主办、东华大学人文学院承办的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校园巡讲会在东华大学举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大力出席并致辞。耿绍宁在致辞中表示,东华大学公共关系学专业自2001年创办以来,不断巩固、发挥国内首批、华东地区首家公共关系本科专业这一“先发优势”,聚焦我国社会组织机构和行业市场对公共关系人才的需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等重要赛事。本届大赛的主题“AI赋能 融合发展”与东华公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高度契合,诚挚期盼大赛更好的为培育更多公关人才、构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繁荣发展公关事业赋能。耿绍宁致辞赵大力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大学生公共关系策划创业大赛创办19年来,东华大学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先后8次参加大赛,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承办第七届大赛总决赛中,为大赛留下了很多精彩难忘的瞬间。针对当前人文与技术融合交汇的时代特点,大赛以“AI赋能 融合发展”主题。希望同学们在品牌推广与提升的策划活动中,融入家国情怀与人文关怀,赋予技术以温度、情感,以青年学子的热情
详细内容4月9日上午,泉州师范学院副校长黄江昆一行来我校松江校区调研交流。副校长陈革出席座谈会并致辞,国际合作处、后勤服务中心、校友会等部门负责人、代表参加座谈。陈革代表学校对黄江昆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东华大学与泉州师范学院的合作历程,指出两校在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陈革特别提到,泉州师范学院自去年起积极参与东华大学肯尼亚莫伊孔院建设,先后派遣优秀实习生赴肯开展中国语言文化教学工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注入了新鲜活力。他进一步强调,东华大学始终以开放姿态深化教育国际化,近年来牵头成立“世界纺织大学联盟”、主办“中非国际纺织服装论坛暨中非文化交流论坛”、共建“中非数字教育区域合作中心”等举措,为全球纺织服装教育、教育数字化及跨文化交流贡献了东华力量,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拓展两校在国际合作、后勤管理创新、校友资源共享等领域的协同发展,共同服务教育强国战略。黄江昆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东华大学在学科建设、国际合作及产教融合方面的突出成就。他表示,泉州师范学院此行旨在学习东华大学在国际交流、后勤服务保障、校友工作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期待未来在资
详细内容4月8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宗明一行来校考察调研,访问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陪同调研。宗明一行参观了民用航空复合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展示厅、工程平台等地,详细了解了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在国产大飞机、高铁、船舶等领域的应用。随后,宗明一行实地参观了学校科技成果展示馆,了解我校在航空航天、现代纺织、医疗健康、前沿科技等领域取得的科研成果,对我校人才培养成效和以高精尖科研成果服务“国之重器”表示充分肯定。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委员会副主任袁令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办公室(代表工作处、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处)四级调研员邵峰,上海市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赵汝青,松江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主任荆颂,松江区人大办四级调研员李爱华和我校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一同参加调研。
详细内容“智启未来,向新生长”。4月7日,第22届环东华时尚周暨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毕业季在我校延安路校区拉开帷幕。校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出席开幕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二级巡视员、宣传处处长赵扬,上海市经信委、上海设计之都促进中心有关领导,国内外设计类院校、知名企事业单位、相关专业机构、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孙捷主持。(校长项延训致辞)项延训致欢迎辞。他指出,东华大学锚定国家战略需求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奋力打造“纺织+时尚”“材料+能源”“智能+健康”三大学科集群,“纺织+时尚”作为优势方向飞跃发展。“环东华时尚周”秉持创新、融合、引领的理念,成为了学校传承海派文化、助推自主品牌、助力上海“三都”建设、服务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牌活动。未来,学校还将依托“环东华”之窗,全面推进“艺工”深度融合,聚焦“面向智慧化产业转型和未来社会生活的时尚设计”,进一步打造具有“东华特色”的时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中国的时尚产业发展和上海打造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贡献智慧和力量
详细内容4月3日,上海市政府党组成员彭沉雷带队,市政府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莫负春,市政府参事室副主任谢东升,以及市政府各位参事,来我校延安路校区调研。校党委书记刘承功陪同调研,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参加。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我校上海纺织服饰博物馆、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尚创汇·东华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考察,听取了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表演系主任刘健芳关于服饰文化的介绍,多维度了解我校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纺织服饰文化、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深化产学研用实践科研平台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方面工作。希望学校进一步发挥办学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
详细内容4月3日下午,汉江实验室杜选民研究员一行来校调研交流。校长项延训、副校长陆卫兵出席座谈会,科研院和材料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会。项延训代表学校对杜选民一行表示欢迎。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与汉江实验室的合作,希望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聚焦柔性智能纤维材料、声学感知领域,加强科研团队协同、产学研用合作、工程硕博士联合培养,为服务国家战略贡献东华力量。杜选民对东华大学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汉江实验室的发展定位和特色优势。希望进一步加强交流,充分挖掘东华大学学科、人才优势,在关键技术研发、人才联合培养、基金项目申报等方面深化合作,为破解重大科研难题提供有力支撑。会上,陆卫兵和汉江实验室邓海华研究员分别介绍了东华大学和汉江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双方与会人员围绕技术需求、合作模式等展开讨论,为后续深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细内容3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2024年度主题案例立项结果,经过“单位审核推荐”“专家分组评议”“案例专家委审核”三级评议审核,共对307家单位的794个申报项目进行立项,我校推荐参评的2个案例获得立项。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鲁成副教授主持的主题案例《讲中国丝绸故事,立绿色发展标杆》聚焦桑蚕丝绸绿色转型,探究绿色技术应用与品牌赋能路径,助力“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协同推进,获批“绿色发展”主题立项。旭日工商管理学院赵晓康教授主持的主题案例《工赋上海:打造数字智造生态的上海经验》立足上海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经验,提炼工业互联网差异化赋能模型,为全国智造升级提供范本,获批“数字中国”主题立项。本次主题案例征集工作围绕“绿色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四个主题展开,学位中心严格遵循“质量优先、分类建设、统筹协调”的原则,开发具有主体性、时代性、学理性、创新性的高质量案例资源,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案例视角,做出案例贡献。在本次征集工作中,我校各学院积极响应,根据案例征集要求提交高质量的案例项目。学校组织专家对各学院推荐的申报项目进行评审、指导,最终推荐6个案
详细内容“基于MBTI的用户触达方案”“传统文化的创意表达”“蔻驰品牌的快闪店策划”……五年来,40多场工作营,74组件创意提案,3次在进博会发布作品,将东华·蔻驰CHINACOOL项目的一幕幕精彩瞬间串联在一起,展示出一幅幅精美的创意画卷。4月1日,东华大学·蔻驰(COACH)国潮创承项目总结会暨2025循环时尚设计共创项目启动仪式在我校延安路校区举行,副校长阎林平、蔻驰中国区总经理李丽安(Liliana Lucioni)以及我校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东华大学·蔻驰2025循环时尚设计共创项目启动)会上,东华大学·蔻驰2025循环时尚设计共创项目正式启动。(阎林平致辞)阎林平在致辞中代表东华大学对泰佩思琦集团及蔻驰品牌长期以来对学校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东华大学与蔻驰心手相牵,双方通过开展设计共创项目,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思维的青年时尚设计人才,为推动时尚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他表示,东华大学坚持以海派时尚、民族艺术、服饰服装设计为牵引,着力推进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深度融合,积极培育具有“东华特色”的时尚新技术新业态,期待双方通过合作开
详细内容4月2日,松江区教育大会举行,会议部署了推进松江教育高质量发展相关工作。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书记沈炜、松江区委书记王华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区委副书记、区长王靖,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汝青,区政协主席刘其龙等出席会议。副校长阎林平出席会议并代表学校作交流发言。(松江区教育大会现场)阎林平对市教委、松江区委区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东华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学校扎根松江、服务松江,为松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他希望持续深化区校合作,对接松江产业发展需求,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共建实习实训、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人才动能;发挥高校优势赋能基础教育,推进“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建设,为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市、教育强区作出东华贡献。(合作共建签约)会上,松江区基础教育合作共建签约仪式举行。王靖、阎林平分别代表松江区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举办东华大学附属松江高级中学(简称“东华附高”)。据悉,我校与松江区人民政府于2012年联合创办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选派管理和专家团队参与学校建设,现已成为松江知名教育品牌,此后又共建小昆山分校、小昆山平原分校
详细内容水下粘合剂因在水下涂层、水下驱动器和外科手术等各种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得较大关注,然而水下粘附材料在高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当前大力发展的超分子粘合剂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相较于传统的聚合物粘附材料而言,具备更优异的浸润性,有利于在不同材料的表面铺展;同时在外部响应的刺激下可实现可逆粘合,进一步可充分发挥其可回收性和可持续性。近日,东华大学武培怡/刘凯团队将尾端含有羟基的离子液体(ILs)通过氟化和支化改性后直接作为水下粘合剂。这些ILs的后续自组装促进了疏水超分子聚合物网络的形成,从而有效地驱动所得粘合剂的高内聚能及水下界面粘附性能。以上研究成果以《通过氟化离子液体实现强力水下超分子粘合剂》(Strong Underwater Supramolecular Adhesives via Fluorinated Ionic Liquids)为题,发表在《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刘凯博士和武培怡教授为通讯作者,第一作者为东华大学2022级硕士生胡银霞。这一设计策略的核心包括两部分:首先通过氟化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