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下午,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成立、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名宣布会在松江校区第一报告厅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会议,相关职能部处负责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及化学与化工学院教职工代表与会。(刘承功讲话)刘承功在讲话中指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成立是学校主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需求、实现转型升级发展、持续深化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要把握大势,抢抓机遇,推动学校在融合和创新发展中走出新路。他强调,无论是新成立的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还是更名后的化学与化工学院,都要坚持以学科为统领,以学科交叉融合为方向,不断提升学科发展高度、厚度和精度,推进各项工作突破发展,尤其突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良好发展生态,加强谋划、主动出击、敢想敢为,努力干出一番事业、打出一片天空。刘承功最后强调,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两学院党委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切实把学院干部、师生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对学院的部署要求上来,统一到学院发展规划和目标上来,为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俞建勇讲话)俞建勇指出成立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是学校事业发展历史上的一
详细内容日前,教育部和上海市纷纷传来喜讯,我校材料学院党委创建“上海市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党支部先后创建“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和“上海市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纺织学院高技术纺织品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等均顺利通过建设项目验收。2018年9月以来,我校三个党组织在创建周期内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严格对照建设目标和新形势新要求,深入开展对标争先,以示范创建促质量创优,以丰富建设成效圆满完成建设任务。材料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围绕“一中心、双引领、三全育人”,突出政治引领“强堡垒”,突出党管人才“强磁场”,突出融合联动“强动能”,切实做强“五个到位”;同期,示范带动高分子系党支部建设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复材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上海市‘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建设“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党支部建设示范点”,以党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材料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取得丰硕建设成果
详细内容在刚刚结束的国际攀联世界杯岩赛瑞士维拉尔站女子速度赛比赛中,我校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邓丽娟,以6.87秒的优异成绩夺得金牌,这也是我校首位攀岩世界冠军。胜利只在一瞬,而努力却每时每刻。邓丽娟从15岁开始接触攀岩,并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运动员。不服输,不怕输,勇往直前。岩壁上的梦想赋予邓丽娟拼搏向上的力量,持之以恒的努力让她距离世界冠军的梦想越来越近。近年来,她先后获得亚洲青年锦标赛女子速度攀岩冠军、亚运会女子速度接力银牌、全国攀岩锦标赛女子速度赛冠军等荣誉和奖项。勇攀高峰,为国争光,正如邓丽娟所说的那样,赢得比赛是对所有努力的一种肯定。(右三为邓丽娟)因为努力,所以值得。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邓丽娟能带给我们更大的惊喜,见证荣耀时刻。再次恭喜邓丽娟。
详细内容6月29日,学校以两校区线下同步视频方式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座谈会。党委书记刘承功在会上发表讲话,校长、党委副书记俞建勇主持会议,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各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院长,机关部处、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和专职党务干部代表等与会。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向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和广大党员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节日问候。他在讲话中回顾建党光辉历史,展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阔前景,强调要着力发挥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政治优势,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深化构建高质量党建与学校高质量发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凝心聚力推动学校事业发展跑出“加速度”,跃上“新台阶”。刘承功强调,立足新起点,奋进新征程,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引领,进一步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和价值观引导,加强党对群团组织和学术组织的领导,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抓好落实各项工作发展的生命线;要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加强组织引领,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抓好队伍建设、做强优势特色、促进融合互动,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凝聚力;要抓好各
详细内容6月30日晚,外滩之滨,霓虹璀璨,上海城市之窗地标媒体“外滩之窗”连续第五年为东华毕业学子点亮,屏幕滚动播送出一屏又一屏的温暖祝福。一场主题为“东华与ta,想说的话”的外滩毕业季亮灯活动在外滩之滨及“外滩之窗”抖音直播间线上线下同时开启,分“东华与TA,想说的话”主题灯光秀展播、“从文汇路到延安西路的歌声”五年毕业歌展播以及毕业歌主创人员直播连线等三个环节展开。把“想说的话”,化作临别祝福今年的毕业季因新冠疫情影响,毕业之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只能云端相聚话别。学校团委抓住毕业季关键时间节点,依托新媒体平台广泛征集到“I❤DHU”、“我❤中国”、“东华人,有气质”“崇德博学,砺志尚实”、“接续奋斗 成就梦想”、“你我共织,锦绣东华”、“我与东华,永远十八”、“锦绣前程,华光未央”、“东华学子,扬帆启航”、“世界很大,东华是家”等祝福语10余条,这些亮灯文案是东华人家国情怀、家校情节的高频共识,既有特色校园文化符号解读如“东华人,有气质”“你我共织,锦绣东华”,也有面向2018级同学订制的特别祝福“我与东华,永远十八”,还有来自母校对毕业生锦绣前程、美好生活的诚挚祝福以及浓浓的“常回家看看
详细内容2022年6月28日,科睿唯安发布《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简称JCR)。Advanced Fiber Materials(先进纤维材料)期刊获得首个影响因子12.958!在JCR材料学科(MATERIALS SCIENCE, MULTIDISCIPLINARY)中排名前10%,处于该领域Q1分区。数据来源:科睿唯安AdvancedFiber Materials(先进纤维材料)期刊由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发起,东华大学和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共同主办,Springer Nature(施普林格·自然)出版发行。发表论文类型包括原创研究、综述文章、前瞻性快报、观点、新闻和亮点。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美芳院士担任期刊主编,执行副主编为东华大学陈志钢教授;副主编分别为日本东京工业大学鞠谷·雄士教授、江南大学/东华大学刘天西教授、德国波茨坦大学/柏林赫姆霍兹中心材料与能源研究所所长陆琰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Seeram Ramakrishna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陶光明教授和美国北
详细内容日前,我校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中文项目通过了语言服务质量评估与认证组织(Evaluationand Accreditation of Quality Language Services,简称EAQUALS)的再认证。该组织每四年会对认证会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复查以确保会员单位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本次认证有效期将至2026年6月30日。这是继2018年获得该组织认证后的首次再认证,教职工齐心协力顺利完成了认证的各项线上考查。此次认证于2022年5月11-13日通过ZOOM视频会议平台和ClassIn教学平台进行,由EAQUALS指定的两位评估专家结合认证标准的十二项指标对我校中文项目四年来的办学成果进行了认真审核。期间,专家们线上入班听了汉语中心开设的全部直播课程并观看了因时差无法入班的课程和文化活动的直播录制。她们与学院领导、教学负责人、行政人员、师生代表等进行了16场围绕学院办学、教学质量保障、资源建设、师生服务等话题的座谈,在线检查了相关文件、试卷、教案、听课记录、会议记录等电子材料。认证结果显示,我校中文项目的所有十二项指标均达到了EAQUALS的标准,其中被评为优异的指标从首次认证的
详细内容6月21至24日,我校2022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云端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副校长舒慧生,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秘书长俞昊出席毕业典礼,各学院党政负责人,教师、在校生代表及校友,近6000名毕业生和学生家长等分学院在云端共同见证毕业庄严一刻。典礼由舒慧生主持。刘承功宣读2022届优秀毕业生名单并向获奖同学表示祝贺,今年学校共有316人获评上海市优秀毕业生,335人获评东华大学优秀毕业生。(刘承功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俞建勇为毕业生们带来“最后一课”。“你们是东华历史上非常‘特别’的一届学生,同学们顺利通过疫情大考,并交出一份优秀的答卷,相信这些经历和磨砺都将成为你们弥足珍贵的青春记忆!”他深情寄语毕业生,希望同学们秉承青春理想,坚守信念,报效祖国;珍视生命意义,心有暖阳,向阳而生;激扬奋斗青春,志之所趋,躬身力行。“生逢其时、重任在肩的你们即将乘风破浪,大显身手。”他勉励毕业生长存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积极进取的朝气,在社会的大熔炉中,成就理想和事业,报效祖国,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以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力量去涵养生命、启智人生、温暖时光,让青春之光尽情绽放;坚
详细内容3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按下了校园学习生活的“慢行健”,学校在做好校园疫情防控同时,着力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思政大课、主题班会、战疫日记、空中课堂、网络微课等系列生动鲜活的“云端”教育拧紧学生思想引领的“总开关”,引导学生在战疫大课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封控管理期间,学校开展的系列“战疫大课”,是与病毒较量、时间赛跑中跑出的“加速度”,是温润学生心灵、坚定抗疫必胜信念的“及时雨”,为学校打赢疫情保卫战铸牢了坚固的思想堡垒。党建引领,筑牢红色防线一个党员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是一个堡垒。疫情期间,二级学院、宿舍楼网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与“思政教育”的双驱动作用,将战斗堡垒建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让“党建红”成为疫情期间思想政治教育的鲜亮底色。管理学院成立“‘疫’路守护”第八宿舍临时党支部,设置“驻楼教师-楼长-层长-网格长-寝室长”五级防疫志愿服务网络,让“战斗堡垒”驻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机械学院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结对联学,以视频连线形式开展“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主题党日活动;围绕“聆听·红色故事”、“品读·红色书
详细内容6月13日,本学期本科生线上期末考试全面开始,校长俞建勇、副校长舒慧生检查指导期末考试工作,教务处以及相关学院进行线上巡考。(校领导线上巡考现场) 俞建勇认真查看考试安排、考试平台监控数据、腾讯会议监考等情况,对考试工作安排和各教学单位期末考试组织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俞建勇强调,要统筹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期末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相关部门要严格管理,认真执行各项考试规章制度,促进我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在加强考试工作管理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积极推动考风学风建设,为学生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 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考试工作,教务处全面加强统筹部署,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各项考试工作落实落细。通过充分调研,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本科生期末课程考核工作方案,指导教师做好课程考试和突发情况紧急处置预案,确保考试工作规范有序。成立由教务处、教育技术服务中心和信息办等部门共同组建的技术保障组,为在线考试提供技术支持和网络保障。多次为教师组织考试相关培训,实时解答师生遇到的问题。学生处向学生发布诚信考试倡议
详细内容近日,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公布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事迹入选案例,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8届毕业生冀博华入选征兵入伍人物事迹,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2018届硕士毕业生杨慧琴入选创业人物事迹。全市共有15名学生入选本次征集活动,我校入选数量排在上海高校首位。据悉,为迎接党的二十大会议召开,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宣传,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举办案例征集活动。本次活动共分征兵入伍、创业人物、基层就业三个类别征集,活动由学校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组织上报,经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组织专家遴选报送教育部。入选案例在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新职业、学信网等网站宣传后集结出版。我校2021年纺织学院2019级博士生朱文斌入选创业人物案例。入选案例学生事迹:最美的青春应当与祖国同在——东华大学冀博华征兵入伍事迹冀博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2018届表演(影视戏剧)专业学生,2016年至2018年服役于上海警备区文工团,现任山西省话剧院青年演员。在校期间,他参演《麻雀2:惊蛰》《铠甲勇士》《锋刃》《民警老林的幸福生活》等多部影视剧。在服兵役期间,
详细内容6月15日,东华大学思想政治类、公益实践学生社团专项工作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出席会议,学生社团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负责人,相关学院党组织(副)书记、团组织书记,思想政治类、公益实践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学生负责人参加会议。刘淑慧在会议中指出,学生社团特别是思想政治类和公益实践类学生社团要把育人的初心放在首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研究并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宣传先进的思想理论。她强调,学生社团要在开展活动中推进实践育人,做到知行合一,将学生社团作为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让广大青年学生在奉献社会的过程中完善人格塑造,实现自我价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她指出,学生社团要加强内涵建设,强化使命担当,要牢牢抓住学生社团这一重要阵地,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大胆创新社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特别是以社团党建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政治引领、业务指导、发展支持,正确引导学生社团向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确保社团工作开展得有声势、有特色、有成效。(思想政治类、公益实践类学生社团专项工作会)会上,团委书记沈洁汇报了思想政治
详细内容近日,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原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落幕。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辅导员杨柳代表上海高校参赛,并荣获“特别表现”奖。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主办,由原第九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调整而来,是全国高校辅导员系统最高层次的素质能力训练平台,汇聚了来自全国各高校的80名优秀选手。训练营重点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思想引领、解决学生思想困惑和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等。选手通过网络进行线上比拼,专家现场集中参与线上指导点评,学生参与线上谈心谈话。训练营项目包括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谈心谈话三个项目,根据参训人员整体表现,训练营评选出“十佳标兵”10人、“特别表现”20人、“优秀风采”50人。 杨柳作为上海高校两名代表之一参加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骨干训练营。自接到训练营通知到正式开营的短短时间里,杨柳老师克服疫情带来的场地、设备等诸多困难,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全新模式,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过
详细内容近日,教育部办公厅正式公布了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我校11个专业入选2021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目前我校共有29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实现学院全覆盖。东华大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入选名单(29个)序号学院专业名称入选年度1机械机械工程20192材料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0193材料复合材料与工程20194信息自动化20195纺织纺织工程20196服装服装设计与工程20197化生轻化工程20198环境环境工程20199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01910管理电子商务201911服装服装与服饰设计201912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202013化生应用化学202014机械工业设计202015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202016环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02017纺织非织造材料与工程202018服装环境设计202019外语日语202120人文传播学202121理学院统计学202122纺织功能材料202123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124计算机软件工程202125化生生物工程202126管理市场营销202127服装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