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1-2023年度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推进会于11月29日召开,全面部署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副校长邱高、卿凤翎、舒慧生、李炜,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出席会议。上海市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协调处处长王薇应邀出席并指导学校创建工作。会议由俞建勇主持。(会议现场)王薇对东华大学阶段性创建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她指出,文明校园创建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载体,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领域,是检验学校立德树人成效的实践方法,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王薇就我校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提出五条建议: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学校党委对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和整体架构;要坚持融合发展,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时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的形势任务;要突出共建共享,实现教育事业和人的发展的同向激励;要拓展责任担当,体现学校在整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显示度和贡献度;要注重材料积累,对创建材料要有主动积累的意识和常态化的积累方法。刘承功指出,全力推进文明校园创建工作是深入
详细内容11月29日,我校第三十四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二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松江校区召开。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舒慧生,团市委学校工作部部长、上海市学生联合会秘书长任浡,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黄渤钦出席会议。(俞建勇讲话)俞建勇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学代会和研代会是在全校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意义的青春盛会,也是学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他对广大学生代表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守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争当爱国奋斗的引领者;二是强化担当责任,刻苦学习钻研,争做勇挑重担的实干家;三是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进取,争做助力学校发展的推动者。俞建勇希望广大东华青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刘淑慧为星级学生会获奖学院颁奖)(舒慧生为星级研究生会获奖学院颁奖)(任浡为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会上,刘淑慧、舒慧生分别为星级学生会、星级研究生会获奖学院颁奖。任浡为“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海青年师生宣讲联盟·东华大学团学骨干宣
详细内容为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党建工作一体推进、一体落实,11月28日,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新时代离退休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退休教职工协会(暨老教授协会)理事长王以刚、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离休党总支书记瞿海燕、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出席会议,离休总支委员、退休党委委员,离退休部门在职党员同志等参会。会议由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宁蔚主持。 崔运花代表学校党委充分肯定了近年来离退休党建工作取得的成绩,向始终关心和积极支持学校发展的全校离退休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崔运花指出,离退休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力量,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新时代离退休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要深入理解和把握新时代离退休党建工作的聚焦重点和内涵要求,将加强离退休党建工作与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中办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强化政治引领、强化组织功能、强化管理监督、强化激励关怀,不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
详细内容12月1日,长宁区副区长翁华建带队,区发改委、区商务委和天山路街道相关领导一行7人来我校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调研。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出席调研,并代表学校对翁华建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 翁华建一行参观调研了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一体成型和人因工程实验平台、东华·Brother创意设计中心和海派男装研究与应用展览。调研期间,双方就传统服饰文化的考证与创意性表达、如何激活汉服背后所蕴藏的“文化经济”潜能、海派文化与海派时尚研究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翁华建副区长对中心在时尚领域建设的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希望加强在“智能网联+”新业态新模式、时尚创意产业等重点特色产业的合作,依托长宁创投沙龙等平台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区校企沟通交流,推动实现合作共赢。(参观时尚科创中心实验平台)(参观东华·Brother创意设计中心)(参观海派男装研究与应用展览)
详细内容12月1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名单,《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英文版)》入选。据悉,2022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在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征集和期刊出版单位推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和评价机构的评价、计量结果等第三方客观数据进行加权计算,再经过反复审核、确认,并经过公示后产生的。2022年,我校期刊中心在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的情况下,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期刊中心高质量发展,强化过程管理,以建设高质量高水平期刊为目标,稳步推进各期刊高质量发展。各期刊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省部级以上基金论文,《纺织服装教育》增加3200%、学报(社会科学版)》增加366.67%、学报(自然科学版)增加32.14%;《产业用纺织品》影响力指数(CI)学科(纺织科学技术)排序跃居至第9名(9/37);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纺织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2022版)》(T2级)、215篇论文入选《学术精要数据库》;学报(社会科学版)30多篇文章获人大复印资料摘录、1篇论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等。2022年期
详细内容11月30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党委副书记王云骏作二十大精神学习专题辅导报告,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各师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学院党委书记宋丽贞主持报告会。王云骏从“看成就、树信心、展未来”三个方面深度解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他指出,要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十年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更加增强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更加自觉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要深刻学习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实践突破,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王云骏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五个方面全面回顾了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发展成就,并从政治学角度切入比较了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模式,详细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源流、本质特征和世界意义,强调要深刻学习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意义,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辅导报告后,王云骏书记与学院师生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体会就学科建设
详细内容林曹璇子、张宇潇、林海瑛、黄雅萱2022年11月26日至11月29日,由虹桥、中山公园地区功能拓展办公室、华阳路街道主办,长宁区科委、江苏路街道支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新泰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金会、上海中科新微信息科技园区有限公司、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共同承办的“科技武夷点亮生活”展览与论坛,于长宁区武夷路305号举办。承办本次活动是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积极响应上海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的号召,与长宁区共建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发挥自身时尚设计学科特色,积极参与科创街区建设,服务上海城市更新的具体举措。本次展览与论坛的承办依托长宁区校企合作人才共育计划,依托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时尚设计学科优势,由视觉传达系副主任吴亮与长宁区社趣更馨营造中心联合策展和执行。吴亮老师带领东华大学美育精品课程组师生团队首次同时创设了“线下实体展”与“线上元宇宙展”数实结合的科普活动形式,让更多市民在虚拟世界中与街区紧密相连,助力愚园路武夷路片区“上海硅巷”科创街区的对外传播。在活动中参展的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张茜老师团队以提高生活质量、关注健康便捷生活的新智
详细内容11月21日,2022年学校审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党委书记、组长刘承功出席,校长、组长俞建勇主持,副组长崔运花、王云骏、邱高及小组成员林嵘、戴蓉、黄东生、邹莉与会。党办、校办负责同志应邀参会。 刘承功听取了审计处处长邹莉关于审计工作的汇报,对学校审计工作取得的成果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要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坚持“全校一盘棋”,进一步提高学校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促进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俞建勇对学校今后的审计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切实发挥审计监督重要作用;二是高质量推动各类审计工作全面开展;三是加强审计结果的运用、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四是加强审计队伍能力建设,锻造信念坚定、业务精通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会上,邹莉从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概况、2021年学校审计工作、重点项目审计工作、重点领域审计监督、审计整改及结果运用等方面做了专题汇报,并对当前审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详细内容11月23日,为进一步促进工作实际中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贯彻,刘承功书记专程来到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简称“中心”)座谈,党办主任罗薇娜、科研教学联合平台党委书记甘学辉及中心全体教师参会,中心支部副书记兼副主任邱登梅主持会议。会上,中心副主任杨曙光代表中心汇报了建设进展和学习思考,中心支部书记兼“精准化学合成”平台召集人储玲玲、“高分子结构与动力学”平台召集人张朋飞、“功能杂化材料”平台召集人兰祥、“智能有机光电”平台召集人唐正、“特种高分子材料”平台负责人陈春海和研究员刘刚等分别汇报了相应的建设进展和学习体会,中心人才培养小组、仪器管理小组等负责人王力风、王明,中心新进特聘研究员葛爱民、青年研究员薛冰等在互动环节也进行了交流。甘学辉代表联合平台党委报告了相关工作计划。在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中,老师们畅所欲言,现场气氛坦诚、热烈。(注:交流会现场)刘承功书记在座谈会上仔细聆听了老师们的发言,指出,本次交流聚焦党的二十大的学习贯彻,立足更大的格局、更广的视野组织一线教师进行研讨,提高了站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是鼓舞更是鞭策,我们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要努力把学习成果转
详细内容近日,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召开以“踔厉奋发新时代 笃行不怠向未来”为主题的人才队伍建设交流研讨会,着力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推进落实新时代人才强校战略。校党委副书记王云骏、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政班子成员、教授委员会成员、系主任以及职能部处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刚主持。王云骏指出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的成立是东华大学“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之一,是学校服务上海经济发展推出的重要改革,是学校培育的新的学科增长点,学校党政寄予厚望。上海是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高地,是三大先导产业之一,同时生物学科是东华大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新学院完全有可能、有条件发展起来。学院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立足实际情况和十四五规划中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凝练学科方向,做好学科方向的带头人、骨干成员、年轻成员的人才梯队建设,依托学校工科优势、做好产学研用结合,真正做到“筑巢引凤”。同时,他还对高质量人才引进、青年教师培养、考核评价机制和团队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
详细内容近日,《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技术指南》(T/ACEF034-2022)团体标准颁布实施。该标准在中华环保联合会的支持下,由我校发起制定,由我校与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中华环保联合会水环境治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拓安信计控仪表有限公司、上海三高计算机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佛山水务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长江空间信息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并得到了智慧水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和合作伙伴的支持。我校为第一起草单位,环境学院土木工程系舒诗湖教授为标准主编人,朱延平老师参与了该标准的起草。本标准技术审查会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资深教授张晓健先生担任专家组组长。该标准规定了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系统架构、数据采集与传输、地理信息系统、管网模型系统、智能化管理和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供水单位开展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系统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工作,也可用于规划设计单位、研究院所、咨询公司和政府监管部门等开展城镇供水管网数字化工作的参考。标准的发布填补了供水管网数字化顶层设计的空白,
详细内容11月28日,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带队赴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调研交流、访企拓岗。国药控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海建等接待我校一行。刘淑慧介绍学校历史、学科特色和近些年创新发展取得的成绩。她表示,东华大学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带着求真务实的文化烙印在各行各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认可。学校与国药控股在人才需求上高度匹配,希望双方今后在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学生实习实践等领域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深化合作交流,培养更多契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刘海建介绍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概况、业务发展情况,国药控股着力推进战略转型,加大科研投入,全面布局生物医药、化学制剂、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构建了完整的医药医疗产业链。他期待双方今后在人才引进、产学研项目、人才培养等方面有更多合作的空间。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在会上介绍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刘宣勇、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书记宋丽贞、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徐琪分别介绍了学院学科门类、专业特色、培养特点,就进一步推动双方就业与产学研合作等展开交流讨论。调研中,我校一行还参观了国药控股企业展厅。我校化学与化工
详细内容11月21日,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学校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俞建勇与十余位高层次人才、学术带头人等教师代表面对面,广泛听取人才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共话学校发展。副校长李炜主持会议。(俞建勇讲话)俞建勇代表学校向与会代表为学校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总体情况,分析了近年来人才工作取得的成效及面临的挑战。他强调,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核心战略,要厘清队伍现状,坚持问题导向,对标一流,客观认识队伍建设中的短板和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抓好人才工作核心问题,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章立制,包括聘期考核、职称晋升、人才评价、分配制度等;要加强组织领导,发挥职能部门、二级单位的重要作用,发挥制度优势,加快形成齐抓共管、齐心协力、齐头并进的人才工作新发展格局;要创造干事创业氛围,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活力竞相迸发的良好局面,提高教师队伍立德树人、社会服务的能力。人才工作在学校事业整体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对于人才引育留用,俞建勇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二级单位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加强人
详细内容11月24日,复旦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裘新一行来访我校考察调研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在延安路校区出席调研活动。刘承功主持座谈会,代表学校对裘新一行来访表示欢迎。裘新表示,希望两校进一步扩大交流、深化合作,共同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会上,刘淑慧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张耀鹏分别介绍了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情况。双方就相关工作深入进行交流研讨。党委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前,裘新一行参观了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