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楼里正在进行一场特色作业展,创意感十足的手工木勺、木质光影灯、印章、3D打印模型吸引了来往师生的目光,这百余件作品均出自《机械匠心制造体验》劳动课,课程让来自全校各个专业的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体会别样的收获。劳动课特色作业展就制作一个手工木勺来说,同学们不仅需要利用设计软件创作三维模型,还要学习双刃锯、拉花锯、弧口凿等现代木工工具的操作要点,将一个20厘米长的木块打磨成自己的创意设计,每一个工具的使用都需要手劲均匀、注意力集中,几个小时下来,有同学手指磨出水疱,但大家依然干劲十足。“课程之初我还有点担心,后来渐入佳境,慢慢挖掘出了自己精益求精的特质”,“这门课让我自己独立地创作和劳动,完成一份属于自己的‘工艺品’,对匠心精神以及劳动的传承、发展、升级有了更直接深层的了解”,学生们在课程反馈表中这样写到。“劳动课程需要同学们身心参与,手脑并用,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创新引入了生态美学设计要素,让同学们感受依靠自己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机械匠心制造体验》课程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陈玉洁表示。“机械匠心制造体验”劳动课程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围绕劳动教育的复合性教育理念,开设《工
详细内容2022年12月8日-11日,2022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教学年会暨营销学科发展论坛在海南海口成功举办。该会议以“数字化营销人才培养:新教改、新形态、新模式”为主题,邀请包括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全国院校的知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为全国各院校市场营销专业负责人及骨干教师提供了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推动全国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平台。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会长符国群、海南大学副校长叶光亮先后发表致辞。中央财经大学前副校长、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孙国辉教授,香港城市大学协理学务副校长李娟教授,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席酉民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永贵教授随后做了专题演讲。经过前期申报和专家评审入围,12月10日下午,我院工商管理系主任刘东胜以“时尚数字化符合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建设思路与举措”为题做了现场汇报。经过专家评选,刘东胜主任领衔的市场营销团队最终荣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这标志着我院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成果获得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
详细内容12月11日,2022“LILY商务时装·东华杯”第十五届中国大学生服装立体裁剪设计大赛决赛远程答辩于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成功举办,全国24所院校服装设计新锐同上一堂立裁大课,共同演绎“NEW AGE POWER ——时髦新生代”。 我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系贺佳敏、宋佳怡、邓运的作品《CHOICES》,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中日合作项目部周韵竹、吴雨桐与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余佳的联合作品《金乌负日》分别斩获立裁设计金奖、银奖。决赛现场本届大赛由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LILY商务时装”冠名支持,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主办。受疫情影响,首次采用“远程答辩专家评分”+“视频号直播展示”的形式综合评分。大赛以“NEW AGE POWER ——时髦新生代”为主题,以设计为途径,以立裁为手段,用看似“柔软”的面料,通过将设计思维及立裁技巧的巧妙贯穿,塑造新时代、新女性、新风采。上海丝绸集团品牌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伦,技术总监张从伟,WUD品牌设计总监、金顶奖设计师武学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系李迎军,上海翼舍文化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李春江等担任大赛评委嘉宾。大赛初赛共有5
详细内容2022年12月1日-7日是东华大学第五届“实验室安全周”。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12月1日和2日,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分别带队检查延安路校区和松江校区实验室安全工作。刘承功指出,要强化安全红线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校园安全稳定。要强化安全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安全隐患风险排查和整改落实,进一步完善应急设备设施管理机制,物防技防人防并重,构强筑牢实验室安全防线。要加强安全警示教育与应急演练,指导督促学生养成规范的实验操作习惯,保证实验室安全、有序、平稳运行。俞建勇指出,要推进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工作,加强实验项目和实验场所的风险分析,全面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台账,摸清底数,重点关注危险化学品、危险系数高的仪器设备、实验室明火等重大危险源,特别做好危险化学品购买、存储、使用、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他特别提出要建设学校安全管理标杆实验室,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全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学校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验室安全周活动为契机,结合实验室安全专项行动方
详细内容12月7日,东华大学二级创业指导站开放月暨机械工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展启动仪式在机械工程学院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严军、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周其洪、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李静及部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出席本次启动仪式。(合影留念)(剪彩仪式)刘淑慧、严军、王新厚为启动仪式剪彩。与会嘉宾饶有兴趣地体验学生的作品,并与学生亲切交流互动。刘淑慧对活动开展表示充分的肯定。她指出,本次成果展体现了机械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创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科技活动,把奇思妙想转化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希望后续成果展惠及更多师生,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参观成果展)王新厚在致辞中表示,机械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创新创业育人新路径,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积极推动机械工程和工业设计双引擎融合发展,打造“科创+文创”融合阵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打造兴趣爱好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参观成果展)成果展现场,在学生自己制作的节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作品
详细内容2022年12月3日,由东华大学外语学院与上海市外文学会联合举办的“跨文化传播与交流交融国际学术研讨会”于东华大学顺利召开。会议采取线上+线下、中英双语相结合的形式,对“一带一路”视域下的人文交流、文明交流与互鉴以及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等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外语学院教师、研究生,以及东华大学留学生参加了研讨会。外语学院院长赵晓临致开幕词,她强调了跨文化传播与文化交融在当今世界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期待此次会议能够在探索新时代跨文化传播以及外语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交流交融上提供建设性的认识和有益的经验。上午的主旨演讲环节,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姜飞教授以“国际传播百年未有之大‘局’”为题,首先对西方传媒的三次浪潮以及全球信息传播的原理进行了介绍,进而对近五年中国政治话语中的国际传播进行了深度分析,高屋建瓴地阐释了国际传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局”。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与国际汉语文化学院的金雯教授对《达官冯凰的奇遇:中国故事集》与欧洲现代主权观念的形成进行了详细探讨,对“东方故事”与早期东方主义、《The Transmigrations ofthe Mandarin Fum-
详细内容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多措并举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不断加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课程规范化建设,有效深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课教学改革,我校积极组织和选派教师参加上海高校第三届“就业与创业课程微格教学大赛”。本次大赛共有上海市21所高校的33位教师参与。经专家评审,我校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唐菲菲老师荣获一等奖。这是继去年我校学生就业服务中心纪静老师获一等奖后,再次荣获该赛事一等奖。唐菲菲老师以就业与创业指导课程中经典知识点作为主题,充分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学生特点,积极展示个人教学风采和对所讲核心知识点的深刻理解,体现出“微格”教学的自我对照功能和示范推广效果。(微课视频画面)据悉,为实现学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的总体目标,学校深入开展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和就业创业师资培养,先后获评2022年全国就业创业金课、2021年全国首批职业特色生涯咨询工作室。持续推进学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建设,每年开展相关培训,覆盖教师150人次,不断提升学生就业创业师资队伍水平,提高课程教育和就业指导实效,学校近五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平均96%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超过98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增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推进党建工作和学校事业发展深度融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面向上海高校开展党组织“攀登计划”和学生“双百”项目建设,推动上海高校党建质量全面创优全面提升。经逐级遴选、专家评审、创建答辩、结果公示等环节,近日公布创建结果,我校喜获佳绩。 学校党委获批创建“上海高校党建工作特色高校”,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获批创建“上海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理学院应用物理系党支部、纺织学院针织与服装工程系党支部等2个教师支部获批创建“上海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马克思主义学院马理硕党支部、纺织学院青春领航毕业班学生党支部、人文学院薪传聚力党支部等3个学生支部获批创建“上海高校百个学生样板党支部”,纺织学院硕士研究生周稚荃、化学与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王雅梅、机械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正好、人文学院本科生孙晓冬等4名学生党员获批创建“上海高校百名学生党员标兵”。 近年来,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详细内容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上海赛区比赛落下帷幕,理学院青年教师姜萌参赛并获上海赛区一等奖,排名第一。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理学院物理基础课青年教师在该比赛中斩获的第五个一等奖。该比赛分为理论讲课比赛和实验讲课比赛,隔年交替进行,本年度比赛为理论讲课竞赛。近年来,东华大学物理教学实验中心十分重视青年教师讲课和实验指导水平的提高,以东华大学大学生光电竞赛基地、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基地为依托,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训,请老教授任导师,一对一结对指导,针对性制定计划,快速提升教学能力。物理教学实验中心青年教师近三年在各类讲课竞赛、指导大学生实验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上海市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据悉,姜萌老师201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器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13年加入东华大学理学院以来,一直从事物理基础课程教研工作,2014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资助。曾获东华大
详细内容12月7日,我校2023年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研讨会在松江校区召开,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副校长舒慧生出席会议,企业嘉宾、人事处、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发展规划处、发展联络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全体人员参加会议。刘淑慧对长期以来支持学校就业工作和产学研人才培养的企业嘉宾表示感谢,对各职能部门与二级学院主动作为,协同就业与产学研联动,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的成效表示肯定。她指出,就业工作是全面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我校就业工作一直以来有良好基础,但在新阶段,就业形势依旧严峻,要深化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促进作用,把就业工作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统筹推进学生就业质量提升。就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她强调,一是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就业工作上做到早谋划、早启动,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为社会企业培养契合度更高的高质量人才。二是加强联动协同。从更高的站位去推动学院与学院、职能部门之间以及校企之间的协作联动,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切实推进人才培养成效,促进学生充分高质量的就业。三是增强工作信心。以目标导向、问题导
详细内容12月2日,第五届人民中国杯日语国际翻译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本次大赛由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主办,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华南分会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院协办,广东省翻译协会及广州市联普翻译有限公司承办。大赛本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初衷,致力于为中日两国翻译爱好者搭建交流的桥梁。此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550所高校的9000多名选手参赛,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各大高校及业界同行的广泛关注。本次大赛分设中学组、高职高专组、本科组、研究生组、大学公共日语组以及翻译家组,比赛项目包含笔译赛和口译赛,其中笔译赛分为汉译日和日译汉两个方向。在本次比赛中,我校外语学院日语专业17名学生表现优异,斩获多个重要奖项。在本科日译汉组别中,张云(20级)荣获一等奖,杨佳妮(20级)、周腾坤(20级)、朱佳怡(21级)荣获三等奖;在研究生日译汉组别中,袁成洁(21级)、汤小芳(22级)、嵇晓旭(22级)荣获二等奖,徐怡卿(22级)、陈梦娇(22级)、凌天元(22级)和罗倩荣获三等奖,并有曹露儿(22级)等5位同学荣获优秀奖;此外,在研究生口译组
详细内容12月2日下午,上海市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本次决赛由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华大学、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承办。本次大赛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砥砺奋进新征程,培根铸魂育新人”为主题开展。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致辞,他对莅临大赛的各位领导老师、专家评委和参赛选手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本次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是进一步推动上海高校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引向深入,突出以赛代练、以赛代训,强化以赛促学、以赛促建,是上海高校辅导员展示检验快速成长的“练兵场”。辅导员要善于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各环节,切实提升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力和践行力,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思想之光、理想之光照亮学生奋进之路,确保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致辞)因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决赛采用线下展示、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经过前期案例分析的选拔,来自上海市14所高校的20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素质能力展示环节,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在线观摩。在决赛理论宣讲展示环节,参赛选手重点
详细内容“打破边界,万物可织!”未来纺织科学与技术发展图景如何?世界纺织科技的变革与创新将带动纺织学科与产业发生哪些颠覆性变化?12月1日至4日,首届“2022国际纺织前沿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举行,由12个国家60多个单位参与的110余场主旨报告顺利进行。聚焦现代纺织加工技术、智能纺织、生物医用纺织、生态纺织、纺织装备等全纺织学科链的前沿、关键问题,世界纺织及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相聚云端,为全球纺织科技、教育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智慧力量。大会名誉主席、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大会副主席、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理事长、亚洲纺织学会联盟主席伏广伟,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校长俞建勇在开幕式上致辞。大会设八场大会报告及九个分会场,其中主会场由大会副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党委书记李陵申,我校副校长舒慧生及大会秘书长、我校纺织学院院长顾伯洪主持。孙瑞哲指出,东华大学作为中国纺织的学术高地、创新高地、人才高地,是行业前沿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期望学校进一步彰显世界级纺织高等学府的实力与担当,在引领全球纺织创新中开辟新赛道、创造新
详细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是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重要文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方案,引导人类走向新的文明。11月27日,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主办、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论坛暨“党的二十大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重要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和交流。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自信自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坚持自信自立,既是基于历史的自信和自强,也是基于现实的变革与成就,更需要今后的担当和作为。新征程上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局面,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自信自立。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强调,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除了要体现它的时代性规律性还要更多体现实践性,特别是结合发挥特色来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推进高水平科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