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系列论述精神,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园区科技企业创新探索,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2023年3月2日上午,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信息技术领域科技成果供需对接会在松江校区1号学院楼240会议室举行,出席活动的有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杜明、信息学院副院长张光林、上海东华镜月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俊,以及来自两个学院的部分专家教授、来自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企业代表等共计20余人参加了活动。活动由镜月公司党支部书记、科技园常务副总经理陶康乐主持。在座谈中,杜明介绍了计算机学院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基本情况。他谈到,计算机学院设有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点,两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工程领域硕士点,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六个本科专业。学院近年来瞄准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纺织产业科技创新等需求,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应用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科研成果主要聚焦在:数据科学、智慧医疗、纺织服装、图像处理、物联网、信息安全等领域。张光林介绍了
详细内容近日,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发布了2022-2023年度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课题研究立项评审结果,我校共有5个课题获得立项。另外,在2022年度青年工作课题结项评审及“上海共青团调研奖”评选中,我校共计荣获三等奖3项。本年度我校获得立项的学校共青团工作课题聚焦共青团工作实际和青年热点问题展开,如“‘00 后’沪上青少年群体思想状况与行为特征研究——以脱发焦虑为例”、“‘内卷’‘躺平’的变迁逻辑与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等;也有结合共青团工作特点关注疫情后大学生思想状况的研究以及依托高校大学生理论宣讲团建设开展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依托大型赛会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提升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品牌等,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在2022年度上海青年工作课题研究结项评审及“上海共青团调研奖”评选中,团委杨蓉老师,机械工程学院胡敏、宋文博三位老师的课题顺利结项,相关研究成果分别获2022年度“上海共青团调研奖”三等奖。据介绍,近年来团中央、团市委高度重视团的调查研究工作,依托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共青团实践育人工作课题、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及上海市青年工作课题、上海学校共青团工作课题等科研平
详细内容近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刘为萍特聘研究员和赵圣印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发表了题为《锰催化仲醇、伯醇和甲醇的化学选择性偶联》(Manganese-Catalyzed Chemoselective Coupling of Secondary Alcohols, Primary Alcohols and Methanol)的研究论文。本文第一和第二作者分别为化学与化工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汤骏和已保送至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研的2018级本科生贺婧熙,刘为萍特聘研究员和赵圣印教授为论文共同的通讯作者,东华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多组分反应是多个反应原料同时参与,实现一步构建复杂结构目标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繁琐的活性中间体分离纯化,具有操作简单、步骤和原子经济性高等特点。其主要的挑战是反应选择性的控制,即如何使各反应组分按照指定的方式组装,从而高效、高选择性地合成目标产物。另外,醇是一类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简单或低级醇比如:甲醇、乙醇和苄醇等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如何实现从这些
详细内容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学校基层党组织筑强堡垒,党员、干部当好先锋,持续深入开展学雷锋学习实践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化思想认识 深刻把握雷锋精神时代内涵学校基层党组织充分依托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主题党日,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专项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上下功夫,引导党员、干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深化党的创新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在深学深研基础上,依托“红色长廊”推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展,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赓续红色血脉;纺织学院党委深入开展“3+4+5”学雷锋工程,以优化一套学生党员实践教育体系、形成一系列示范党课、构建一个服务育人平台、组建一批志愿服务团队、选树一批杰出纺织人的“五个一”行动为载体,探索建立党员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机械学院党委策划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弘扬雷锋精
详细内容春光明媚,正是奋发向上的好时节,同学们求职的热情似乎让气温升得更加快了。3月2日下午,东华大学2023年首场线下招聘会在松江校区体育馆拉开大幕,同学们手捧着精心制作的简历,早早在会场外排起了长龙。招聘会上,东方航空、上海建工、上海建发、上药控股、人保科技等400余家业界龙头企业带来了1.2万个就业岗位,两千余名学生参加。特别的是,上海市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上海临港漕河泾人才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招聘团队带领200余家用人单位“组团”参与。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副书记崔运花来到招聘会现场,与参会单位、求职毕业生等深入交流,详细了解学生与用人单位双选情况,耐心询问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和求职应聘进展,并认真听取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反馈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用“摩肩接踵”来形容招聘会的现场一点都不为过,现场人头攒动,很多企业招聘摊位的队伍都排着转了弯。信息学院2023届本科毕业生小李去年一直在准备考研,因此也就错过了之前的秋招,考研分数出来没有那么理想,她就想着要马上更换赛道。“能够参加这次线下招聘会感到既紧张又兴奋,招聘会给了我一种紧迫
详细内容“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要做雷锋精神的种子,把雷锋精神广播在祖国大地上”……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举办“给‘00后’讲讲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主题宣讲活动,为学院“00”后青年学子带来一场“解渴”又“对味”的“思想大餐”。专职辅导员彭湘陵带来“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专题党课,讲述了学院青年志愿者在大上海保卫战中挺膺担当、真情奉献的故事,激励学生发扬雷锋的“钉子精神”,在困难面前拿出“挤劲”“钻劲”,勇登学业新高峰,闯出一片新天地;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柴子健从“感动中国人物”“全军10位挂像英模”“最美奋斗者”三方面出发,结合自身支教经历,生动阐释了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学院“新时代青年说”学生宣讲团录制微课,通过“汇集信念的力量”“造就大爱的胸怀”“发扬忘我的精神”“保持进取的锐气”四个专辑,让雷锋精神穿越时空与计算机学子同频共振……在宣讲活动中,师生党员同台共话雷锋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句句入心的说理,让雷锋精神融入思政教育,润物无声般浸润青年学生心田。据悉,学院除了用青年之声共话雷锋精神外,还选树出“学习之星”“就业之星”
详细内容3月2日下午,学校在图文信息中心第三报告厅召开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会议。副校长赵震出席会议并讲话,各教学科研单位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责任人、资产管理处相关人员等6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资产管理处处长唐俊峰主持。 会上,资产管理处副处长骆轶姝围绕我校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现状、开放共享工作指导思想、开放共享管理体系、上年度绩效考核结果等进行全面总结,对本年度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进行布置。相关人员就科技部仪器开放共享评价考核指标、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绩效考核要点、数据报送要求及范例等开展系统培训。 赵震对2023年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强化各教学科研单位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主体责任,健全开放共享长效机制;二是要坚持“盘活存量、发展增量”。对于存量仪器设备,提升共享使用能力、挖掘对外服务潜力;对于增量仪器设备,重视源头把关,合理配置;三是要进一步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加大对实验技术人员的技能训练,重视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开发,提升依托仪器设备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的能力;四是要利用好信息化手段,通过数字赋能促进
详细内容3月3日上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向雷锋同志学习”主题展开展活动在学院红色长廊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出席,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一起为主题展揭牌。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及师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院党委书记戴叶萍主持。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所作的重要指示,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在坚持深学深研雷锋精神基础上组织师生精心策划推出此次主题展。展览分为 “走进雷锋:雷锋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学习雷锋:平凡的人生,伟大的功业”、“新时代新篇章:精神的楷模,时代的丰碑”三个部分,重温雷锋同志的光荣事迹,大力弘扬雷锋精神,赓续红色血脉,新时代新征程上“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智慧和力量。开展同时,由学院青年教师带领研究生精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和《雷锋日记》,深入领会雷锋精神“永不褪色”的精神密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要求。开展首日,主题展迎来首个参观团队,来自东华附校的30余名学生来到现场,由学院研究生宣讲团成员进行现场教学。
详细内容近期,东华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何创龙教授团队在前期工作基础上(Adv. Funct. Mater., 2022, 32(20): 2200011;Bioact. Mater., 2021, 6(10): 3254-3268;Biomater. Sci., 2021, 9(7): 2631-2646;Chem. Eng. J., 2019, 362: 269-279),受“花圃”结构和花卉通过花粉吸引昆虫(例如蜜蜂和蝴蝶)特征的启发,结合3D打印和静电纺技术,构建了以3D打印支架为框架和静电纺纳米纤维为填充物的生物活性支架(DMSNs/SrHA/PGP),兼顾支架的多级微结构、力学强度和生物活性。相关研究成果以“Flowerbed-Inspired Biomimetic Scaffold with Rapid Internal Tissue Infiltration and Vascularization Capacity for Bone Repair”为题发表在ACS Nano 期刊上,论文的通讯作者为东华大学何创龙教授、上海市第九民医院王金武主任医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马小军副主
详细内容3月3日上午,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互促,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与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党支部在松江区轻客众创空间,联合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传承雷锋精神”主题党日。活动由松江区就业促进中心党支部副书记盛青主持。主题党日以2023年“织爱助学金”义卖活动拉开序幕,“织爱助学金”是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连续十一年设立的助学金,每年三月通过义卖助学的形式表达对雷锋精神的敬意,提醒支部每位党员人民至上、心怀大爱、锐意进取,以“向上”“向善”为价值追求,努力工作、积极生活。两个支部的党员以学习党的二十大为契机,共同践行雷锋精神,在春日的文汇路,为织爱助学金再添温暖。(爱心义卖)随后,共建双方开展理论联学,共上“星火”微党课。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严军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雷锋精神”为主题,带领全体党员回顾雷锋同志的一生,阐述雷锋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在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希望联建支部以雷锋精神为动力,以支部每位党员微小的力量形成燎原之势,促进工作更上一层楼,为学生高质量就
详细内容3月1日,第九届校教学督导员聘任仪式在延安路校区第一会议室举行。副校长陈革、退教协理事长王以刚出席会议,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第九届教学督导组全体成员及教务处相关人员与会。会议由教务处处长杨旭东主持。 陈革为新一届教学督导员颁发聘书并讲话。他代表学校感谢教学督导员长期以来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辛勤投入,对教学督导组的工作成效给予充分肯定。陈革指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立校之本,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新一届教学督导组老师们继续以丰富的教学经验、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品格和强烈的责任感,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即将迎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需要各方协同配合,希望新一届督导老师们在保重好身体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与学院督导、一线教职工、学生的紧密联系,进一步深入一线,为学校守好本科教学工作的质量底线。 王以刚在会上宣读了第九届教学督导组组长、副组长名单并讲话。他指出,教学督导工作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需要,确立督导工作的新思维,积极探索督导工作的新格局,以期助力提升学校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他勉励新一届督导组继续深入思考,与时俱进做好教学督导工作。
详细内容2月28日,学校召开2023年工作部署会。会议强调,2023年学校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牢记“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深化巡视整改成果成效,加快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扎实推进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统领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奋力开创“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以实际行动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刘承功在会上讲话)党委书记刘承功表示,经过充实调整后的学校领导班子要有新气象新作为,进一步开拓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他在会上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2023年春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精神,并就做好新学年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加强理论武装,深刻把握全年形势任务要求。要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引向深入,结合即将开展的主题教
详细内容2月2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在松江校区召开会议,集体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党委书记刘承功主持学习会,校长俞建勇领学,副校长李炜交流学习体会,全体学校党委常委参加学习。俞建勇紧扣学校发展实际作全面领学。他谈到,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要着力推动有组织科研,全面提升学校解决国家重大科技问题能力,强化与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科技领军企业协同,积极推进基础研究体系性布局。要加强基础研究整体能力建设,规划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谋划构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化支撑建设。要提升人才自主培养水平,优化基础学科建设布局,发挥基础研究对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要强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加强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加强海外高层次创新人才引进,推动优势学科领域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要营造良好基础研究创新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构建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的评价机制,支撑学校基础研究长期稳定开展。刘承功在主持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基础研究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作出全面部署,为推
详细内容穿越时光的雷锋精神主题展、百花齐放的志愿文化巡礼、有趣有料的雷锋精神思政直播间……在第60个“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东华大学“上新”了60余场精彩充实的学雷锋活动,令大学生直呼“爱了”。这只是东华大学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一个掠影。多年来,学校以“3·5”学雷锋日为依托,坚持把雷锋精神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让雷锋精神润物无声般浸润青年学生心田。27支志愿服务团队 筑起“最美风景线”1992年3月,一篇题为“可歌可泣的‘自强少年’”的报道,讲述了上海市华阳路几位残障孩子克服困难在逆境中奋起的故事,牵动着东华大学90级学生康强的心。在学校和街道的支持下,康强与身边同学创办了“华阳自强少年学校”,与残障孩子交朋友,义务为他们辅导功课。时光荏苒,最初的辅导小组已经成长为东华大学的明星社团——华阳自强志愿者协会。(东华大学华阳自强志愿者协会开展“为老”志愿服务)三十多年来,协会虽然随着校区搬迁经历了更迭和调整,但“服务学校、心系社会、无私奉献”的“华阳精神”始终没变。晚托班辅导孩子课业、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教社区居民跳民族舞……在一届又一届学生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