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2023年4月22日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中国科学院院士朱美芳等16位学术委员会成员及顾问出席了会议,东华大学李炜副校长到会致辞。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总工曹煜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业务总监戴峰、东华大学科研院基地与成果处处长谢旭红、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李斌荣,以及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领域的教授及青年学者。会议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孙晋良院士和委员朱美芳院士主持。会上,李炜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到会委员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向专家们介绍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科研现状及其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国防军工、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积极借鉴专家建议,促进校企交流,凝聚科研力量,推动实验室在军工领域赢得更大发展。随后,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华平研究员从组织架构、科研进展、队伍建设、运行管理等方面对实验室2022年度工作进行了汇报。与会学术委员充分认可实验室的总体工作,尤其肯定了实验室在近几年越来越扎实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和逐步成长的军工对
详细内容4月25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汤军、高招办主任刘学岚、高招办副主任李立峰等一行6人来我校调研交流艺术类招生工作。副校长陈革,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可、表演系主任刘建芳等相关同志接待并举行了座谈交流。 陈革副校长对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东华大学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特色。陈革指出,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是高校考试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招生考试领域的社会关注热点。在新的形势和要求下,学校将持续深入推进本科艺术类招生考试改革,建立起适应东华艺术类人才培养特色的招生考试制度。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党委副书记汤军对学校长期以来对上海市招生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对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和招生考试工作组织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汤军对学校承担2024年上海市表(导)演类服装表演方向专业统考标准化考点表达了感谢并提出了相关的要求。 交流会上,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丁可详细介绍了学校艺术类人才培养状况和招生考试的组织情况。表演系主任刘健芳就服装表演统考流程以及评审方法进行汇报交流。与会人员就服装表演标准化考点建设进行深入座谈交流。
详细内容4月23日,我校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二级单位党组织工作推进会,传达教育部指导组关于主题教育的最新要求,对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全体二级单位党组织书记、主题教育办公室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项延训主持。党委书记刘承功指出,开展主题教育是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重大举措,要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找准党的建设与学校事业发展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真正落实党的领导的全面性、系统性、整体性。要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组织党员干部认认真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的理论学习,掌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其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要以调查研究推动主题教育开好局起好步,领导干部要立足服务学校发展大局,结合本单位实际,在党建引领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深化校院两级管理、
详细内容4月23日,我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读书班开班,并在松江校区举行首场学习报告会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邀请《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杨晓慧教授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专题辅导报告。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副校长陈革、李炜、赵震,党委常委任晓杰参加学习会。刘承功主持会议。(杨晓慧教授作报告)会上,杨晓慧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的战略部署切入,以主编者的亲身经历全面系统介绍了《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编写出版的过程,从“战略视野”“内容体系”“重大意义”三个方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了全面系统阐释。他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一个随着教育改革发展不断丰富完善的开放体系,要在学习中持续追踪、动态更新,不断加深认识,坚持不懈用科学理论武装干部师生头脑,推动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伟大实践。(学习现场)刘承功在主持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一步学
详细内容4月18日,党委书记刘承功到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就业创业工作专题调研,与部门班子成员和全体教师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交流,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参加调研。刘承功指出,面对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全校上下主动作为,抢抓先机,重点开展了访企拓岗、产学联动、组团招聘、精准指导等工作,取得良好成效。当前,毕业生就业仍面临较大压力,下一阶段要在把握当前就业工作整体形势的基础上,认真研判毕业生差异化需求,充分发挥各级领导班子、专业教师和校友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全校上下共同关心、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合力,努力确保2023届毕业生就业整体稳定。他强调,就业工作要从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高度出发,强化就业和培养环节的有机联动,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部门提供科学分析数据及最新市场需求信息,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学生国内外升学、就业竞争力。要大力加强生涯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总结既往工作的成效经验,进一步完善机制、提升内涵,努力形成更加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的品牌项目、一流课程和教改成果。崔运花在调研中分析了当前就业创业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并对未来的就业创业工作提出了要
详细内容基于Seebeck效应的热电发电技术不仅可以将废热直接转化为电能,而且因其具有固态运行、无噪音、可靠性高、服役周期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提高化石燃料利用率和缓解环境污染最有前景的能源转换策略之一。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高性能热电材料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材料的最大热电优值(zTmax)已由1.0提高至近3.0,这极大促进了人们对热电器件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期待。然而,器件的应用进程却远远滞后于材料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材料方面:热电材料普遍存在成本高、稳定性差、难以批量制备甚至具有毒性等方面的问题;其次,器件循环稳定性和可靠性低:由于热电材料的稳定性、器件结构、界面层、热膨胀匹配等系列问题极易导致器件失效。因此,迫切需要发展新一代热电器件以满足高效率、环境友好、成本低廉及长时间循环稳定的高可靠性要求。然而,为了获得更高的转换效率,目前文献报道的热电器件大都采用不同的n型和p型热电材料制造而成。由于热电参数和物理化学特性差异大,往往需要进行繁琐的器件几何设计,并单独为每种热电材料选择合适的界面扩散阻挡层。同时,在熔点和可加工性方面的差异对器件的焊接和装配过程造成了额外的限制。
详细内容4月22日,“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铸魂育新人”长三角设计学科党建高校联盟年会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举行,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项延训、教育部思政司宣教处处长陈郭华、九所联盟成员单位党委书记及相关师生代表参会。(长三角设计学科党建高校联盟年会现场) 刘承功为年会致辞,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战略,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东华大学作为联盟“轮值主席单位”承办此次年会,是联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最好行动。刘承功就推进长三角设计学科党建高校联盟发展,提出四点希望。第一,要抓好党建引领这个根本。着力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的政治优势转化为高校的发展优势和治理优势。通过对党建工作的交流研讨,推动成员单位加强党对设计学科发展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建与设计学科发展“双融双促”,进而在推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进程中体现党建的引领作用。第二,要抓好同育新人这个核心。用好联盟育人平台,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秉持“为人民而设计”的理念,进一步在设计学科育人上同向同行上发
详细内容4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纺织学术年会在天津举行,本届学术年会以“学术引领、科技助力、创新赋能”为主题,设有1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东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纺织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纺织工程学会纺织专业委员会、上海图学学会承办“纺织机械与智能制造”分会场会议,来自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百余名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参加。会议由机械学院王新厚教授和鲍劲松教授主持。。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副会长侯曦、江南大学蒋高明教授、特吕茨施乐销售经理谢长永、东华大学教授鲍劲松、天津工业大学教授李新荣、东华大学教授岳晓丽、卓朗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与研发副总裁张贵宝、乌斯特技术(中国)有限公司总监高见等8位学者围绕“智能制造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先进针织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纯棉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非织设备技术”、“工业软件与服装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在纺纱领域应用的探索与实践”、“针织物平幅印染流程建模与决策技术”、“纺纱工厂智能制造赋能”以及“纺织检测仪器的技术发展”等不同主题分别作了精彩的主题报告,分享了他们在纺织机械和智能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与会专家和企业代
详细内容“00后”青年大学生在思政课教师带领下共读“中国式现代化”,修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必修课”;辅导员集体品读最新理论著作,“以一颗心触动另一颗心”;跨学院、跨学科师生同台共品文学经典《人生》,多角度碰撞“思想火花”……党的二十大作出了“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重要部署,教育部等八部门也于日前启动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在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校举办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悦享经典的小切口做好书香育人的大文章。修好党的创新理论“必修课”厚植成长底色(“00后”大学生开展读书活动)4月18日,松江最美书店钟书阁里济济一堂,我校20多名“00后”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指导下,在这里重点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分享阅读学习体会。这些大学生或来自学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社等理论型学生社团,或来自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体第20届“华英苑”。“党的创新理论是我们青年学生的‘必修课’,只有理论学习足够充实,才能填补精神空白。”秦睿遥是“华英苑”的学员,同时也是“学习进行时”学生理论宣讲团的成员,她谈到,自己要先学深悟透,才能更准确生动地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详细内容聚焦我国设计学科未来发展的“大咖”论坛、引领流行风尚的时尚秀演、受到众多年轻人追捧的创意市集、集合了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艺术大展、催人奋进的长三角设计学科党建高校联盟发展倡议……4月22日,在东华大学延安路校区,高校教授、资深学者、重量级行业领导、知名设计师、品牌企业家等国内外顶级设计、时尚力量济济一堂,共赴一场“头脑疾速风暴”+“视觉饕餮盛宴”的“而立生日会”。(大会现场)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申城,春潮涌动、繁花遍地旖旎。三十年前,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时名中国纺织大学服装学院)应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和服务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生。从1982年开办“纺织品设计专业”,后相继开设服装工程专业和工艺美术专业,1993年成立“服装学院”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成立的二级服装学院,到2015年定名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三十年来,学院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国家服装服饰产业和时尚创意行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共生·设计使命如何建立中国设计和东方时尚新模式?时尚产业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我国设计学科将走向何方?人工智能对于设计发展将产生什么影响?在东华大学服
详细内容2023年4月22日,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中国科协副主席向巧院士,第十八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委员会主任陈薇院士、副主任王小云院士、罗琦院士,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往届获奖者代表等出席仪式。全国共有20人获颁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我校覃小红教授入选。覃小红教授现任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院长,长期从事多维度微纳米纤维集合体介质诱导成型理论与技术产业化的研究,突破了高品质微纳米纤维宏量制备核心技术,创建了高品质静电纺非织造材料从纺丝、铺网到成型的产业化技术体系。以第一完成人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荣获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转化奖,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中国纺织学术大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上海市巾帼创新领军人物,中国纺联科学技术奖特别贡献奖-桑麻学者等。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左四为覃小红)(左四为覃小红)“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由全国妇联、中国科协、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欧莱雅(中国)有限公司于2004年共同设立,在中国科学界的
详细内容如何建立中国设计和东方时尚新模式?交叉学科背景下的设计学将走向何方?人工智能发展对于设计学发展有何影响?针对这些热点焦点问题,4月21日,适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30年院庆系列活动之际,专家学者齐聚东华,以“时尚征途·设计使命”为主题的学术报告论坛,分别围绕染织服饰史研究、学科目录调整之下设计学科的应对策略、人工智能等科技力量对设计学科的影响、时尚领域的关键性问题进行重磅学术分享,共同探讨时尚设计变革发展之路。出席本次学术论坛的嘉宾有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教授,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俊教授,副院长于晓坤副教授,以及各系部主任和教师代表,我院本硕博学生代表全程聆听了本次学术论坛。论坛分享嘉宾分别是中国丝绸博物馆名誉馆长、东华大学兼职教授赵丰,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届设计学科评议组成员詹和平,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动画与数字媒体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数码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影视学会动画与数字媒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广联微视频短片委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长黄心渊,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详细内容4月21日,在第二十八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宣传部党支部同学生处党支部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一会议室开展“修身养志,增长才干”阅读经典专题组织生活会。会议围绕阅读经典这一主题,邀请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党政办公室主任、专栏作家吴靖老师作专题分享。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出席,宣传部党支部、学生处党支部全体党员参会。会议由学生处党支部书记廖丽金主持。吴靖以“关于阅读的思考与体会”为主题,围绕在茫茫书海中如何挑选书籍、互联网时代阅读的挑战及应对、AI时代的阅读思考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分享。分享内容深刻、素材丰富、引人深思,对于宣传部及学生处支部党员更加深入认识与理解阅读的重要意义,进一步以阅读启智增慧、涵养精神、打开工作视野及提升育人水平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充分激发了教师党员构建书香校园,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热情与使命。两支部党员围绕主题进行了读书体会分享并就提升阅读质量等进行了交流。(吴靖做专题分享)崔运花在交流分享读书心得同时,也希望宣传部和学生处两部门党支部发挥示范作用,积极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协同学校相关部门和学院各司其职,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师生阅读
详细内容4月19日,海安市人大党组副书记、常委会副主任、市纺织服装产业链链长卢忠平率海安市环资城建工委、自然规划局、海安市生态环境局、常安纺织科技园相关负责人以及常安纺织科技园7家企业董事长、总经理一行来东华大学环境学院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环境学院院长宋新山、副院长李方、刘亚男、党委副书记王丽华以及杨波、黄满红、李登新等多位教授代表出席活动。宋新山对领导及企业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对东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科设置、教师队伍、科研项目转化等情况进行了介绍。他表示,此次常安纺织科技园专场对接活动是海安市开发区在帮助企业寻求高校科技人才支撑,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的务实之举。他希望,学院的专家教授和企业家能充分交流,切实把准企业需求,充分发挥我院的科技成果和人才资源优势,海安市产业集群的管理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平台优势,将高校的科研成果更好地推向市场,尽快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服务企业需求。(会议现场)卢忠平谈到,海安市是纺织之乡,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决心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海安市众多纺织企业面临破解环保技术难题的问题。污染治理与减排正处于深耕市内的关键时期,对人才、技术、科技等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