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根铸魂,孕育时代新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携手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松江小昆山分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共建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高校的“辐射圈”,善用“大思政课”,增强利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的价值效应。逐梦寰宇问苍穹·“红色小课堂”激励少年大志向一条红领巾,连起过往与当下;一堂思政课,激荡信心与力量。4月3日,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7位研究生们走进小昆山分校三年级各班主题队会的课堂,为少先队员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课程”。围绕着“载人航天精神”这一主题,一幕幕历史变革在眼前呈现,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发射倒计时呐喊在耳畔响起,一位位先进榜样从电视新闻中走到孩子们的心中。周若洢同学说:“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姐姐老师’用生动易懂的话语为我们讲述了新中国航天发展史,我明白了每一个人都是祖国的建设者,我们要向航天英雄们学习,能吃苦、快成长。邓清明叔叔尤其让我印象深刻,他是一位备份宇航员,在准备了25年后终于追梦成功。飞天梦是一代代航天
详细内容4月4日上午,东华大学党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党派团体“课程思政”专项监督工作汇报会在松江校区举行。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代表、党派团体“课程思政”专项监督工作小组成员共三十余人参会。会议由党委副书记项延训主持。(会议现场)(刘承功讲话)刘承功代表学校党委对党派团体“课程思政”专项监督课题组成员辛勤的付出表示感谢,对扎实有效的专项监督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指出,专项监督工作既选取了“课程思政”这个学校中心工作来展开,又充分发挥了党派团体成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对学校重点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他对继续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提出四点意见:一是要有组织地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发挥各级行政组织和党支部引领作用,围绕“课程思政”,促进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融合发展;二是要积极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教育教学方式创新,在润物细无声中培养有灵魂的卓越人才;三是要选育“课程思政”建设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四是要凝练东华大学“课程思政”特色,唱响东华课程育人品牌。(
详细内容3月31日,纺织面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松江校区召开。我校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俞建勇出席会议并致辞。武汉纺织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卫林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曼尼托巴大学邢孟秋教授,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孙刚教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书记、监事长朱北娜,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薛继凤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出席会议,学校、科研院和学院领导及重点实验室固定人员代表等参会。俞建勇院士代表我校向与会的委员和专家们表示欢迎,并向专家们介绍重点实验室的发展历史及其发挥的重要作用。他指出,恰逢国家纺织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时期,各位委员和专家的指导对于重点实验室进一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充分地吸收各位专家的真知灼见,继续凝练学科特色,提升科研水平,努力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攻关发挥重要作用。会上,我校科研院院长丁彬教授为实验室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璐教授从实验室概况、研究水平与贡献、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发展
详细内容2023年3月29日,中国工程院战略研究与咨询项目“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结题评审会在上海松江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高翔教授担任评审专家组组长并主持会议。中国工程院环境与轻纺工程学部主任王小文,项目负责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华大学校长俞建勇,项目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蒋士成、徐卫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李陵申及各行业协会主要领导、东华大学专家学者等30余人参加会议。会上,俞建勇聚焦我国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围绕研究背景、纺织产业碳排放现状及趋势预测、纺织主要原料碳排放研究与应用案例、纺织行业“双碳”发展技术路线图、纺织行业“双碳”发展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汇报。该项目以行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为目标,依托行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撑纺织行业“碳中和”目标实现,具体通过数据采集、实地调研和线上研讨等方式,广泛听取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大型企业及政府管理部门等意见,详细分析研判,撰写了《纺织产业“双碳”发展战略及技术路线图研究报告》以及“化学纤维制造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及碳足迹”三份分报告,提出了促进我国纺织产业落实“双碳”发展战略、
详细内容3月31日上午,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监事长朱北娜莅临纺织学院指导交流。纺织学院党委书记李佳耀、院长覃小红、副院长王先锋以及教师代表参会。朱北娜教授对纺织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肯定了学院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听取了青年教师的汇报并给予逐一指导。她指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纺织企业急需产能提升和技术转型,高校教师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现状和需求,充分发挥学术专长,通过理论支持、技术咨询等具体措施帮助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覃小红对于朱北娜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长期以来对于纺织学院的关注、支持和帮助。她提到,朱北娜教授对棉纺织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在产学融合方面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她希望朱北娜教授能够借此机会分享知识,同时鼓励学院教师虚心学习。据悉,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一直以来积极推动我国棉纺行业的健康发展,旨在提高棉纺行业综合素质。为行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科技创新、产学融合创造良好条件。
详细内容2023年4月4日上午,为庆祝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建院30周年,弘扬学术创新,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术科技文化节暨2023“万象新生”本科生作品展在延安路校区逸夫楼一楼展厅顺利开幕,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晓坤、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云洁、学院党委副书记刘雯玮及学生工作办公室专兼职辅导员共同出席开幕仪式。本届展览由上海市大学生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共青团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委员会主办,由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会承办,展期自4月3日起持续至4月7日,面向全体师生免费开放。本次学院学术科技文化节,从开学初期的开幕式至今,历时一个月,以校企合作、创意比赛、作品展览、讲座分享四个板块的系列活动接续呈现。本次“万象新生”本科生作品展在课程学习、创意发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展示服院学子取得的相关成果,学生原创设计了系列文创伴手礼为展览点睛。跟随学生讲解员的脚步,“创意涌动,万象新生”、“同育新人,实践赋能”、“志愿微光,共创美好”、“非遗传承,薪火永续”四个篇章娓娓道来,以“展板+实物”的形式融汇了学院六系三部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优秀课程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
详细内容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近日,机械学院党委、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融合促发展”联学共建交流。 在市人大代表,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书记、主任郭淑晴的带领下,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等一行人参观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规划展示馆,听取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从1.0版到3.0版、上升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解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过程中涌现的人工智能、高端装备、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领域重点项目和产业链情况。 交流会上,松江区科创发展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宋苏伟领学全国“两会”精神。会议认为,要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两会关于教育、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创新发展思路,主动作为,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双方就“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学研创新协同”开展主题交流,机械学院党委书记王新厚表示,机械工程学院作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可以在人才培养、行业标准制定、智能制造场景落地、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开
详细内容近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主题教育活动获奖名单公示。我校选送作品《从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中国式民主内涵》公开课、《如愿:时空对话|我与闻一多》微电影,分别荣获“青春献礼二十大·强国有我新征程”——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本科组二等奖和“我心中的思政课”——第六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优秀奖,充分展现了东华学子聚焦理论学习,推进理论实践的生动风采。旭日工商管理学院《从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中国式民主内涵》公开课从“价值民主”、“制度民主”、“实践民主”三个维度,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同时,结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的民主选举工作、上海人民城市建议征集等鲜活案例,引导青年学子正确认识全过程人民民主并积极参与民主实践活动。(《从全过程人民民主,感知中国式民主内涵》公开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如愿:时空对话|我与闻一多》微电影,以“时空对话”的方式叙述闻一多与青年学生的故事,在穿越的背景下重现闻一多先生所处时代的颠沛流离,展现以闻一多先生为代表的英雄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事迹。同时,以“时空对照”的方式展现当代中国青年的力
详细内容2023年3月29日 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与上海致俪时尚实业集团公司校企战略合作年度颁奖授证仪式在致俪集团举行。致俪集团董事长徐志勇先生、总经理陈红女士,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教务处副处长丁可、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党委书记吴晶、党委副书记张云洁、党委副书记刘雯玮、副院长周洪雷以及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刘伟和理事韩丹等业界人士出席仪式。仪式由集团副总经理康锋主持。 30余名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2019级获奖学生参加活动。在本次仪式上,学院聘请徐志勇董事长、陈红总经理为我院研究生校外导师,并为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致俪时尚实业集团公司教学实习(实践)基地揭牌。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中)向董事长徐志勇(右)总经理陈红(左)颁发聘书东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丁可授牌于上海致俪时尚实业集团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徐志勇董事长结合企业发展历程、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优秀案例等让在场师生们更加深入了解了致俪集团的企业文化与发展愿景。他同时表示非常荣幸与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优势学科合作,共同推进设计人才培养和企业创新、国际化发展。周洪雷副院长介绍了近年来校企合作开展情况,他表示,服装与艺术设计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公布了首批“组织员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名单,经学校推荐、通讯评审、现场答辩、名单公示等环节,共在市教卫系统遴选建设17个“组织员工作室”。我校“许兆洁组织员工作室”获批建设立项。工作室由服装学院党委牵头,集合了纺织学院党委、管理学院党委、人文学院党委等多家单位的专职组织员、“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学生党支部书记和优秀师生党员,以工作室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专职组织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深入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新路径,推动高校党建高质量创新发展。工作室以“党建引领·红色经纬·共建共享”为建设主题,针对当前党员教育培养的“打开方式”不够丰富,“成果转化”不够充分等问题,以“艺术+”为突破口,聚焦红色文化资源的梳理与共育共享,着力开展“红色文化研学、红色文化实践、红色文化共育”三项工程,形成挖掘梳理-学习实践-共享共育的红色育人闭环,建立务实管用、示范性强的“红色经纬工作法”,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坚定广大师生理想信念,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学校党委将建强专职组织员工作队伍作为学校全面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化“干部能力提
详细内容“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切中肯綮。“明天的中国,力量源于团结。”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精辟概括。“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只有全体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不断夺取新的更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会与代表委员共商国是时殷殷嘱托。力量源自团结,奋斗创造奇迹。这既是源自历史的深启示,也是面向未来的大逻辑。心合意同,谋无不成。纵览东华发展史上的灼灼成果,每一个“爆款”里都藏着团结奋斗的密码。“涤纶长丝高速纺工艺与设备”研究成果1987年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背后是学校“三系一所一工厂”科研人员和技术工人“再苦再累无怨无悔,为‘四化’做贡献义不容辞”的勇毅担当,是东华人“困了,就躺在车间角落的废丝堆上闭闭眼。饿了,就吃个馒头充充饥”的共同坚守。“纺织科学与工程”2017年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2022年新增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背后是东华人从《千万次地问》到《同唱一首歌》的万流合一,是“手中有一粒纽扣就想着为学校做一件大衣裳”的强校情怀。中华
详细内容2023年3月27日-3月31日,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专题的2023年盐津县乡村振兴骨干人才研修班在我校延安路校区顺利举行,本次研修班共有39名学员参加,覆盖盐津县委县政府各委办局、乡镇、村社区干部及骨干人员等。副校长赵震出席了研修班结业典礼并讲话,校长办公室、继续教育学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了本次结业典礼。 (副校长赵震讲话)赵震指出,作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双一流”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多年来,东华大学全心全意做好定点帮扶工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本着助力盐津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的宗旨,学校专门举办了本期研修班。经过这次学习交流,帮助盐津学员开阔思路,为学员们在盐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提供宝贵的参考。学校将继续发挥学校教育、科研、人才等优势,围绕盐津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方面,不断加大定点帮扶工作力度,继续为盐津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东华力量,努力为盐津人民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保证课程的授课质量与针对性,为期一周的研修学习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理论与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
详细内容近日,由科学技术部办公厅传来喜讯,第八届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结果揭晓。我校纺织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何艺荣获优秀奖,是教育部代表队上海高校中的唯一获奖选手。本届大赛主题为“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分半决赛和总决赛两个赛段,紧密结合疫情防控形势要求,首次采取全程线上视频展示结合线下专家评审的形式举行。参赛选手由国家部委、军队、各个地方组织选拔推荐,来自全国各地的76支代表队232名选手通过网络视频连线方式,在“云端”跨时空展示比拼,逐出大赛各个奖项。何艺向大家科普了碳纤维的神奇应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展现了中国造碳纤维在党的领导下的蓬勃发展局面。她以其研究领域的专业特长为切入点,结合独具匠心的视频制作,以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挥洒自如的风采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认可。何艺说:“作为一名高校研究生,立足专业知识,普及科学知识,用专业视角带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是非常令人自豪的。能用热情来感染、带动观众,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科学的乐趣是我的目标和动力。之后,我也将不忘初心、踏实坚守,展示科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和纺织故事。”据悉,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创办于2014年,是国内参赛单位最多、水
详细内容巴洛克风格的山花装饰、异域特色的拱圈柱廊、岁月斑驳的红砖外墙,外滩源美丰洋行大楼最近化身为申城的“时尚地标”。3月28日,东华大学新锐设计师作品发布会首次与上海时装周蕾虎(LABELHOOD)先锋时装艺术节在洛克外滩源百年老建筑里联袂发布。经典与时尚、传承与创新、复古与青春……当东华设计新锐“撞上”上海时装周会激发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Z世代新锐设计师打破时尚边界 在上海时装周上“化茧成蝶”“Z”是字母顺序的结束,也预示着下一阶段的开始,充满未知的“不确定性”。“Z”也是中国的首字,“中国”的基调、逻辑、原生都将深入于从传统至前卫的每一个创作……本次发布会的主题就是“Z”,设计师要表达的核心就是“Z世代”的群体肖像。来自东华大学的十位新锐设计师,都是第一次走上上海时装周的舞台,他们每人带着6套自己的原创设计作品,踏浪而来,从大学校园走到了世界时尚舞台的中心。大秀现场忽然刮来一阵“草原风”,一组名为《游牧民族》的作品格外夺人眼球。为了凸显游牧元素,作品特别选用提花、毛呢和真丝面料,通过丝网印刷胶水、手工植绒、蕾丝拓印、撞色刺绣等手段,并融入山丹花、格桑花、高山杜鹃等独具草原风格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