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二届“上海慈善奖”表彰名单揭晓,由我校基金会及机械工程学院联合推荐参评的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慈善楷模奖”,并受到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的亲切接见。我校也是获奖单位中唯一的高校单位。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校友企业劲霸男装(上海)有限公司也在这次表彰中获“捐赠企业奖”。(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受到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市长龚正的亲切接见)(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慈善楷模”奖)(智力助残志愿者为残障人士展示科技小实验)(智力助残志愿者与残障老人共同编织二十四节气团扇)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由机制94级60余名同学正式发起,成立于1995年,是上海市最早成立的高校助残志愿服务队伍之一。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阳光之家,开展“为智障人士奉献爱心”活动;发挥机械制造、工业设计等专业特长,为残疾人和老人研发辅助器具、康复器械;开展科普类实验课程、益智类绘画课程,与残疾人合作开发文创产品,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融入集体与社会;点对点为残疾人子女提供义务家教,帮助他们做好未来规划……服务队作为上海市“智力助残”志愿者基地六大分基地之一,共培养1.25万余名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超39.8万小时,足迹遍布上
详细内容2月25日,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干部教师大会,宣布教育部党组和教育部关于我校副职领导人员的任免决定:王治东任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陆卫兵任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清华任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免去赵震的东华大学党委常委、委员及副校长职务。教育部直属高校党建工作联络员刘建中出席会议,党委书记刘承功宣读任免决定并讲话,校长项延训出席会议并讲话。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两院院士,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教授和其他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王治东,女,1973年9月生,哲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陆卫兵,1977年7月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曾任东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应用技术院院长(兼)。张清华,1970年7月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东华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高教研究所所长、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双一流”建设办公室主任。
详细内容2月26日,东华大学关工委召开2025年工作部署会,集中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校关工委副主任浦解明出席会议。各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特邀党建组织员、讲师团成员等参加会议。会议由浦解明主持。(工作部署会现场) 会议通报了《东华大学关于开展2025年“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关于在学院关工委中设立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的通知》等有关事宜。会上审议通过了《东华大学关工委2025年工作要点》。 浦解明指出,《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颁布,上海教育大会的召开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些开年大事要事为我校今年关工委工作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目标和思路。2025年,我校关工委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扎实推进“五好”关工委建设,全面推进在学院关工委中设立学生委员和青年教师委员的工作,提升学院关工委建设质量;要以校关工委成立30周年纪念活动为契机,推进学校关工委工作高质量发展;要统筹谋划好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方案,发挥理论研究基地的更大作用;要持续深化“读懂中国”“杰
详细内容2月25日,我校2025届毕业生首场春季招聘会在松江校区体育馆举行,350余家企业带来近万个就业岗位,吸引3300余名学生现场投递简历,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到现场与企业交流。(招聘会现场)(校领导与企业交流)首钢集团、京东方科技集团、中国平安、上海建工、延锋汽车、鲁泰集团、江苏恒力等业界龙头企业参加招聘会。招聘会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积极与招聘单位交流,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与需求,充分沟通并展示自我。长宁人社局、宝山人才中心、闵行人社局、绍兴柯桥人社局、盛泽镇人社局等多家人社部门组团来校,为毕业生送来上千个就业岗位和当地引才政策大礼包。多家密友企业表示,多年来不仅积极参加东华大学的毕业生招聘会,还与学校深入开展产学研等相关合作,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及科研水平高度认可。从招聘会现场的学生来看,参会学生对自身规划明确,岗位认知清晰,多家公司纷纷表示已经锁定了不少适合的学生。一位在场毕业生表示,经过与多家企业代表交流,他充分认识到,知识、能力等个人特质与企业用人需求的“适配”程度是决定自身求职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这提醒自己要尽早了解行业、企业和职业,建立属于自己的职业认知体系,并不断提高自身能
详细内容2月22日14时,东华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延安路校区隆重举行。2025级业余制的新生们线上线下同上开学大课,开启人生新一趟的学习旅程。在这堂大课中有三个关键词:AI、坚持、实践。 AI时代的浪潮下,我们如何应对?陈革副校长的讲话回应了当前人们最为关切的问题。他以当前火爆的Deepseek为例,当面对海量信息以及AI方案可能存在的错误,使用者唯有不断积累知识,具备分析判断能力,才能更好地使用与驾驭AI。他寄语同学坚持终身学习理念,不惧改变,面对挑战,多关注社会发展与行业变化,主动去实践,去赋能我们的学习。他还特别强调了思辨能力,鼓励同学们拥有点评思维,在生活学习中善于观察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观点,为培养创新意识奠定基础。 当前世界,未来已来、AI已来,学院一直在关注AI领域的发展。刘峰涛副院长(主持工作)在致辞中同样强调了AI对世界的改变,他希望在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同学们以继续教育为桥梁,跨越自身发展的瓶颈,不断提升职场竞争力。同时,他也谈到AI时代仍要珍惜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感受东华独特的校园文化。 “志不立,天下无
详细内容我校在第七届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中获佳绩近日,“争做校园好网民,汇聚网络正能量,挺膺担当建新功”第七届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评选结果揭晓,我校获一等奖9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4项,入选上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项,获评上海高校易班工作优秀奖5项,获奖数量实现新突破。据了解,本次活动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举办,包括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上海高校易班工作优秀评选活动、上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评选活动四项子活动,得到了上海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和热情参与。活动最终评选出上海大学生网络文化节优秀作品447项;上海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优秀作品180项;上海高校易班工作优秀奖50项;上海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12项。我校始终高度重视网络思政工作,依托全国及上海高校网络文化节等活动,积极组织师生创作优秀网络文化作品,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引导师生自觉在网上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近年来,学校在全国及上海市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及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中获评优秀组织奖4次,师生优秀网络文化作品获奖100余项。下
详细内容2月20日下午,广州市海珠区新港街道办事处主任汪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水元一行来校调研交流。副校长陈革出席座谈会,产学研合作处、纺织学院、服装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陈革代表学校对汪玮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广州中大纺织商圈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纺织类专业市场之一,产业生态完整,学校重视与广州市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合作,希望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空间。汪玮介绍了新港街道的产业发展情况,重点介绍了“广州中大门”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产业链分散、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期待与东华大学加强合作,通过科技创新进一步推动广州纺织市场转型升级发展。王水元表示,要充分发挥联合会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校地合作、协同发展。会上,产学研合作处处长刘亚男介绍了学校科研工作情况,双方就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发表了看法。(座谈会现场)
详细内容2月20日,东华大学与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召开产教融合项目对接会,旨在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教育、科技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等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迈向新高度。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韩璐出席。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丁明利、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温卫军、机械学院和环境学院的部分教师及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的部分工程师参会。会议由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薛文良主持。陈革对韩璐一行表示欢迎,指出产教融合是高校培养卓越工程人才、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途径。东华大学一直致力于与行业领军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与中建八局科技建设有限公司的携手,希望能够为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创造更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机会,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此次产教融合项目对接会是在去年与中建八局签署产教融合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相关工作的有力举措,希望校企双方通过对接交流,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韩璐表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人才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此次与东华大学开展产教融合项目对接,是企业寻求突破与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期望通过与学校的紧密合作,为企业培养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
详细内容2月1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在松江校区传达学习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陈革、阎林平,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参加学习。刘承功在会上传达了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他指出,大会为上海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要深入贯彻落实大会精神,进一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找准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着力点,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建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相互促进并带动学科发展的有效机制。要扎实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尤其是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和学术治理架构,建强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服务和支撑教育强国建设的能力。项延训指出,此次大会是上海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部署、打造教育强国建设先行区新征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要加强前瞻思考和系统谋划,加大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调整,积极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高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和卓越工程师自主培养,推进有组织科研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承接服务上海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的
详细内容2月19日,学校在松江校区举行“国家银龄教师行动计划”(简称“银龄计划”)援滇支教教师欢送座谈会。即将首次赴云南昭通学院支教的外语学院张淑琴教授、物理学院薛绍林教授和已圆满完成支教任务的机械工程学院毛立民教授、外语学院戴培兴副教授参加会议。副校长阎林平以及相关学院和部门负责人出席会议。会议由退休党委书记吴小军主持。阎林平首先对参与“银龄计划”的援派教师表示感谢,对他们奉献祖国边疆和教育事业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学校高度重视“银龄计划”的实施,积极选派优秀退休老师支援西部边疆教育事业。他强调,相关职能部门要与受援高校保持紧密沟通,各部门和学院共同关心关注关爱援派教师,为他们的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支持和关心。他希望援派教师保重身体、尽己所能完成好支教任务,同时发挥好我校与援派高校的纽带作用,促进我校与相关高校之间不断加强合作。会上,张淑琴表示自己从心理和身体上都做好了积极的准备,将全力以赴做好自己的工作。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应有的精神风貌。薛绍林介绍了自己主动报名参加“银龄计划”的初衷和工作计划,他表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研究特长,为昭通学院青年教师成长、
详细内容2月12日,学校在松江校区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领导班子务虚会,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项延训,党委副书记李成龙,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耿绍宁,副校长刘淑慧、陈革、阎林平,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出席,职能部处和业务部门正职、二级单位党政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议由刘承功主持。(会议现场)(刘承功讲话)刘承功聚焦“以建成教育强国为己任,走出一流大学建设新路”作讲话。他指出,作为高等教育“国家队”,学校要牢牢把握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和关键,坚持自信自立、主动创新,激发系统性、格局性变革突破的内生动力,深入回答好“教育强国,东华何为”的时代命题。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明确发展定位,聚焦质量、特色和贡献,探索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的未来学科创新之路,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打造一流核心课程和教材;持续加强教师思政和师德师风建设,深化教师管理评价改革,为青年教师搭建更广阔发展空间;深化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资源配置和学校治理水平。刘承功最后强调,全校师生员工要以建成教育强国为己任,加快“奋进东华”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好一流大
详细内容近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沪教委高〔2025〕5号),我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14门课程荣获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学校长期重视课程建设,依托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坚持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育人理念,强化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导教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与改革,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 2020至2024五个年度,我校共有77门课程荣获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把课程建设作为一流本科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对标“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和一流教学管理”,加强产教融合,不断提高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以教育数字化赋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我校14门课程获2024年度上海高校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名单序号课程类别课程名称负责人1公共基础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张振中2专业核心课操作系统原理王璿3产教融合课生活用品设计吴春茂4产教融合课环境微生物学李响5产教融合课CIS视觉系统设计赵蔚6专业核
详细内容想象一下,有一种材料能像玻璃一样透明同时又能导电。东华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雷周玥研究员,就像“材料厨师”,把透明、导电、硬度这些看似矛盾的“食材”混合,做出了一种全新的“高科技料理”,可能让未来的电子产品变得更酷和贴心。近期,雷周玥研究员在终端 BG 硬工难题“透明导电弹性体材料”中提出了一种兼顾高导电和高模量的透明离子导体聚合物方案。该方案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被华为公司授予火花奖,也是我校教师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博士期间就专注于研究离子型高分子材料的雷周玥说,离子导电材料比传统的电子导电材料在透明度方面有优势,看到华为发布的“透明导电弹性体材料”研究课题后,就试图通过研究离子导体聚合物来攻克这一难题,在实现透明导电的同时兼顾高模量。离子型高分子材料可能导电性不足,通过纳米相分离结构设计,实现了既透明又导电。该研究后续可能在柔性电子设备或医工交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透明显示、健康监测贴片等。“探索科学前沿与解决实际问题,研究有用、有趣的科学问题”是雷周玥一直秉持的研究理念。谈及未来科研规划,她说,希望抓住校企合作更多机遇,聚焦行业、产业“卡脖子”难题,努力取得更多突破性、引领性科技成果,为建
详细内容“以葫芦之形承载‘福禄’祥瑞,蛇鳞纹路跃动东方灵韵,青绿为底、朱红点‘福’——这不仅是面料,更是千年黎锦文化的当代表达。”2025年2月12日,在法国第一视觉面料博览会Première Vision Paris(以下简称PV展)上,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纺织品设计创新团队携手鼎天时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研发的黎锦技艺提花手袋惊艳亮相,向全球设计师诠释中国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法国PV展是面向全球纺织专业人士开放的顶级纺织面料博览会,也是全球最具权威和最新面料流行趋势发布的风向标。此次展出的黎锦提花系列面料,将海南黎族传统葫芦图腾解构为纹样骨架,通过精密提花工艺模拟蛇鳞的层叠质感,青绿色渐变底色象征热带雨林的生机,点睛之笔的朱砂红“福”字则暗合“见福得福”的文化隐喻。现场观众惊叹于面料中传统符号与现代美学的平衡,一位意大利买手赞叹:“东方传统文化与科技感的碰撞,重新定义了奢侈面料的可能性。” “面料运用了古老的黎锦技艺,旨在恭贺蛇年新春之禧,巧妙地将传统的吉祥寓意同现代纺织科技融于一体,让古老的非遗技艺黎锦走向国际化。”研发团队负责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薛文良教授谈道。此次亮相的黎锦提花面料,与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