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5日,校长俞建勇以“学思想 强实践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结合学校教育实际,从“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及目标要求”“深刻领悟教育对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作用”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等三方面,为党员干部上了一堂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学校全体处级干部、第十六期青年骨干培训班成员、专职党务干部等一起聆听了党课。党课由党委组织部部长李成龙主持。“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在专题党课上,俞建勇谈到,要深刻认识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及目标要求,在加强理论武装上持续用力,要扎实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号召党员干部要积极担当作为、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他指出,要牢牢把握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坚定理想、锤炼党性和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
详细内容5月30日,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校结业典礼暨毕业生党员离校教育活动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项延训,信息学院党委书记王直杰,学校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宁蔚,学校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赵彦明,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海洋,信息学院特邀党建组织员沈松令,信息学院专职党务干部夏菡斐出席活动,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专兼职辅导员、毕业生党员、党校学员与会,活动由信息学院党校指导老师关皓中主持。(项延训做总结讲话)项延训对党校学员结业和毕业生党员们顺利毕业表示祝贺,对学院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成效予以肯定,指出,要通过开展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服务“国之大者”,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勉励青年学子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青年的谆谆嘱托,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尽责、敢于直面困难、勤于艰苦奋斗,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好青年。(王直杰进行活动
详细内容纺织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落实“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牵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学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2+2+X+N+Y”的总体要求下,聚焦学院党建领航机制创新、管理服务平台搭建、专业协同育人实效提高、五育并举培养质量提升等方面,积极探索纺织学院“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为推动东华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贡献纺织智慧。系统谋划,统筹推进,打造“一站式”学生社区学院新模式纺织学院注重加强顶层设计,全面梳理学生全过程培养链条中的育人要素,联动学院管理、教学、学工、行政等各方育人资源形成合力,构建“大党建”和“大思政”格局,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学工牵头、专业协同、师生共建”的四位一体模式架构,力争将育人力量和资源下沉到学生社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以学习园地、生活社区以及活动场所为主要场域,拓展学生党建工作阵地,使学生社区成为“三”域覆盖的学生党建前沿阵地;以学院领导干部、系主任、学科导师、青年教师、企业导师、优秀朋辈为主要育人力量,通过院系直连、科研指导、朋辈引领、双创体验等举措,强化师生与生生间的联系,使学生社区成为“四”措并举的纺织学科
详细内容5月28日,上海市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在华东师范大学落幕。我校参赛团队积极备赛、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最终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8项,进入复赛的所有项目全部获得奖项。我校再次捧得“优胜杯”。本次挑战杯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全市近5万名大学生参与校级选拔赛,共申报了万余件参赛作品。经过层层选拔,全市共有48家高校的528项作品入围市赛,作品数增幅超7%。其中,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32件,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263件,科技发明制作233件。我校参赛作品涉及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化工、哲学社会科学等类别。参赛选手们以扎实的研究、激烈的问辩、精彩的答辩展现了东华学子的精彩风貌,给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校第十八届“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奖名单项目名称组别学院奖项“纤境”VR智能交互系统信息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一等奖从“织造”到“智造”——移动式自动挂纱机器人机械与控制机械工程学院一等奖4+1非遗创新传承
详细内容5月25日,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简称为“研究中心”)工作会议在市委党校举行。会议宣读了新一轮研究中心研究基地和特聘研究员名单。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再次入选研究基地。我校党委书记刘承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秦德君再次入选特聘研究员。会上还进行了基地授牌仪式。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代表学校接受授牌。近年来,东华大学研究基地积极举办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讲座和研讨会20余场,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形成了基地研究特色。基地成员聚焦党的创新理论宣传、阐释与研究,发表重要理论文章50余篇,“三报一刊”理论文章8篇,出版专著3本,提交决策咨询报告50余篇,其中获中央领导、省部级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12篇,获省部级课题立项10余项,开展基层宣讲100余场。下一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依托现有七个教研和培训平台,进一步推进学科建设,深化体系性研究,建好思政课,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推进学院整体内涵建设。
详细内容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工作部署,持续提升我校思政工作队伍素质能力,拓宽工作视野。近日,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带队先后赴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调研交流。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余敏斌、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王丹平热情接待我校一行。我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负责人和学院党委副书记代表,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关部门领导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座谈。(座谈交流)崔运花对两所兄弟高校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她介绍了学校建校及发展情况,指出:东华大学始终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才为中心,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完善统分结合、上下贯通联动、横向协同、校内外互动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已打造了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性的思政育人品牌。当前学校正台账式体系化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此次调研交流就是聚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挑战、新要求,积极借鉴兄弟高校的工作经验和特色做法,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求进,守正创新。希望能以此次“调研式学习”为契机,建立常
详细内容环境学院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坚持把主题教育作为检验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的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紧扣“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的根本任务,前瞻思考、系统谋划、整体考量、统筹推进,不划阶段、不分环节,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聚焦“第一时间”,精心谋篇布局学院党委迅速反应、及早谋划,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第一时间召开处级领导干部、党支部、全体党员三级动员会,深刻认识开展这次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把握主题教育的目标要求,把开展主题教育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起来,同推动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第一时间制定理论学习书籍购买计划,并将书籍及时下发至中心组和党支部,为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奠定基础;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学院主题教育方案、理论学习方案、调查研究方案,并进行分类指导和任务分解,梳理形成实施计划表,力争主题教育起好步、开好局;领导班子第一时间发挥表率带头作用,坚持先学一步、学深一层,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等贯通起来,有机融合、一体推进,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将主题教育落实到位;第一时间通过宣传栏、电
详细内容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5月27日,“聚焦纺织科技高质量发展,续写经纬六校新时代华章”第一届长三角地区纺织类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会在我校松江校区举行。东华大学副校长陈革,长三角G60联席办副主任、G60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贾占锋出席交流会开幕式,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俞昊、副院长刘晓艳,以及来自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东华大学相关学院领导、师生代表230余人参加活动。开幕式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党委副书记寿晨燕主持。(活动开幕式现场)开幕式上,陈革代表学校向第一届长三角地区纺织类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五周年之际,举办长三角地区纺织类高校研究生学术文化交流活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部署,培养造就新时代纺织拔尖创新人才的生动实践,是长三角地区纺织类高校加强交流、促进合作、共同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希望各兄弟高校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瞄准纺织科技
详细内容5月22日,学校党委在松江校区召开2023年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会暨第31届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年会。党委书记刘承功,校长俞建勇,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副书记项延训,副校长陈革、李炜、赵震,党委常委朱英、任晓杰出席会议。会议由崔运花主持。(刘承功讲话)刘承功在讲话中指出,要结合正在开展的主题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落实落细,努力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要加强“大思政课”建设,用好各类育人资源以及学校办学历程、学科发展中蕴含的育人元素,筑牢铸魂育人的根基;要强化思想引领,把文明校园创建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思想政治工作、推进中国特色“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实践载体,营造立德树人、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要强化网络育人数字赋能,把新媒体新技术新应用转化为助力精准思政的有效工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把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变化规律,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刘承功强调,各级党组织要切实提高政治站
详细内容今天上午,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表彰为上海科技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我校16项科技成果获奖,其中牵头项目11项,分别是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主要参与获奖项目有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项目数创新高,学校获奖项目代表参加了颁奖大会。材料学院胡祖明教授领衔完成的“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 荣获技术发明一等奖。项目针对对位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稳定化、规模化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瓶颈,开发了基于釜式预聚的双螺杆连续聚合和快速溶解、高压脱泡、抑制聚合物降解的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纺丝级PPTA聚合体的连续制备及其溶液的稳定纺丝;创立了纺丝气隙稳定可控的液晶纺丝技术和基于未干纤维的功能化改性技术体系,开发了高效溶剂回收与精制技术,制得了性能优异且稳定性良好的对位芳纶及改性纤维。建成了年产6000吨对位芳纶自主产业化生产体系,产品成功用于安全防护、光纤光缆、汽车船舶和复合材料等领域。余木火教授领衔完成的“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规模制造与应用关键技术”获科技进步一等奖。轻质高强材料是材料领域的永恒追求,碳
详细内容5月26日,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表彰为国家、为上海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复合材料系主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材料方向学术带头人游正伟教授因其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评“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实现了我校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于2012年设立,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10名。奖励在自然科学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与产业化、企业创新创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45岁以下科学技术工作者,是目前上海市45岁以下科技人才最高荣誉。从跨国公司经理到高校教师 背后原因竟是……一身干练的深蓝色条纹衬衫,一副窄框眼镜,一个稍显老旧的黑色商务双肩包,吐字语速×1.5倍,“这个实验结果蛮有意思的!”“这个研究有意思!”这个常常把“有意思”挂在嘴边的高校教师,就是东华大学游正伟教授,一个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扎根多年,敢于用科研硬实力向心血管疾病治疗等国际医学难题发起挑战的科技工作者。游正伟称自己是个半路出家的材料科研工作者,一开始,他的研究领域与生物医用材料并无交集。他本科和博士均是学化学专业出身,在化学的世界里与
详细内容2023年5月24日,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在东华大学组织召开了“纺织工业人工智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任务书”专家论证会。本次论证会专家组成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徐卫林教授、复旦大学朱云龙教授、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宋海涛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新宇教授、华东理工大学钟伟民教授、浙江理工大学史伟民教授、天津工业大学陈翰宁教授、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立军和嘉麟杰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杜卫平教授级高工,专家组组长由徐卫林院士担任。东华大学副校长李炜教授、东华大学科研院基地成果处谢旭红处长、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洁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杜明教授、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胡俊教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李锋教授以及人工智能研究院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谢旭红处长主持。 李炜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张洁教授从中心建设方案、运行管理机制、依托单位支持及应用前景分析等四个方面对中心建设方案进行了汇报。工程研究中心包括机器学习与纺织工业大数据、自主智能系统与柔性作业机器人、机器视觉与纺织品智能检测等三大研究方向,计划通过三年建设
详细内容5月15日,湖州市南浔区委书记温建飞一行来校交流研讨。校党委书记刘承功,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党委办公室、科学技术研究院、人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席研讨会。会上,刘承功代表学校对温建飞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东华大学的办学情况、学科特色。结合南浔地区的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文化积淀等方面,表示双方在科研合作、成果转化、产业赋能等领域可以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温建飞介绍了南浔区及湖州地区近年来的发展思路、特色方向和针对举措,对于东华大学在纺织、材料、设计等学科领域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并就加强地校联动,尤其是在南浔古镇的文化挖掘、特色打造、能级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合作的方向和需求。对双方合作筹备周世逑先生诞辰110周年相关纪念活动表示积极支持。会上,学校相关部门、学院、中心分别介绍了科研成果、办学特色、项目案例等。温建飞一行还参观了科技馆,并赴延安路校区考察了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验中心、教学环境、学生创意设计作品展等。
详细内容东华大学党委将“大兴调查研究”作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的重要实践载体,立足筹备召开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聚焦改革发展中的堵点淤点难点,紧扣“有目标、有组织、有案例、有效果”的“四有”标准深入推进调查研究,以凝心聚力、同题共答的生动实践持续推动调查研究转化为整改问题、推动发展的破题之策,不断增强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以高质量主题教育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答好“教育强国,东华何为”的时代答卷。坚持目标导向,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深化调查研究推动解决发展难题,把学习和调研落实到完成党的二十大部署的各项任务中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学校党委聚焦中央强调的12方面重点内容,紧密结合办学治校实际,将开展务实深入的调查研究作为破解事业发展堵点与难题,谋划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重要途径,第一时间细化落实主题教育《调查研究工作方案》。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带队“破题”,落实看问题、谋事情、察民情、走基层相贯通,通过调研获得真知灼见、掌握真情实况、推动真抓实干。党委书记刘承功带队前往上海市社科馆调研,加强与上海市社联的工作对接,深入推动人文社科发展;调研走访学校定点帮扶单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