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学校党校紧紧锚定“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把主题教育学习内容融入2023年上半年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中,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学校党校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党校年度培训的中心内容,先后邀请上海市黄浦区委党校副校长陈怡、黄浦区委党校副教授李炜永作《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时俱进的党的根本大法——二十大党章新点亮点解读》专题辅导报告;集中组织开展《望道》电影党课。创新方式载体,“共产党员网”“大学生网络党校”等线上资源,打造“党建云”,精心设计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二十大精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课开讲啦》等内容的网络课程菜单;关工委银发讲师团主动作为,配合党校开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国共产党人的时代使命》《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等主题党课。教育引导入党
详细内容6月6日,“家国情怀·全球视野·时代新人”东华大学外语学院第一届国际传播文化育人季启动暨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志愿者出征仪式在松江校区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任晓杰、党委学生(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廖丽金、上海国际影视节中心行政部主管戴昱妍、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徐玥、副院长(主持工作)张曦、副院长杨林贵等出席活动,学院各系部教师代表、辅导员、国际组织实习学生和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志愿者学生代表参加。活动由外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姗姗主持。崔运花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向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组委会长期以来对我校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向外语学院国际传播文化育人季启动表示祝贺,向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志愿者表示慰问。她指出,外语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了大批兼具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专业本领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她谈到,今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的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十周年,又恰逢外语学院参与“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志愿服务二十周年,希望学院以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为契机,把新思想、新战略、新
详细内容为持续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6月7日,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举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邀请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与学院中心组成员共同参加学习。在学习研讨中,王云骏表示,开展中心组学习和主题教育,一定要清楚学习的目的是什么,从政治三力即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来分析事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正在全党深入开展,务必在深入、扎实上下功夫,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结合一线教育情况,王云骏分析了“学生为什么没有学习兴趣”“如何把经验性的示例模型化”等问题,引导中心组成员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知识与传授知识的差别”,要结合学科发展、行业趋势和产学研就总体要求,充分考虑“如何调整教学模式”“如何与时俱进创新
详细内容6月8日,东华大学与上海市自来水奉贤有限公司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授牌仪式在上水奉贤公司第三水厂举行,奉贤交能集团副总经理宋丽、上水奉贤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戚雷强、上水奉贤公司企业导师和相关人员出席授牌仪式,东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晓艳、环境学院副院长亢燕铭、环境学院舒诗湖教授、研究生院田顺利老师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活动。刘晓艳、戚雷强共同为联合培养基地揭牌,刘晓艳和亢燕铭共同为企业导师颁发聘书。宋丽对东华大学一行表示欢迎,并对双方共建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表示祝贺。宋丽介绍了上水奉贤公司的基本情况以及与我校的校企合作情况。宋丽表示,多年来,东华大学与上水奉贤水公司共同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复合人才,开展了多项科研合作,希望今后以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合作,强强联手,科研创新,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刘晓艳对企业给予学校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详细介绍了东华大学目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情况。刘晓艳指出,专业学位跟学术学位不同,专业学位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学术学位更多的是基础研究。希望企业导师能够更多地把实际问题提炼出来,然后跟学校导师来联合解决工程中的一些疑
详细内容6月6日,我校第三十五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二十三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东华大学松江校区召开。校党委副书记崔运花,上海市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李峻峰出席会议。崔运花在讲话中指出,本次学代会、研代会是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青春盛会。她代表学校党委充分肯定了学生会组织在引领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促进学校建设发展、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做出的贡献,并对学生会、研究生会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广大同学赓续红色血脉;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巩固深化学生会组织改革成效;三是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党的温暖充分传递给广大学生。最后她希望新一届的学生会、研究生会能够秉持优良传统,团结带领广大同学牢记总书记嘱托,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始终保持奋进姿态,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会上,学生处处长廖丽金、团委书记秦泽峰分别为星级学生会、星级研究生会获奖学院颁奖。李峻峰代表上海市学联对大会召开表示热烈祝贺。校学生会执行主席颜赛、校研究生会执行主席杨雨箫分别作第三十四届学生会、第二十二届研究生会工作报告。
详细内容2023年6月6日,我校与烟台市产学研就育人大会成功举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东华大学党委书记刘承功,山东省驻沪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陈金秀、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崔运花、烟台市人社局局长姜瑞、烟台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智、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烟台市相关企业代表、我校机关党委、科研院、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生处、学生就业服务中心、发展联络处、各学院领导、山东籍学生及有兴趣到山东就业的学生代表参加会议。(王浩为大会致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浩在致辞中指出,高等教育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学思想、强党性,要更加超前识变、科学应变和主动求变,在实践中加快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他提出,要促进政企校深度合作,加速产教融合创新发展;要发挥产学研就共同体优势,提升毕业生市场竞争力;要完善产学研就育人机制,推动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会议现场)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崔运花代表东华大学向来宾表示欢迎,介绍了学校的总体发展情况,并从突出党建引领,建立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突出协同发力,强化
详细内容6月5日下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蔡天文教授受邀来访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带来《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机遇、挑战与应用》主题报告,校长俞建勇出席,并在报告会前亲切会见了蔡天文教授,副校长李炜、管理学院、信息学院、计算机学院、理学院、相关部处负责人和师生代表共同参加。报告会由李炜主持。校长俞建勇会见蔡天文教授蔡教授分享了他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成果,深度解读了ChatGPT的发展历程以及人工智能在医学、科技、金融、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场景,特别强调了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所带来的巨大商机、面临的诸多技术挑战,以及对数据智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在交流环节,在场学生就ChatGPT的应用场景和人工智能的挑战等话题向蔡教授提问。蔡教授幽默风趣地进行解答,并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在与人工智能共存的社会中,发挥自己独特的价值。学术报告现场蔡天文现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Daniel H. Silberberg讲席教授及统计与数据科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应用数学及计算科学教授,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生物统计、流行病学及信息学系资深学者。蔡教授于1996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详细内容6月1日至4日,全国高校易班技术创新大会在深圳成功举办,我校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徐骏捷、李思思、田永军、李佳宁四位同学开发的作品《保卫象牙塔之东华思旅》经过层层选拔,最终荣获自主研发类全国二等奖。(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徐骏捷现场答辩)《保卫象牙塔之东华思旅》是一款基于“场景、互动、收集”的思政学习类应用。该应用以走地图学习闯关模式为核心,针对大学生个性化性格特点,刻画出“追求新鲜的冒险者”“狂热的元素收集者”“争强好胜的竞争者”“广泛交友的社交者”“充满创新的搭建者”等人物画像,加入“盲盒”“等级榜”“分享”“自主创建”等众多功能设计,旨在实现思政教育的趣味性和实效性。(轻应用介绍)据悉,为持续提升全国各共建高校易班技术创新能力,提高易班指导教师及学生骨干的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集中展示共建高校技术创新成果,全国易班中心每年举办全国高校易班技术创新大会。今年,有来自全国70余所高校250余位易班指导老师及学生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共享高校技术和创意盛宴,最终两类型作品每类共评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0个。近年来,东华大学持续深耕网络育人工作,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利用自身所长参加网络创新大赛,
详细内容近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物理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物理学会物理教学委员会联合举办的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复赛(华东赛区)比赛在江西省南昌市落下帷幕,我校理学院青年教师姜萌作为上海赛区第一名的选手参赛并获一等奖。这是最近十年来,我校物理基础课青年教师在复赛(华东赛区)再次斩获奖项。该项赛事分为理论讲课比赛和实验讲课比赛,隔年交替进行,本年度比赛为理论讲课竞赛。近年来,东华大学物理教学团队及物理实验中心十分重视青年教师讲课和实验指导水平的提高,以东华大学大学生光电竞赛基地、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基地为依托,定期开展理论和实践研讨会,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近三年青年教师在各类讲课竞赛、指导大学生实验竞赛中成绩突出。姜萌老师2010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后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电子与电器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员工作,2013年加入东华大学理学院以来,一直从事物理基础课程和光电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2014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项目资助。曾获东华大学“青年岗位先锋”、“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共产党
详细内容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突出政治统领、聚焦中心发力,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科研教学平台联合党委书记甘学辉及党委委员、相关科研中心骨干教师等一行于6月2日赴张江集团、张江产业工程院开展产学研校企合作专题调研。张江产业工程院理事会执行主席、院长张爱平、张江集团党办主任黄维以及相关负责人参与调研活动。(调研活动现场) 张爱平对东华大学科研教学平台党委来访表示欢迎。他表示,张江产业工程院是一个服务于源头创新的开放性平台,在海内外优质产学研资源的链接、工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成果的孵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创新的前瞻性研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东华大学、张江产业工程院可以发挥双方优势,促进在多层次人才培养、科研能力创新、技术产品研发、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推动创新资源转化释能。 甘学辉对张江集团、张江产业工程院的接待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此次调研背景和目的,以及学校及平台的特色和优势。他表示,张江集团是科技园区开发企业转型发展的领跑者,在上海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希望双方推动全方位、宽领域、多层面的对话交流与协同创新
详细内容5月31日,党委书记刘承功带队赴上海齐鲁制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走访,与山东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及9家山东企业共同谋划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山东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委副书记、副主任(主持工作)陈金秀,山东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社会工作服务处处长、山东省人才工作站(上海)站长李峰,上海齐鲁制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常务副总朱屹东等相关负责人接待了我校一行。东华大学党委办公室主任罗薇娜、纺织学院党委书记李佳耀、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林嵘、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树、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志刚、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主任严军与纺织学院、管理学院、环境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现场)刘承功对山东企业为我校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表达感谢。近三年,山东省企业单位累计吸纳东华毕业生256名,在越来越多的东华学子心中,山东是“有发展”“有未来”的好去处。他指出,学校把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最高追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在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彰显了东华智慧和
详细内容为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6月6日,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云骏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和内涵特色”为主题,带领人文学院尚实先锋党支部的师生党员一同探讨学习,开展了一堂内容丰富的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党课伊始,王云骏首先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两个主要问题作为先导,即“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案例分析,着重介绍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路”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与特色”三个主题。通过对比西方式现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差异,阐述了西方式现代化是由资本逻辑主导的少数人的片面的现代化,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的伟大创造。从而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为人类求解放的必由之路,是真正的人间正道”。他勉励全体党员同学,要从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我们自己国家鲜明特色的国情来着手,从而科学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
详细内容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6月1日,副校长李炜带队赴上海交通大学调研交流。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罗鹏、副处长郭亮、陈科等接待我校一行。我校国际合作处处长赵明炜、副处长杨升元等陪同调研。徐学敏对李炜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两校之间深化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罗鹏详细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发展历程、国际化工作的主要举措与成效,以及未来国际化发展战略等。李炜介绍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概况,提到两校之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希望以此调研为契机,学习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为我校国际化发展谋划新思路、探索新路径。会上,双方进一步围绕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工作绩效考核、外事活动中的安全防范工作、教育国际化对策与思路等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
详细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东华大学必将奋力担当作为。在一代代东华人接续奋斗的征途上,传承科学家精神的种子,深深扎根、蓬勃生长。“顶天立地,追求卓越!”这八个字铿锵有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院长、教育部原部长周济近日在他主编的《智能制造导论》扉页写下这句寄语,送给东华大学全体青年科技工作者,这也是我国新老科学家代代传承的生动写照。(启动仪式现场)今天,一张“红色行走地图”在东华大学2023年教师国情教育研修活动启动仪式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题活动现场被一一点亮。百名优秀青年教师即将分赴全国多个红色基地和改革前沿地,开启国情考察和行业调研之旅,在红色行走中感悟科研探索的价值真谛,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探寻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有机结合。(李召岭)“‘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爱国’是东华青年不变的底色,回想近几年的成长,我觉得最大的底气就是东华开放多元的土壤、团队浓厚的创新氛围和一代代东华人传承的精神力量。” 东华大学第一期“教师国情教育研修”研学者、纺织学院的“85后”青年教师、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获得者李召岭现场分享到。“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青椒’
详细内容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