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进暨实践教学研讨会在金山区漕泾镇水库村召开。此次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训实践基地东华大学基地协办。来自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松江区教育局、闵行区教育局、金山区教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松江区九里亭外国语实验学校、东华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以及我校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推进路径和实践经验。
校党委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在致辞中强调,要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注重把思政教育“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效融合起来,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东华大学与金山区漕泾镇的合作为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有益示范,未来在县域层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将是重要的选择,要进一步把县域资源优势和教育统筹优势有机结合,不断形成和完善政府主推、专家主导、学校主动的三位一体建设机制。
金山区漕泾镇党委书记王咏梅介绍漕泾镇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做法。她表示,漕泾镇与东华大学共同打造“大思政课”建设实践基地,有助于强化资源协同,构建全域贯通的实践育人载体。漕泾镇将继续推动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锻造梯次衔接的青年赋能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共育的长效机制。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周增为对东华大学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有效推进、积极作为给予肯定。她指出,当前学校教育面临变革,思考和探索如何重构教育资源和形态成为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不仅提升教育质量,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全面成长。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有更加深入的改革举措。
松江区教育局副局长朱永介绍松江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践。他指出,松江区作为“三全育人”示范城区和“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通过课程建设、协同育人的一体化机制探索、强化思政课教师的专业保障,着力推进“三全育人”构建开放融合的“大思政课”新形态。
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实地考察漕泾镇水库村思政实践教学基地。此前,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团队深入挖掘漕泾镇在乡村治理、生态保护、产业升级等方面的生动实践,精心设计并推出《“点绿成金”:漕泾乡村振兴的生态智慧与现代化交响》《全过程人民民主激活乡村治理“泾”钥匙》等8节特色思政实践课。当日,与会专家沿着水库中心河、中草药科普园、湿地公园、太和水基地等实践教学点位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教学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多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地联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此次研讨会再次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搭建了交流平台,深化了思政教育改革在实践中的发展。
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