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锐步、卡帕、李宁、真维斯等国内外著名品牌的运动服装上,你会发现一种名为“Cooldry”的纤维标识吊牌,这类运动服采用的新型纤维面料,是东华大学王华平教授领衔科研团队研制出的新型高导湿纤维,“高导湿涤纶纤维制备关键技术及制品一条龙”项目近日荣获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毛细”效应优化“神奇”纤维
人处于运动状态时,排汗量增大,衣服粘在身上既闷又不舒服。普通的棉质衣服吸汗但是不排汗,衣服容易粘在身上;有些运动面料透气性好,但是只排湿气不排汗。如何找到一种新型纤维面料,既吸汗又能排汗,王华平教授从1997年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
把几根内径不同的细玻璃管插入水中,可以看到,管内的水面比容器里的水面高,管子的内径越小,里面的水面越高,这就是毛细现象。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织物的吸湿排汗上,王华平教授带着课题组运用不同规格和形状的纤维反复模拟试验,制定出毛细效应的优化方案。理论上找到了排汗纤维,可是实际操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平均直径10微米的导湿纤维如何稳定地批量生产?高导湿纤维的质感如何改善?王华平教授带领的课题组首次提出流场因子理论设计异形喷丝板的新方法,找到定点厂家改造纤维成型设备,并且对纤维进行生态处理,在每根纤维外面涂层,改善织物质感,使织物没有了刺氧感。目前,这套高导湿纤维技术已经申请了17项国家专利,有9项获得授权。
让“中国吊牌”家喻户晓
“技术有了,产品有了,还得有自己的品牌。”王华平教授告诉记者,东华大学和福建海天轻纺集团成立了东华海天公司,研发高导湿纤维系列产品,打造名为“Cooldry”的纤维品牌,让产品走向市场。依靠自主品牌开拓市场,通过竞争和沟通,不断完善面料品种,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现在,“Cooldry”纤维产品已经成为国内同类产品中品种结构最全的。
现在的服装面料讲究动态概念,运动的时候需要吸湿排汗,平时穿着又要有良好的触感,运动服100%采用高导湿纤维产品,而当一些厂商提出把高导湿纤维运用于休闲服时,科研人员就研制出一种复合面料,内侧为高导湿纤维,外侧为精梳棉,吸湿保暖又舒适亲和,符合休闲服的面料要求。各地各行业服装标准不同,欧盟、美国、日本,各国都有自己的标准,科研人员就针对不同标准设计不同的面料品种,打开市场销路。
王教授介绍,中国生产出口一件西服,国内只能占有两到三成的利润,这是因为中国服装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出口商品以中低档为主,缺乏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也大大制约了出口服装品质的提升。据有关人士测算,美国出口给中国一架波音飞机,中国就得出口上百万套的服装,才能维持两国贸易平衡。这种说法在反映中国出口商品整体缺乏技术含量的同时,也映射出中国出口服装缺乏品牌附加值,单位价值太低的缺憾。东华海天打造的“Cooldry”纤维产品,正是要通过发展中国自主的纤维品牌,提升纺织产品的附加值。美国杜邦公司的“莱卡”纤维品牌家喻户晓,而现在,在国内外几十种品牌服装上,在世界杯、奥运会等重要赛事的指定队服上,在远销日本、美国、欧洲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出口服装上,都能见到“Cooldry”的纤维标识吊牌,神奇的“中国纤维”挂上了响亮的“中国吊牌”。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08年2月22日 第一版 记者 汪炜)
Contact Us
67792129
67792127
67792126
6779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