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长徐明稚出席报告会并作重要讲话。他代表学校党政向默默耕耘在一线的师德楷模们表示感谢。并表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弘扬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教师的职责,首先应该是教会学生做人,然后才是教会学生做学问。“经师易遇,仁师难求”,一个学校最能影响学生的不是行政干部,而是学者、是老师。导师高尚的道德品质、崇高的学术追求将感染影响学生,并形成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浸润,并升华为一种品质,成为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这种力量就是“文化的力量”。他指出,有些导师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较高成就,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的精神,“积极向上”就是用光明的眼睛看世界,相信社会在不断进步,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爱校荣校”就是把学校当成心灵的归属地,拥有以校为家的情怀;“崇尚学术”就是在学术上有崇高的追求,以学术为荣;“追求卓越”就是心中有一盏不灭的灯,始终向前,只求最好;“敬业奉献”就是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界,甘于奉献。他指出,实行以导师为主体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后,导师的责任将更加重大。他希望全校研究生导师能以报告会上学生讲述的好导师为榜样,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材。

    纺织学院研究生导师于伟东、信息学院研究生导师丁永生、材料学院研究生导师王依民、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曾培峰现场收到学生表达谢意的鲜花。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人事处、校友会、校团委和学生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部分研究生导师、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研究生辅导员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报告会。会上,研究生还为现场师生表演了《飞来的花瓣》小合唱和《园丁之歌》朗诵,展现出东华研究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今年,我校研究生自发将6月5日确定为“感恩导师日”,在本次好导师感恩报告会举办当天,化工生物学院、材料学院、人文学院、外语学院、信息学院和计算机学院等学院也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感恩导师系列活动。一张写满祝福的贺卡,一条充满感恩的短信,一份感谢师恩的真情,一条祝福导师的横幅……夏日校园里充满着感恩导师的氛围。

视频: 摄影: 撰写: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