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文明成果辐射
光明日报等:听东华大学亲历者讲述抗美援朝无法忘记的血色记忆

编者按: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我们党和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10月23日,值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亲历者、东华大学离休干部吴焜华、董平峰深情追忆,以致敬那一群最“可爱的人”、致敬那一场伟大胜利,多家媒体报道转载了相关回忆记录。

听亲历者讲述抗美援朝无法忘记的血色记忆

光明日报客户端 孟歆迪 彭这华 10-23 18:45:26

70年前,为了保卫和平、反抗侵略,我们党和政府毅然做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旗帜,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巨大贡献。今天是10月23日,值此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抗美援朝亲历者、东华大学离休干部吴焜华、董平峰深情追忆,以致敬那一群最“可爱的人”、致敬那一场伟大胜利。

吴焜华曾任中国人民空军开源105部队抗美援朝战场翻译。提起那段经历,他最难忘的是一次死里逃生的往事。

在抗美援朝期间,他曾被派到朝鲜空军前方的观察哨工作。他所在的观察哨在朝鲜新义州以北的一个农村。指挥台设在一个防空洞里,24小时轮番值勤。有一个傍晚,他和战友出车执行任务,车子行驶在三级公路上,按规定夜间行车,除一级公路外,是不允许开车灯的。他们因赶任务,而路又不好走,所以司机大胆开了车灯,想侥幸赶路。不巧正好碰上过路敌机,俯冲下来,“轰、轰、轰”,三枚轻型炸弹落在汽车前面,车上人都惊呆了,马上跳下车子,躲到田埂里,其实,炸着了就送命,炸不着就没事,飞机早就不知去向了。这一件死里逃生的往事,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董平峰则永远铭记着血洒长天的英雄战友们。

1950年8月,他从空军第三航校分配到上海空军混合第4旅第11团任机械师。他难忘的是他亲历的解放大小和岛战役,那是抗美援朝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第一次多机种配合作战。大小和岛位于鸭绿江口外70公里的西海面上,是美军的一个前哨阵地,该岛驻敌500余人,利用功率强大的雷达,日夜搜集我军情报,轰炸我东北城镇和交通线,对我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中朝联军总部决定“拔”掉它。

1951年11月30日,由志愿军八师高月明大队9机和空二师四团徐怀棠、钱焕章大队16机完成了袭炸任务,配合地面部队胜利登陆,解放了大小和岛。

当时敌机30多架,整个朝鲜西海上空机声隆隆,炮声轰鸣,火光闪闪。右僚机驾驶员毕武斌是共青团员,他架着着火的战机,没有执行让他紧急跳伞的命令,坚持飞到目标上空,带着炸弹,像一条火龙投向敌巢,大和岛上掀起了冲天巨浪,毕武斌在烈火中永生;四团副大队长王天保这个十几岁参加革命的红小鬼,驾着低速度的拉—11战机冲向敌机喷气式F-86,敌机转弯他转弯,敌机上升他咬尾巴,一举击落击伤敌机4架,创造了活塞式打喷气式的范例……

“这次战斗,尽管惨烈,却解放了大小和岛,拔掉了敌人的毒牙。抚今追昔,感慨万千!虽然70年过去了,但对于血洒长天的毕武斌、周宗汉、何岳新、于长嵩等英雄战友,我都无法忘怀。”董平峰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孟歆迪通讯员彭这华整理)

文章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e219fa30f4354fc5b871a137dce68cfa?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 

20201023“听东华大学亲历者讲述抗美援朝无法忘记的血色记忆”媒体报道汇编.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