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促发展,共绘同“新”“园”——镜月公司党支部与长宁区新泾镇开展“双融互促”活动

我校产业联合党总支镜月公司党支部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作为“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围绕中心工作面向全体党员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学习、讨论与知识自测;通过党建联建走出校园,走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区所在新泾镇,在感悟城镇发展变迁中开展主题教育,以党建引领促校镇联动,积极探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互促”的结合路径。

9月22日,产业联合党总支镜月公司党支部以“党建促发展,共绘同‘新’‘园’”为主题,在新泾镇阅空间和金融园开展了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新泾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金卫峰,党委副书记张晓磊,我校产业联合党总支书记刘春雁,镜月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俊等双方党政负责同志及相关党员出席了参观交流与共建座谈活动。

                                共享“四史”教育资源,丰富党建主题教育内容形式

在新泾镇阅空间,镜月公司党支部党员们观看了“今日新泾”城市化建设摄影主题展,从近百张新泾镇居民拍摄的精美照片中感悟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与变化。二楼新泾镇发展史陈列馆,墙壁以水墨勾勒出的壮美山色为底色,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新泾镇的发展脉络,从绿色社区、魅力社区、和谐社区中感受新泾的风采和活力。在展厅中央,展示一幅长3米的“新泾镇史图”,诉说着新泾的历史。

(观看“今日新泾”城市化建设摄影主题展)

张晓磊与党员同志交流时谈到,新泾镇党委在“四史”学习教育中通过不断深化党员学习教育品牌“初心说”,建立起“说初心之声、说使命之力、说精神之义”的三大核心理念,开展“提质赋能”三项举措;努力传承以江南文化为底蕴的田野文化作为讲“四史”、讲镇史的重要依归,从而实现以文化凝聚人、以历史激励人。

(参观“新泾阅空间”)

刘春雁表示,东华大学有专业化师资团队,双方可围绕改革开放、爱国主义教育,建立理论能人、“四史”名人、社区达人组成讲师团师资库,共享“四史”教育资源;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党建联建,就园区建设、成果转化等方面建立区域化党建平台,实现党建与服务学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共促大学科技园区建设,紧跟时代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金钟路园区隶属长宁区新泾镇,2006年园区(上海虹桥东华纺织科技园)正式开园,由东华大学与长宁区政府共建,旨在发挥我校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及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区位、政策优势,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企业孵化,吸引总部型纺织服装企业与优质科技企业入驻。

(共建交流座谈会)

金卫峰与李俊在共建座谈交流中表示,双方有意愿共同携手,根据时代要求、企业需求,在优化园区产业结构、提升园区治理水平方面上下联动、形成合力,进一步提升区域营商环境,落实和服务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部署,实现东华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质量发展。

                           共建基层党建服务平台,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水平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记录了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立足“两个大局”、推进“两个革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生动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中,习近平总书记谈到,“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有担当作为”,要“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通过党建共建,新泾镇党委与镜月公司党支部还将坚持项目创新,注重互联互动,积极搭建区域化党建平台,通过完善人才联系服务机制,发挥资源共享优势,加强志愿服务建设等,在服务新一轮改革开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以及上海“四大品牌”、“五个中心”建设中打造新业态党建样本,发挥全体党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共同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同心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