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等]创新停步,传统文化在上海高校"火"了

 [上海教育等]创新停步,传统文化在上海高校"火"了

 近年来,上海各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贯穿育人全过程,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方面取得可喜成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不仅赋予大学生深厚的人文素养,也让高校孕育出独特的精神气质。

 东华:

 文化在行走中传承

 将学习空间由教室拓展至校外,将学习内容由书本延伸到社会。每年暑期,东华大学都会组织各学院的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出校园,奔赴全国各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其中,对传统文化的探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成为“行走的课堂”中深受师生关注的内容。

 “实践团”库车小分队在工厂调研

 今年暑期“行走的课堂”大军中,有一支名为“小脚丫筑梦实践团”的队伍在江西抚州调研当地戏曲文化。这支队伍由人文学院传播系的大学生组成,六年多时间来,已经奔赴安徽、湖北、四川、内蒙古等全国7个省份和自治区,针对黄梅戏曲文化、八极拳武术文化、羌秀文化、阿拉善蒙古长调等展开调研实践活动,访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余人,采访居民1000余人,形成调研报告、创新项目、课题论文等成果30余万字。

 实践团在江西省戏剧资源研究中心开展专家访谈

 学校还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展“锦绣丝路”专项社会实践活动,以传统纺织服饰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聚焦纺织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对丝绸、蜀锦、汉服、云锦等纺织服饰文化开展研究,挖掘优秀传统纺织服饰文化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来源: 新闻晨报  2018年11月21日  记者: 杨 虹)


(上海教育、新闻晨报等媒体同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