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学校结合学生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了辅导员的岗位职责,使广大辅导员对于自己的角色定位、岗位职责、素质要求、工作内容有了清楚的认识。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学院辅导员整体考核和辅导员个体考核。坚持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过程考核与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辅导员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实绩,制定了学院学生工作考核指标目录、辅导员个体考核表和学生网上评教系统,建立了职能部门、学院党总支、辅导员、学生多层面多方位的辅导员考评体系。
2.严格考核,注重工作实绩。校学生工作部门通过专门组建辅导员考评小组,深入各院系聆听一线辅导员老师的心声,对院系辅导员考核和评估进行指导,探索实现学生工作考核与人事考核无缝对接。学校根据重点工作重点推进的原则,设立重点工作单项考核制度。通过考核来检验辅导员的工作实绩,并根据考核结果,评选校优秀思政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而且将考核结果与工作津贴、岗位聘任及奖励等挂钩,充分发挥了考核对辅导员履职情况的鉴定、激励和导向作用。
3.强化激励,增强队伍动力。我校设立了多项奖励基金,通过每年的评奖评优,用于对优秀辅导员群体及个人进行表彰;通过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吸引部分辅导员向专家化发展。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辅导员开展培训、思政工作研究及奖励,为思政教育工作者单列了“校优秀思政工作者”、“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校帮困育人先进个人”等三个校级荣誉称号,设立了“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校帮困助学先进集体”、“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三个校级集体荣誉。为了进一步宣传和表彰辅导员典型,发挥典型的激励和示范作用,2012年启动“东华大学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每两年评选一次,截止到2014年12月31日,共评选出10位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完善的考核激励体系促进了学校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广大学生对辅导员工作的满意度也日益提升。近三年,学生对辅导员的总体评价优良率均在9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