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选聘、合理配备,优化辅导员队伍结构

1.严格选拔专职辅导员。为了保证专职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每年根据岗位定编数,严格按照“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选拔实施办法”面向校内外,从优秀应届硕士和博士毕业生中选拔专职辅导员。学校建立专职辅导员职业准入制度,规定专职辅导员选聘必须具备硕士及以上学历,系中共正式党员,有较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曾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且工作能力突出等基本要求。在未来的五年内,我们还将进一步提高博士招聘比例。学校成立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专家委员会,采取笔试、口试、情景模拟等多种选拔方式,在初审、复审、实景测评等基础上由专家委员会对新进专职辅导员人选进行综合评审,并对学校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严把入口关。

2.设立“助理专职辅导员”。我校自2010年开始从本校直研或考取研究生及在读研究生中选拔助理专职辅导员,并专门制定了“助理专职辅导员实施办法”,对助理专职辅导员的选拔、岗位要求和职责、工作量和考核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从而有效推进。学校规定助理专职辅导员承担3-4个自然班级和一定量的专项模块工作,并给予每月2000元的工作津贴及电话补贴。目前,我校12个学院都有优秀研究生担任“助理专职辅导员”。此项目一方面让学生在工作和实践中增长才干,提升能力,建设了一支品学兼优、德才兼备、领导力强的优秀学生队伍,另一方面也进一步优化了辅导员队伍结构,形成了多层级、有梯度的辅导员队伍体系。

3.择优选聘兼职辅导员。我校积极从优秀的在读研究生、专任教师、机关队伍中选拔担任兼职辅导员,并规定青年教师都要有担任辅导员等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二年的经历,在全校营造了全员育人氛围。在兼职辅导员选拔中出现了机关正处级干部、博导教授主动担任兼职辅导员和班主任的生动事例。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学科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王依民教授主动承担了材料0801班班主任。化工生物学院的生物材料专业聘请了同方向的教授以及副教授担任兼职辅导员。

4.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学校不断探索“专兼结合,结构多样”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并严格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及《中共上海市委办公厅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上海辅导员队伍工作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沪委办发〔2006〕35)等文件要求,配足配强辅导员队伍。截止2014年12月31日,学校有专职辅导员84人(满编90人,因有6人在2014年6月-12月期间调离辅导员工作岗位),兼职辅导员,包括助理专职辅导员共计150人,按照兼职辅导员的人数折算为专职的2/3,学校本科生专职辅导员的配备比为1:101,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的配备比为1:127。

5.矩阵式布局专职辅导员。学校根据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内容,设置学生党建、团建、职业发展指导、心理咨询辅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助育人、学生事务管理等相应的工作模块。要求每名专职辅导员在带班的同时也要相应地承担一定量的模块工作。并要求各学院以人为本,在充分考虑专职辅导员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专长的基础上,合理配备专职辅导员的工作模块和任务,做到发挥其长,学有所用。通过模块化的工作设置,引导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提升专业化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