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规划、完善制度,保障辅导员队伍发展

我校有着一贯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优良传统,自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着力建设一支专兼配备合理、学历结构优化、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的辅导员队伍。经过多年努力,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良好成效,一是辅导员队伍的规模和质量得到有效保障;二是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结构得到优化,高级职称和行政职级晋升得到均衡提升;三是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四是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素养上了新台阶;五是辅导员队伍的职业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1.党委高度重视,将辅导员队伍建设落到实处。学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特别是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央16号文件)和《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下发后,学校深入贯彻落实文件精神,提出“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和成才”的办学理念,把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作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在组织上关心,经费上保证,措施上落实。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每年召开专题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关问题;党委书记多次组织专兼职辅导员召开座谈会,听取建议,切实关心辅导员队伍的成长发展。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题会议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会年会,邀请校党委书记以及其他校领导和各学院总支书记出席,隆重表彰优秀的辅导员个人和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宣传典型,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目前已开展二十三届。

2.顶层设计,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发展思路。学校在总结“十一五”期间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十二五”期间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并把该工作纳入到学校德育“十二五”规划之中,以此进一步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学校明确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致力于在“高进、严管、精育、优出”四个关键环节上构建长效机制,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培养力度,建设一支专兼配备合理、学历结构优化、知识结构互补、年龄结构合理的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思路。确立了“养用结合,合理流动,相对稳定”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基本原则,明确要以专业化培养目标、科学化培养方式,帮助辅导员设计发展规划,为辅导员发展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土壤;同时,以人为本,根据辅导员年龄、学历、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个人专长,合理配备工作模块和任务,做到发挥其长,学有所用。明确将专职辅导员队伍作为学校党政后备干部培养和选拔的重要来源,积极为辅导员学位提升、转岗交流至党政管理岗位、向外选派输送等渠道的分流创造条件,同时鼓励适合并愿意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员走职业化道路,将其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骨干,进一步搭建培养平台。

3.健全制度体系,推进辅导员队伍规范化建设。学校先后制定或修订了《东华大学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十六号文件的意见》(东华委字〔2004〕38号)、《东华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华委字〔2007〕19号)、《东华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职务聘任实施细则》(东华人〔2007〕30号)、《东华大学辅导员考核办法》(东华学〔2008〕7号)、《东华大学“助理专职辅导员”选拔实施办法》、《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选拔实施办法》等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对辅导员的选拔、培养、发展、考核、待遇及工作职责进行了明确的规定,畅通了辅导员评聘思想政治教育教师专业技术高级职务的渠道,落实了技术职务与行政职级并行的“双重身份、双线晋升”,促进了辅导员的成长发展。2013-2014学年,为准确把握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进一步促进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组织开展了“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专项调研,形成《东华大学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研报告》,并在广泛借鉴国内高校有益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东华委字〔2014〕19号)以及《东华大学学院学生工作考核办法》(东华学[2014]5号),强化了辅导员队伍的双线晋升、双重待遇,落实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的举措,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纵深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