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家谈】王朝晖:与时俱进开展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
目前,国内许多艺术类院校,在课程教学要求、教学考核、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制度不健全或不合理现象,我们中日合作服装设计专业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规范细化课程要求在国外,统一规范教学课程内容,已成为教学中的一个基本要求,但国内一直对此不够重视。尽管目前我们也有教学大纲,但内容过于简单,不同的老师在上同一门课程时会讲授迥然不同的内容。这一现状不合国际教学规则和惯例。在我们与日本文化服装学院开展合作培养学生时,合作双方对课程大纲提出了严格要求,我们任课老师每学期上课前都会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另外,同一年级的老师实行集体备课,进一步细化和统一包括参考书目、阅读材料、阅读材料、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课程作业、考核方式、评分标准等在内的课程内容和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一致性。 实行全程式多样化考核目前不少大学课程的考核模式较单一,学生成绩大多取决于期末考试。这样,学生可能因为临场发挥不好而影响成绩,难以真实反映一个学生的水平。而且,这种考核模式还存在诸多负面效应: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仅凭一次考试,不仅容易让学生形成期末“突击式”学习复习的习惯,而且更为严重的是,会让学生过多关注期末应考,忽略平时学习,甚至有学生不惜“铤而走险”用作弊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可以说,实行单一考核模式,既无助于学生扎实掌握知识,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鉴于此,中日合作服装艺术设计专业引入全程式多样化的考核。除了期末考试,我们加强了对平时作业成绩的评定,每一个课程作业都要由教研室的老师集体评分,然后在教研室组织的教学会议上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进而寻找解决办法。 推行带教制度中日合作服装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服装造型学”教学集设计、结构和工艺课程为一体,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管齐下。为保证教学和考核的顺利实施,并且不给任课老师增加过多工作量,我们实行全面的带教制度:聘请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作为带教老师,协助主讲教师对学生进行辅导,同时配合主讲教师实施各项课程考核工作。带教老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弥补了年轻主讲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进一步保证了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