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增添时代内涵、凝聚正能量

习近平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融入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高校精神文明建设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深入持久地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精髓,增强师生文化自信、价值观自信,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涵养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源泉。

(一)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围绕“转变工作作风、突破瓶颈障碍、推动内涵发展”主题,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紧抓住解决干部思想作风问题这一重点,坚持不偏、不虚、不走过场,把解决“四风”问题与推动学校中心工作相结合,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深化校院两级管理相结合,与破解学校发展瓶颈问题相结合。在主要做法上,坚持以理论武装为基础,将学习教育、查找解决问题贯彻始终;将听取师生意见与改进作风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全面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教育实践活动不仅让全校领导干部经受了一次深刻教育,进一步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且聚焦解决师生关注问题,回应了师生需求,力求实效。

(二)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实践养成,增强培育践行活动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1.深化主题教育和情境教育,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学校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活动,注重典型示范,强化文化熏陶。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增强价值认同。成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青年预备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支部书记培训,开设“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优秀大学生党员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让师生在感悟价值理念的同时,实现情感认同;以情境教育为重点,强化价值践行。依托“阳光服务队”等品牌实践活动,培育学生鉴别与弘扬“真善美”的品行和能力。“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获“全国优秀志愿服务项目二等奖”,“超坚强爱心接力团队”入选“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2.立体化驱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行为。精神驱动方面:建设“国旗班”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载体,着力培养在思想政治上成熟的青年学子。文化驱动方面:通过学生年度人物评选、经纬韵科技文化节等活动,营造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网络驱动方面:在易班网开设“天下大事”专栏,开展“党史校史知识知多少”“青春励志故事征集”等线上主题教育活动;创新驱动方面:开辟“图书馆咖啡吧”“快递驿站”等创业实训项目,为大学生实现梦想搭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