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志愿,爱在暑托——我校大学生志愿者赴长宁区参与2014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爱心暑托班”公益服务

为缓解小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团市委、市文明办、市教委、市妇联、市学联、市慈善基金会等单位于今年暑期在全市建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为小学生提供暑期看护服务,该项目已列入2014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我校团委积极组织相关学院参与此项重点工作,与长宁团区委紧密对接,共计招募本科生、研究生志愿者120名,分赴长宁区新华街道、江苏街道、天山街道等6个街道开展公益服务。


首期课程于77日至725日开展,我校管理学院、理学院的54名志愿者在长宁区11个教学点参与“爱心暑托班”项目,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为假期中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欢乐。


在常规教学方面,志愿者们督促和辅导小学生完成暑假作业,让孩子们能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会协调学习与娱乐。同时,志愿者们与社区教师一起开设陶艺、棋类游戏、生活常识、礼仪等特色课程,拓宽孩子们的知识面。


在信息沟通方面,志愿者们通过“爱心暑托班”学员成长手册以及与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将上课情况及时向家长反馈,保质保量地开展实践活动。校团委与长宁团区委、各服务点保持密切联系,及时跟进暑托班运行状况,了解志愿者工作动态,及时为志愿者送去关心和慰问。


在健康安全方面,为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志愿者都会要求他们填写健康状况。在饮食上,各教学点都会准备营养餐和点心,由志愿者安排学生就餐。志愿者时刻将安全问题放在心上,及时反应和解决各种突发状况,用心为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保驾护航。


在特色课程方面,为丰富“爱心暑托班”课程内容,我校志愿者们主动请缨,立足所学专业和成长经历开展特色课程。管理学院科学商店志愿者以《青少年理财课程》为特色开展,少儿“财商”启蒙;理学院13级硕士研究生志愿者以《趣味数学》为特色开展数学文化启蒙课程,发现和培养“小小数学家”。此外,服装学院服饰搭配、人文学院沪语课程等也将在二期的“爱心暑托班”课程中开展。



爱心暑托,亦师亦友。我校大学生志愿者在“爱心暑托班”的日子里充实并快乐,“90后”的他们用青春担当,用爱心奉献、逐渐实现了与“00后”孩子们的有效沟通。课堂控制、课程主讲、课余沟通,让孩子们得到精心照顾的同时,志愿者自身也在成长。长宁团区委及所服务街道对我校志愿者的工作给予肯定,希望志愿者们能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在8月份的二期课程中再接再厉,用当代大学生的青春与责任,助力市政府实事项目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