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及李康文博士做客周周讲第144讲 为东华学子讲述“大学生非做不可的七件事”

 从成人到一个独立的成人,大学是一个关键期。在当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怎样有计划地管理自己的大学时间;面对信息化浪潮的冲击,如何学会将信息变为自己的知识,大学是否要恋爱,这一系列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10月24日晚6点,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一报告厅,由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周周讲”第144讲,邀请到来自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工作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女士以及来自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的核子工程博士李康文先生,给东华学子上了生动的一课,一起分享了他们对于“大学生非做不可的七件事”的理解。

      “你大学了没?”张怡筠女士用极富感染力的话语拉开了整场讲座的序幕。作为资深的心理学专家,张怡筠女士拥有丰富的演讲经验,她用独特的视角,以自己的大学生涯出发,总结出“大学生非做不可的七件事”,即“1.学习超有格调的翘课;2.积累活蹦乱跳的知识;3.打造宇宙无敌的情商;4.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5. 结交肝胆相照的死党;6.培养超有个性的魅力;7.拓展世界公民的视野。”
 


      在谈到“学习超有格调的翘课”时,张女士真正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拥有抉择的能力,而并非鼓励大学生翘课。张女士跟东华学子分享了关于她的一个学生“翘课”的故事,认为“决策力是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另外,“时间管理”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在这个需要对自己负责任的年龄,大学生应当学会对时间进行有规律的计划。当时间受到高科技的挑战,大学生应当学会拒绝依赖。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产品,给当代大学生带来了太多的焦虑感,严重扰乱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一定要学会掌控自己的生活。李康文博士则建议大家要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这样在同辈人里才会有超出别人的优势。

      谈到如何“积累活蹦乱跳的知识”,张女士的观点是要将每天获取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整理成个人的知识体系,信息才是有用处的。知识大爆炸时代,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要带有过多的功利性,要培养学习的兴趣。由于是情商研究方面的专家,张女士很看重一个人的情商。“成功的人拥有20%的知识+80%的情商”,因此大学生应当对自己有个比较正确的认识,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同时,要做一个乐观的人。要学会对自己进行心理暗示,不断提升自己的美学修养。通过与陌生人接触,锻炼自己的社会沟通技巧。她还跟东华学子分享了她的一首《乐观之歌》:“幸亏没有更糟,我最喜欢的是,我要利用这优势,做个乐观大师”,让同学们进一步掌握如何才能乐观开朗的诀窍。
 


      在大学“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是张女士提倡的。在她看来,这是一项心理任务,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更理解自我,养成真正爱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看懂别人。要具备足够的爱心,在自己能力可及的时候,给予别人关怀。“花有品质的时间与有品质的同学相处”,你的“死党”就是你无形的财富。张女士告诫大学生要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能力。穿衣打扮,“不穿贵的,只穿对的”,内在的气质永远比外在的装扮更能打动别人,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超有个性的魅力”。李康文先生劝诫大学生要每个月看一本时尚类杂志、一本工业设计书籍,体味美学带来的享受。在性格层面,他们一致认为“道歉是勇敢的,而暴力则是胆小的”。

      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学生代表为张博士和李博士献花。张怡筠女士及李康文先生的幽默与睿智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东华学子,讲座当中不时响起掌声,同学们纷纷表示,听完两位博士的演讲获益良多,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中,会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度过充实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