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松江张施民工子弟小学教室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小候鸟”们迎来了6位特殊的女老师,这些来自东华大学有心理辅导经验的女辅导员老师,不是来上课做讲座,而是带来了纯手工制作的发夹和造型可爱的书签……短暂的互动交流,留给这些在异乡城市里的孩子以心灵的温暖。有了心与心的交流,这些民工子弟小学的孩子们不再是这座繁华城市里的“小候鸟”。
“纯手工”发夹拉近师生距离
在现场,记者看到,这些手工做的发夹有多种款式,很受“小候鸟”的欢迎,很多女孩子刚刚拿到手,就兴致勃勃地别在头发上,一些孩子则饶有兴趣地“攀比”谁的发夹款式更时髦。这些看似简单的发夹其实并不“不简单”,信息学院的女辅导员郭姗告诉记者,送给“小候鸟”们的形式多样的发夹全部由女辅导员们纯手工制作。
尽管只有40个发夹,学工科出身的辅导员们却整整花了半个多月。“刚开始,大家订购了手工制作需要的丝带、钓鱼线、胶枪等原材料,由于没有任何经验,结果发现没有人会做,只好上网找图片一步步学着做。我们第一次花了一个下午才做出了两个发夹。”
做心理团队活动“抓手指”“乘公共汽车”时候,女辅导员们戴着和学生一样的发夹,学生们也非常配合。郭姗说这样做效果很好,容易拉近心理辅导老师和“小候鸟”们的距离。六年级三班的小甜甜刚开始显得有点害羞,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她变得很投入,她告诉记者,自己玩的非常开心,感觉老师们都很亲切,“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开心过了。”
小书签拥有“大功能”
除了给民工子弟小学的女同学带去了手工发夹,辅导员老师们还给男同学准备了特殊的小书签。这些小书签做成了男生们喜欢的小汽车和小飞机的形状,让男同学们爱不释手。
不仅如此,这些小书签还有着非凡的功能。女辅导员张雪琴老师花了半个钟头,一个个教会“小侯鸟”们怎么用这些可爱的书签。记者看到,这些书签也是手工制作,用硬纸板剪成飞机和汽车的形状,再涂上鲜艳的颜色。书签的正面写有辅导员老师勉励小学生的名言,也有老师们自己读书求学时的感悟。书签的背面则留有老师和东华大学学生代表的通信地址。
“通信地址非常重要,其实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和老师当面交流,哪怕是遇到了困难,如果换成写信的方式,学生就比较敢于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这对我们下一次进行心理辅导调整是非常重要的信息。”有着多年高校学生心理咨询经验的张雪琴老师说。
城市“小候鸟”心理问题亟需关注
辅导员心理咨询老师刘洁介绍说,“小候鸟”其实是城市里的留守儿童,他们虽然和父母住在一起,很多孩子父母经常到很晚下班,和孩子的交流非常少,有的孩子只有爸爸或者妈妈一方在上海打工,这些都会造成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心理问题。“我们应该对孩子的问题适时进行心理辅导。但是目前,很多民工子弟学校都迫切需要对这些学生们进行心理干预,但苦于没有这方面的教育资源。”
张施小学校长王国恒表示,目前民工子弟小学学生的团队心理辅导大多由高校的大学生承担,但大学生们普遍缺乏专业心理知识,辅导活动形式不够丰富,心理辅导时间也难以保证,因而很难达到预想效果。
据了解,东华大学信息学院已经和张施小学合作共建了爱心传递服务基地,由学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团队每隔两周来为“小候鸟”们做一次心理健康培训。心理辅导的范围将逐渐拓展到张施民工子弟小学的各个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