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的昨天和今天——全国优秀教师郁崇文教授带来本学期《锦绣中国》课程首讲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成为了今年最紧俏的商品。那么口罩生产供应链条上,哪一环节才是“卡脖子”环节?为何“一布难求”?这些问题让纺织这一传统行业逐渐进入大家视野。那么纺织的历史又是怎样?纺织行业与社会有着什么样的联系?新时代纺织行业朝着何处去?10月15日,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郁崇文教授为我们带来本学期《锦绣中国》课程首讲——《纺织的昨天和今天》。

 

围绕纺织的起源和发展、纺织品及其应用、纺织技术、新时代的纺织教育等内容,郁崇文给广大学子带来一堂“干货”满满的“大课”。在谈及纺织的起源和发展时,他指出,早在公元前5000年,世界文明发源地就有了纺织品生产,如非洲尼罗河流域的亚麻纺织品,我国黄河、长江流域的葛纺织品和丝绸纺织品等。而在45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人们就学会了养蚕,将它结成的蚕茧抽出细丝织成帛。从历史维度来看,纺织主要分为原始手工纺织时期、手工机器纺织时期、动力机器纺织时期和现代纺织技术时期。在现代社会,纺织品已成为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从保暖蔽体的作用逐渐向多用途、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作为新兴材料,其应用早已不局限于服饰中,化学纤维的诞生和发展使得纺织品更广泛地应用在建筑、医疗、航天等多个领域。特别是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教授团队将纺织技术运用于口罩的改良和升级之中,研发出新型一次性口罩垫片,让口罩实现三天一换,缓解了口罩生产压力。谈到纺织教育的使命。他表示,要突出知识的交互和融合,加大力度培养新时代纺织类人才。

 

在互动提问环节,郁崇文还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相关疑惑和问题。同学们纷纷表示,课程是自己对纺织的历史和前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