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人民网等]发挥高校专业优势 用“东华特色”助力首届进博会

  [人民网-上海频]发挥高校专业优势 用“东华特色”助力首届进博会

  “留学生校友助力家乡企业参展进博、‘中西合璧’的非遗文创、标识设计‘以人为本’、表演系‘00后’展会首秀……”11月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沪启幕,东华大学也迎来“进博时刻”,门类各异的“东华特色元素”纷纷亮相服务于盛会举办,吸引了世界目光。

  特色学科添“锦绣”

  “让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展现贸易投资领域的发展成就。”进博会不仅搭建起了国际贸易交流平台,还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而东华大学也以特色学科成果助力进博软硬件建设和推广。

  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国家会展中心,为3层建筑,总占地86万平方米,其室内展览面积4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含13个小展厅以及3个大展厅。如何让参观者在2800多家参展企业中迅速找到自己想去的展位,不会迷路,不会走冤枉路?展馆内外的引导标识就是关键!

  东华大学则发挥其设计学科优势,由机械工程学院陆金生教授领衔的师生团队,基于人的认知心理的标识导向系统设计研究成果,对囯家会展中心(上海)的标识导向系统进行优化和提高,改善参观者的观展体验。

  系统化改进进博标识导视系统

  项目组现场调研

  该项目历时三月有余,优化后的场馆标识,采用区域分色处理,达到信息顺序统一化、层次化、符号化,并对行人、车辆的行驶路线逐一分析,以确保各个信息节点的规范性、连续性。比如,把原来让大家最感迷惑的2H、W、E等英文缩写,全部改成2馆、西馆、东馆这样直截了当的中文,配套英文则保留全称,因为大部分人并没有意识到原来H是Hall的缩写。再比如,在会议室前加上几个人围绕桌子的图形,用公共图形符号这样的世界语言,让参观者一看就懂。

  在进博会的展览区现场,东华大学非遗研培成果——“贵州非遗抛花绣帽”格外抢眼。与以往的传统苗绣不同,这组融合了现代设计和贵州刺绣工艺的帽子,是来自东华大学非遗研修班学员、苗绣传承人胡运和高级定制设计师沈婕的合作作品,更符合当下时尚审美、生活。

  参展进博的非遗研培成果先期在学校留学生中国文化节上展出

  “这图案看起来不是中国的,这个鸟是我们那里的,南美洲的巨嘴鸟。”“是的,因为这个帽子就是要出口的,我们是按照客户需求制作的。”“所以你们是在做订单,你们有做订单的能力嘛?”“当然!”一位南美商人对胡运的帽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希望去贵州当地的合作社看看,学习中国如何将传统工艺转化为现代商品的能力。“指尖经济”给贵州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小小的帽子能连接世界,东华大学的非遗研培成果已经多次走出国门,在米兰、英国、俄罗斯、斐济等国际时尚舞台上频频亮相。进博会开放了市场,彰显出中国自信。而文化自信则是植根于其中的深层力量,它表明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了。

  跨国英才搭“桥梁”

  本届进博会,上海共迎来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3000家参展商。这于拉美国家,是一扇“经贸之窗”——自去年起,中国先后同巴拿马、多米尼加和萨尔瓦多建交。而对这些国家的来沪留学生来说,进博会更意味着机遇。

  马克罗致力于中外交流工作

  “如果人们意识到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会有多大潜力,越来越多的机会就会出现。我的作用是用在东华大学企业管理专业学到的知识帮助萨尔瓦多进入中国的视野。”来自萨尔瓦多的东华大学留学生校友、昂闵(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马克罗,最近一直忙碌在萨尔瓦多相关机构参加进博会的洽谈会上。

  浦瑞妍在进博志愿者上岗宣誓仪式上

  同样热衷于中国文化,来自尼泊尔的浦瑞妍,选择成为一名进博会留学生志愿者。从小看着爸爸在尼泊尔从事纺织行业的她,现是东华大学纺织工程专业的大四留学生。于她而言,进博会是“无比宝贵的青春礼物”。“通过志愿服务,我能认识很多中国朋友,也能感受到中国瞬息万变的发展变化。我们国家的纺织品大多都是手工制作,我在东华大学学到很多纺织工程领域的高新技术,希望能把好的技术带回家乡。”

  同时,为承接本次进博会的功能溢出,将于11月9日举办的2018中国国际跨境电商发展高峰论坛,东华大学的王华教授,将以高校演讲嘉宾的角色,出席此次高峰论坛,共同探讨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推动中亚和非洲进口资源与国内优质合作伙伴的对接。

  学子专长注“活力”

  “这里是上海,梦开始的地方;我们都是,年轻的力量。” 沪上高校吹响了志愿服务的集结号, 5000余名志愿者意气风发,以青春建功进博会。“我愿做一颗齿轮,提供一份志愿力量。”这是新一代青年对志愿精神的诠释。亦如东华大学所发挥的作用,以专业特色服务展会举办。

  “每当想起自己志愿者的身份,每当想起自己能有幸用自己微薄的力量为进博会献出一份力,心中便充满了自豪与期待。” 来自东华大学志愿者汪好歌,服务于团市委的办公地点,负责物资配给工作,体味到团队协作之乐。

  东华学子志愿服务进博盛会

  本届进博会,东华大学派出志愿者208名。东华大学服装学院18级的23位“00后”表演班学生,还集体参加了“向前进博青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上岗宣誓、服装展示、主题歌发布仪式演出环节。

  时间紧、任务重,从第一次排练、录音到联排到现场仅用时一周,东华大学表演班的23位大一新生,大部分都是“00后”,他们用专业的精神和奉献的态度赢得了好评。班长郝文钦说:“虽然只是参与了一小个环节,就已经让我们体验到了志愿者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不仅能让我们开拓眼界,磨练专业技能,加强班级同学凝聚力和责任意识,更让全上海乃至全中国都能看到未来的进博志愿者风采和精气神。”

(来源:人民网-上海频道 2018年11月5日   记者:段然)


(人民网、中新社等媒体同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