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文化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画委员会委员路工教授走进周周讲第275期,为我校广大书法爱好者们作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交流讲座。本场讲座也拉开了我校“承千年精粹,扬时代弘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序幕。
路工是当代实力派书法家,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方面造诣颇深。讲座中,他先从自己的书法道路讲起,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他从事书法艺术55年的历程。他根据当今不少书法爱好者无法辨别市面上书法作品优劣以及不少所谓的“书法家”的“书法”如同江湖耍杂或者庸俗不堪的现象,提出了当今书法界“江湖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并开始深入解读讲座主题“走出书法江湖化的困局”。
路老师认为:书法就是使用毛笔按照美的规律和法度书写汉字的艺术。现在书法界公认的应当有这样几条标准:一是用毛笔。硬笔写字严格意义上说不是书法。因为毛笔的表现力非常丰富,而硬笔不行。二是写汉字,即以汉字为表现对象。汉字的各种笔画可以千变万化,而其他文字不行。三是要遵守法度。所谓法度,就是古人给我们流传下来的书写的规则、方法。这些规则和方法是由无数优秀的书法家的书法实践总结出来,经过千百年时间的检验流传下来的,是符合人的审美本性的、具有规律性的规则和方法。因此一定要很好的继承传统。四是要有创新。艺术就要创新,但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是在扎实的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不是随心所欲的乱来。
路工老师还在讲座中就书法的品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路老师认为要有两方面的准备:一是书法审美的准备。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经典的书法作品要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多看展览,尤其要多看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书展,此来训练书法审美的眼睛。二是文化素养的准备。一方面对中国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了解,另一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两点对于欣赏水平的深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路老师强调,有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才能够读懂中国书法。
关于如何练习书法,路老师告诉同学们,学习书法的途径其实很简单,只有两个字,那就是临帖,临摹古人流传下来的优秀碑帖。路老师指出,练习书法是一门苦功夫,临帖是没有窍门的,必须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原原本本、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尽量注意细节和细微之处。临帖的过程其实就是改变自己不良习惯的过程。就是把自己过去形成的不美的、不规范的书写习惯改变为美的、规范的习惯的过程。
讲座的互动环节,路老师对我校书法爱好者的作品进行了精彩点评,并耐心回答大家提问,使大家对书法知识有了全新的认识。讲座为我校书法爱好者创造了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同时也让大家领略了书法的特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