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大手拉小手,“爱心乐器”奏响山区儿童的音乐梦

悠扬的钢琴声从东华大学锦绣会堂传来,一场“大手拉小手”慈善钢琴会正在这里举行,7个平均年龄不到八岁的东华教职工子女、3位来自外语学院和纺织学院的大学生用他们卖力的钢琴演奏,为在座的师生献上这场特殊的慈善钢琴会,大手牵小手,用指尖的旋律传递爱心,学校将募集的“爱心乐器”捐献给对口扶贫的云南盐津县庙坝镇四所学校的山区儿童。

“这比我在任何一次大型钢琴比赛中演出都要紧张,因为我知道这场比赛背后承载着许多盐津小朋友的音乐梦!”参加此次钢琴会演出的东华大学艺术团学生郭笑研告诉记者,她也是一名受助大学生,六岁就开始学习钢琴的她也曾经因为家庭经济等原因被迫中途中断自己的音乐梦,暑假期间刚刚斩获国际双钢琴比赛青年组一等奖的她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我们无法选择每个人的出身环境,但是每个孩子都应该有追逐音乐梦想的权利,梦想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是的,梦想是要有的,追梦的道路上总是不乏拉你一把的好心人,共同参加演出的还有不少东华老师的孩子,不少家长表示,能够以这种慈善公益的方式让孩子们的钢琴演奏化作一份份爱心,让远在云南山区的小朋友也能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这种教会孩子爱与分享的方式非常有意义。

小小的音乐梦,对于远在2000多公里的云南盐津县庙坝镇的山区儿童来说也许真的是一种奢侈。“有了这些乐器,我终于可以给这里的孩子们上一节真真正正的音乐课啦!”作为云南省盐津县庙坝镇黄草小学唯一的音乐老师周璕告诉记者,得知东华大学慈善文化月活动将募集资金向盐津县捐献一批乐器,可把周老师乐坏了。她告诉记者,目前黄草小学几乎没有专业的乐器,仅有几个大鼓和小号,400多名学生,10个班级,教师人数不足20人,周璕也只能算是学校里面的“半个音乐老师”,因为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师资力量的薄弱,音乐教育专业出身的周老师平时还承担着语文教学的任务,而音乐器材的缺乏更是让小朋友们吹个笛子、弹个电子琴都成为一种奢望。像黄草小学这样的情况在盐津县庙坝镇并不少见,由于地处交通闭塞的大山深处,大山里的孩子们在音乐教育方面长期处于缺失的状态,这对他们的综合发展来说无疑是输在起跑线的一个短板。

作为此次慈善钢琴会活动的负责人、学生处副处长严军老师告诉记者:“此次慈善钢琴会拉开了今年东华大学慈善文化月的序幕,后续将开展慈善义卖拍卖会、慈善义工服务队队长论坛等系列活动。而通过此次钢琴会,学校为云南盐津县庙坝镇黄草小学、云南盐津县庙坝镇黄草社区妇女儿童之家等四所学校募集到了5架电子琴、口琴45只、芦笙10只、小鼓8只、三角铁26只、沙锤26只……这些‘爱心乐器’,将承载着东华师生的爱心和善心,传递到云南盐津,为当地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