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香港城市大学李喜根博士做客周周讲第148讲 科学解读媒体信息的影响力

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当今社会,如何看待媒体信息对大众人群的冲击,如何正确辨别信息的真伪,这是新闻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经常关注的话题。1124日晚6点,在松江校区图文信息中心第二报告厅,由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主办的周周讲第148讲,邀请到来自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的副教授李喜根博士,给东华学子做了一场精彩的讲座,科学地解读了媒体信息的影响力。

“媒体信息对你的影响有多大?”李喜根博士首先以转基因食品为例向大家讲解了媒体信息的影响力。他表示,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媒体信息的影响,因为信息传播会涉及到重要的社会问题,加上信息广泛的传播面,所以会逐渐形成一种社会舆论;同时,是人的不同背景和个性构成了媒体影响力的基础。他又以一项调查报告为例向大家阐明,要想科学地解读信息,就应当从不同方面考察信息的可信度。

在媒体影响力的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众多成果,李喜根博士向同学们讲解了一些理论知识。根据他的讲解,魔弹理论、普遍影响理论、选择性影响理论、强化理论、涵化理论以及第三者效果理论都是非常经典的研究媒体信息影响力的理论,这些研究对于我们科学地了解大众传媒影响力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李喜根博士表示,这些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科学解读媒体影响力的系统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研究项目来对这些理论进行补充与修正,从而产生我们对于媒体影响力的思考。传统媒体时代人们所面对的问题可能相对较少,新媒体条件下媒体信息的影响力呈现出了新的特征,而这背后藏着更为复杂的媒体效应,可能新浪微博上的一条普通信息比主流媒体造成的影响更大。但是,媒体信息的报道是有议程设置的,其中,媒体议程是指在新闻报道中通过对有关新闻的优置、篇幅、重复次数等方面的处理来突出新闻的显著性;而公众议程则是指公众因为某些新闻的突出和连续报道关于议程设置的思考与辩解。除此之外,李喜根博士还讲到沉默的螺旋理论,即少数意见的持有者会比多数意见的持有者怯于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的意见。然而,现如今,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环境,相互之间的不认识性使得匿名发表意见的风险降低了,于是,网络环境使人接触的信息多样化、人员复杂化、利害关系微小化。

在谈到媒体信息影响力研究的话题时,李喜根博士说,要回答诸如此类的问题,必须要先了解人们使用某种工具获取信息的频率,不同媒体传播信息的影响力是不同的,而传播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关系的学问。

最后,李喜根博士与大家进行了现场互动,同学们提问了所关心的一些问题,李博士一一回答了大家的疑惑,整场讲座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李喜根博士独到的见解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位东华学子,听完李博士的演讲,大家纷纷表示获益良多,更清楚地理解了媒体信息对于大众行为的深层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