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是一支以“服务他人、奉献社会、育己育人”为宗旨,以“为残疾人子女义务家教”和“为阳光之家智障人士奉献爱心”为主要助残形式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组建至今历时十四载,爱心的接力棒在一届届东华莘莘学子的手中传递,并取得累累硕果。
义务家教活动中,被辅导的残疾人子女学习成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很多学员跨入了高一级的学校深造,有的还进入了高等学校学习。阳光之家奉献爱心活动中,服务队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帮助智障人士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找到生活的信心,以乐观的态度,勇敢、坚强的面对生活。同时,志愿者服务队也开展和参与了诸如“手语推广”、“第五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志愿者服务”、“协助长宁区残联制作残联网页”、“上海市民‘蓝天’杯手语大赛”、松江区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志愿服务、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和2007年世界特殊奥运会执委会新闻宣传部联合在全市举办的“我与特奥”演讲比赛、2008年服务队在暑期开展了以“关注残障,你我同行,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学校评为优秀社会实践项目、 2007—2008年上海市残联举办的“智力助残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在党中央、上海市委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倡议下,在东华大学整体搬迁到松江以来,“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和松江区残联取得联系,将爱心火炬在松江大地点燃。
服务队规模也进一步扩大,“智力助残”松江校区的队员总人数达到了170余人。目前我们的志愿者为方松、岳阳街道的30多户残疾人家庭子女做义务家教;有60余名志愿者为中山、岳阳、永丰街道的阳光之家进行爱心活动。面对新的形势,服务队又积极深入松江的街道社区,在岳阳街道社区的人乐、民乐小区中为残障人士子女和社区居民子女开展英语角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口语交流活动来提高参与者的英语口语水平,在母亲节特别活动中,英语角的志愿者们辅导参与活动的同学使用英语为母亲制作贺卡,用英语给母亲送去最温暖的祝福。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提高了参与活动同学的素质修养,增进社区的和谐氛围。2008年9月服务队又积极组织了一批优秀志愿者,为松江区的阳光工场学员进行爱心活动,在活动中志愿者们与工厂学员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的生活增添喜悦与欢乐,特别是服务队开展的面具舞会、多媒体软件基础培训、简单英语口语培训等活动深受学员们的喜爱。服务队中的广大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努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自成立以来,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首肯,先后获得各种荣誉。
2002年5月获“上海市助残扶残先进集体”;
2003年获“上海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
2004年5月被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评为“长宁区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2004年12月,上海市残联副主席、上海市肢残人协会主席任运灿在东华大学第十届“智力助残”开学典礼上向志愿者服务队赠送锦旗,上书“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师德高、爱心助残九年如一硕果丰”;
2005年6月获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精神文明十佳好事(提名)奖;
2005年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2004学年度“智力助残”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2006年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2005学年度“智力助残”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2006年11月松江区中山街道智障人士“阳光之家”向志愿者赠送“关爱智障人士、献出自己爱心”锦旗;
2007年3月5日获“松江区第七届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2007年4月24日,获东华大学2006至2007年度五四表彰“五四青年标兵集体”荣誉称号。
2007年5月荣获上海市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颁发的“2002-2006年度上海市扶残助残先进集体”。
2007年9月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2006学年度“智力助残”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2008年7月服务队在暑期开展了以“关注残障,你我同行,构建和谐社区”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被学校评为优秀社会实践项目。
2008年9月东华大学“智力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的助残活动被评为东华大学年度“十佳好事”。
在2008年10月上海市残联举办的“智力助残与构建和谐社会”主题演讲比赛中取得了第二、第三名的成绩 。
2008年10月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2007学年度“智力助残”优秀集体的荣誉称号。
2009年10月荣获上海市肢残人协会颁发的“智力助残”特别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