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协会成立于1999年,以“青春激扬为环保,矢志不与求己任”为宗旨,创立“节能减排周”大型校园品牌活动,入选中华环保基金会发起的“环保支教项目”、“社区改造项目”,多次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湿地行者项目”、“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每年积极举办校级市级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20余项。获“上海市明星社团”、“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团中央“保护母亲河行动”全国三等奖,多名成员为上海市大学生环保联盟主席团成员。
二、工作目标与思路
东华大学绿手印环保协是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以关心和支持环保事业发展为己任的高校公益组织。围绕学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坚持“乐于助人,爱环保、爱奉献”的志愿服务精神,凝聚专业力量,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弘扬环保理念,从身边小事做起,向上向善,乐于奉献,为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传播绿色校园文化、推进环保事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实施方法与过程
1999年4月,“绿手印”成立之初只有十余人,很快学院组织环境相关专业教师加入协会技术指导老师团队,还设立了协会基层团支部。15年多以来,“绿手印”通过打造“节能减排周”大型校园品牌活动,参与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湿地行者项目”“地球一小时”等公益活动,逐渐赢得学校师生及周边社区“邻居”的好评。越来越多怀揣同一梦想的同学走到了一起,推动“绿手印”不断发展壮大,已培养环保志愿者2000余名,不少毕业的协会成员至今仍在环保领域默默奉献着。
近年来,绿手印环保协会不断加强内部建设,明确规章制度,打造社团品牌,赢得学校及周边社区居民好评。目前协会设5个部门,环保活动、环保类支教、志愿者管理、信息传播服务等分工明确。协会自成立以来修订5项管理办法,先后开展破冰活动、技能培训大会、动员大会120余次,培养环保志愿者2000余名,核心骨干成员150余名。协会多次获学校“优秀团支部”“特色团支部”称号,连续多年获评东华大学“十佳星级社团”“五星级社团”。
协会骨干、环境科学专业2011级学生吕晏锋说,“绿手印”是大学生环保公益社团,是根植于大学校园的志愿奉献团体,一切要从校园开始。每年4月协会“节能减排月系列活动”踏春而来,深受师生欢迎。通过发放宣传册、节能贴士、专业讲座,为学生提供环保服务。每年累计发放宣传册千余本、开展节能绿色环保讲座10余场。号召师生为学校节能减排和环保工作献策献力,携手共创低碳节约型校园。有些同学通过体验尝试,变得热心环保公益事业。2009级环境科学专业王小颖大一参加绿手印活动,短短两年从参与者变成策划实施者,逐渐成长为骨干成员。毕业后他仍活跃在环保事业前线,成为“绿手印人”的榜样。志愿者、环境工程专业2012级学生周星辰觉得,奉献是每个人都要有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来自我们肩负的责任,我们要带着这份责任,去学习、去生活、去创造一个绿色的未来。
协会定期开展“叶脉书签”“水果贺卡”“绿植领养”等活动。“叶脉书签”为自然体验活动,协会提供各种落叶,经过洗净、水煮、压干、上色等步骤,学生便可亲手制作出精美的叶脉书签,让参与者感受废物利用的乐趣,爱护自然;面对逐年锐增的纸质贺卡对资源造成的浪费,协会很早就萌生了水果贺卡的新理念,率先在校内开展圣诞节水果贺卡传递真情活动,受到师生欢迎;“绿植领养”活动,即环保志愿者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发放种子和盆栽,传递低碳环保理念,为大学生关注低碳环保提供载体。
协会对外的志愿活动紧密围绕水、气、声、渣等民生问题。比如早期开展的团中央保护母亲河活动,获全国三等奖。结合上海城市发展情况,开展世界水日“乐水行”系列活动,带领松江大学城其他六校、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多所高校,将工业区不合理排污现象及时记录反馈给当地政府和监测站。为呼吁人们关注气候变化,协会开展“绿色出行”系列活动,组织4000人次参加绿色出行。2014年,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学联、上海市大学生环保社团联盟发起,绿手印协会组织召开的上海市大学生节能减排研讨会在东华大学举行。期间,协会充分展现了在大学生环保领域的独特成果,由其发起的《大学生环保社团参与高校节能行动倡议书》得到了青年学子的热烈响应。
协会的环保志愿者们还把“净水实验室”搬到了社区,借助由环境学院提供的净水实验仪器,向居民现场演示污水的絮凝、过滤、氧化等一系列净化过程,通俗讲解其中的原理,普及目前水污染状况,唤起公众保护河流的意识。
为更好地推行“志愿环保”理念,绿手印环保协会积极开展环保支教活动。针对环保意识缺乏的小学及中学,定期定点为学生提供环境教育讲堂。目前已与上海第二实验小学、求知小学、上海仙霞高级中学展开长期合作,开展支教活动80余次。环保教案分门别类,如“绿色小超人”课等,为保证课程质量,志愿者们还让小学生们在教材相应位置画上自己绿色畅想,陪他们一块儿玩“垃圾分类环保飞行棋”。志愿者朱梦婷说,课后不少小学生还告诉她,回家后就把相关知识告诉父母,因为“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现在它变得太脏了,只有大家一起来收拾清理,才能让地球变干净”。
协会每年组建两2实践队伍,利用假期在上海及周边开展调研活动。曾赴长江中下游地区、苏州园林、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杭州西湖,足迹遍布十几大省市,得到上海市绿化局、上海市致远景观公司、上海新江湾地区,上海松江蓝桥社区、江中社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2013年,协会的青少年社区改造项目获得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提名支持。协会还先后获国家级实践奖项2次,上海市级表彰5次,撰写专业环保调研报告10余份,为多地环保局、环保事业单位提供相关材料。
四、工作成效与经验
经过十五年的不懈努力,协会先后荣获“上海市明星社团”“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称号,团中央“保护母亲河行动”全国三等奖,多名成员为上海市大学生环保联盟主席团成员。
作为大学生群体,绿手印环保协会紧密结合专业知识,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总结思考,反哺教学,提升活动内涵,通过优质环保项目,吸引更多有学之士加入环保阵营。注重将活动和服务重点小范围聚焦,关注项目可持续发展和积累效应,整合资源,以结果为导向,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推动校园乃至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经过几代“绿手印人”的付出,协会从原先的稚嫩到现在的初具规模,每一份荣誉和成果都凝聚着成员的心血与努力。如今,协会正怀着环保公益的理想,打造校园环保风景线,在环保事业中发出青春好声音,继续把环保理念及志愿服务精神播撒到校园内外的更多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