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志愿接力 感恩奉献 公益传承 东华学子积极开展主题活动践行雷锋精神


长期以来,东华学子坚持依托党团支部、社团、班级、阳光服务队等组织,集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今年3月学雷锋月,同学们在开展校内服务的基础上,更多地把奉献爱心的焦点聚集在服务社会上,大家纷纷走进敬老院、福利院、农民工子女小学、街道社区等处,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百姓生活,用实际行动彰显东华风采,传承并弘扬雷锋精神。


                                                                         感恩奉献,回馈社会

肖立才是理学院阳光服务队的队员,34日,他和他的队友们一同来到松江区仓桥文体广场的助学社,开展了“飞鸟助学伴你我”主题活动。大家细致地帮助小学生检查作业,耐心地为他们解答疑惑。肖立才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助学活动了,“在这里,能够丰富自己人生的价值,服务得很开心,做公益很快乐。”

信息学院阳光服务队则把爱心化作了一本本图书,开展了捐建“雷锋图书角”活动。师生们早早地来到东华附属实验学校,发出“一本旧书,一份真爱”爱心捐书倡议,号召孩子们与民工子弟学校的“小伙伴”们分享图书,得到了积极响应。活动开展三天就收到捐赠图书近700本,其中很多还是新书。师生们与东华附属实验学校把这些爱心书籍书籍送到松江陈春小学,温暖了民工子弟学校孩子们的心。


                             信息学院阳光服务队向东华附属实验学校捐赠图书

人文学院阳光服务队来的松江区九亭等阳光之家,与那里孩子开展“猜猜谁是领队人”等精心策划的联谊活动,文明礼仪培训、法律故事讲读等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管理学院阳光服务队则在延安路校区组织开展“寻找身边的雷锋”活动,让更多师生感受到雷锋精神的价值与意义。

据了解,阳光服务队成员多为受助经济困难学生。同学们表示,要努力尽可能回馈社会,为需要帮助的人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便民服务传递青春正能量

爱心活动中,志愿者把服务重点落在了“便民”二字上。校科学商店服装设计与咨询服务部的同学们来到上海国际体操中心志愿广场,开展科普志愿服务,耐心为居民解答服装搭配等问题。纺织学院华阳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同学们来到巴金故居,为每位游客用心介绍故居情况并维持游览秩序。6名人文学院服务小分队志愿者来在松江附幼保健院开展公共秩序维护等服务,提醒行人乘坐电梯注意安全,在门厅提供套伞套服务等。校团委还组织了“弘扬雷锋精神 传递志愿光芒”系列主题宣传活动,以展板、徽章等形式,生动再现了我校青年学子开展志愿服务的青春面貌。


东华大学科学商店服装设计与咨询服务部在为居民介绍服装搭配


东华大学校团委志愿者工作部组织开展“锋起我涌,向雷锋致敬”志愿活动

材料学院志愿者服务部的同学们则把便民服务聚焦于校园,他们利用周末时间帮助宿舍阿姨清理水房,打扫楼面,摆放自行车,向平日为宿舍管理付出辛劳的阿姨们送上了关怀和温暖,也为同学的宿舍生活带来了方便。“学习雷锋新精神,传递青春正能量”,志愿者们以雷锋精神为行动榜样,心手传递着校园正能量。计算机和信息学院志愿者则分别在上海科技馆、上海禁毒科普教育观、等地向市民道路安全准则、禁毒等公益知识宣传。机械学院智力助残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松江岳阳阳光之家与智障人士谈心,学习手语歌。

在这些形式多样的便民服务中,我校大学生志愿者们用自己脚踏实地的奉献行动,传递着饱含奉献与爱心的志愿精神和力量。


雷锋日的“活雷锋”

同学们不仅“学雷锋”,还努力“做雷锋”。雷锋日,环境学院研究生王文晶用简单朴实的行动为“活雷锋”提供了生动注解。当天下午,王文晶在虹桥机场乘坐出租车时,在车上意外发现了一个咖啡色斜挎包。经证实,是一位台胞不慎遗忘在出租车上的,包内除了2万多元人民币,还有包括“台胞证”在内的各种证件、银行卡等。王文晶当机立断前往松江大学城派出所,在出租车司机的见证下,把包和钱物如数交给民警。当失主韩先生从民警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财物时,激动地感叹在上海又见到了“活雷锋”。

雷锋精神没有时代界限,学雷锋也要长效开展。东华学子以志愿接力、感恩奉献、公益传承的姿态活跃在校园内外,传播雷锋精神、志愿精神,也向社会传递着带有东华特色的青春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