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评指标
  • 创建动态
  • 文明聚焦
  • 媒体东华
  • 校园文化
  • 志愿公益
  • 组织机构
[中国经济网]东华大学师生收听收看十八大闭幕式反响热烈

[中国经济网]东华大学师生收听收看十八大闭幕式反响热烈
    中国经济网上海11月14日讯(记者李治国)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东华大学师生满怀激情和喜悦,在松江和延安路校区通过多种形式收听收看了党的十八大闭幕式直播盛况,并组织了座谈交流。
    师生们感到十分振奋,反响热烈。大家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东华师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坚决维护中央权威,拥护中央决定。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观点、新概括、新举措,必将指引和鼓舞全国人民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还专门组织党员教师召开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学习座谈会,以“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党的十八大热点前瞻”为主题,集体解读十八大精神。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沙国华表示,作为学校文科人才培养和承担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殊教育单位,人文学院应在学习领会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起到率先表率作用。希望以学习十八大精神为契机,推动学院教育和学科发展,更好地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深化。
    人文学院廖大伟研究员认为,十八大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很有必要的,是国家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现。他还表示,目前中国是自推翻满清政权以来发展最好的时期,要让大学生们充分认识当前国家发展的形势,要有一种油然而生的幸福感和爱国情怀。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有历史责任的担当,要在学习中注重实践与创新。
    人文学院贺善侃教授详细解读了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10个亮点。东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部主任钱文华表示,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型政党建设,是基于对解放思想的理解和坚持,学习十八大精神,关键在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人文学院院长张怡表示,十八大报告让他感到了我们国家、我们党的自信,感到了党对发展道路和制度的自信,学习十八大精神,关键在于理解其精神实质,结合学院实际,创造性地贯彻落实。
    东华大学服装·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大学生文化志愿者赵思宇告诉记者,十八大是我们党的伟大盛会。她和同学们第一时间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及时收听收看了开幕式和闭幕式。她说,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一名大学生文化志愿者,她参加过世博会、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多次大型文化活动志愿服务,党的十八大更坚定了自己投身文化志愿服务的信念,也激发了传承民族文化与高校特色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赵思宇还告诉记者,她和文化志愿者同伴们将继续努力,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大学生应有的贡献。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12-11-14     记者 李治国     通讯员  邱登梅  孙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