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海宝一代”系列报道之二
海宝一代:勤于思考的态度 善于创新的一代
世博会闭幕那天,“小白菜”仍在一丝不苟地为游客服务。来源:夏云鹏/人民视线
在参与世博志愿者服务的同时,如何使得自身工作更加高效,“小白菜”们常为此苦苦思索,探寻答案。于是,无数创新思维迸发。
世博接近尾声的时候,晚上观博客流量越来越大。很多游客碰到这样一个问题,晚上一眼望去,不容易发现“小白菜”在什么地方,因为灯光照在“小白菜”衣服上,反射后不太容易分辨,找“小白菜”问讯不太方便,也不容易找到世博园出口位置。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一个由上海交大“白菜”“蓝莓”志愿者组成的临时发明团队应运而生。这些主要由该校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大二学生组成的志愿者们,自发研究出了“环保型”LED智能指引棒,为夜间观博的游客带来了极大便利。
世博会闭幕前一周,园区的游客们只要打开世博护照的最后一页,就会得到东华大学“小白菜”们敲上的一枚特别的世博告别印章。印章一经推出,立刻得到了园内游客的热捧。告别印章的主设计师是东华大学机械学院的学生熊永鑫,他同时也是2010上海世博会城市站点志愿者“心之花”激沥徽章、东华大学世博志愿者“蚕宝宝”激沥徽章的主设计师。熊永鑫感慨地说:“作为东华人,能为世博会志愿者事业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感到无比荣幸与自豪。”
令人欣喜的是,世博不仅拓宽了学子们的视野,更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除了将注意力集中于园区服务,很多“小白菜”还把经过创新点子带出园区,带到了遥远的西部。
有例为证。上海财经大学的大二学生王凌霄为援疆贡献了两个“金点子”:建议将日本馆“紫蚕导”的透光薄膜运用到喀什的新建商务楼等建筑外围上;建议借鉴世博园的污水处理技术,引用PVC合金超滤生物反应器解决喀什市吐曼河的污染问题。“世博园里很多创意给了我灵感。”王凌霄这句话发自肺腑。
不仅如此,上海财大的志愿者们还贡献了其他闪亮的“金点子”:“应用LED照明灯进行城市灯光建设”、“利用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技术提供有效供冷、供热”、“在喀什周边建立以居民区建设为主的卫星城市”……
用上海新闵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李晓茂的话来说:“世博会是‘海宝一代’经受锻炼的‘考验场’,也是他们创新思维的‘实践场’。”(洪卫林 刘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