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时政新闻,传播主流思想——计算机学院大学生党员时政新闻速递项目

发布者:莎日娜发布时间:2016-02-25

 


一、项目简介

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骨干力量,大学生党员是主流思想舆论传播的主体,然而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大学生党员中主流思想舆论传播引导的现状不容乐观。为了提升党员的理论水平,提高党员传播主流思想舆论的能力,计算机学院大学生党建中心通过“时政新闻速递”的方式,让党员们参与理论教育的过程,让理论知识覆盖学生生活学习区域,同时辅以线上交流讨论、线下专题学习,最后通过时政、党建理论知识“一站到底”的方式进行总结和检验,形成了理论知识学习-总结-展示-交流-竞赛-学习的良性循环,提高党员对理论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与认同度,提升党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使得学习形式更加多样,学习途径更加便利,学习成效更加突出。

二、主要做法

1、开辟“时政新闻速递”线上线下专栏,并由各个支部轮流承办。

“时政新闻速递”由计算机学院大学生党建中心进行组织策划,计算机学院各学生党支部轮流承办,每周承办的学生党支部需要讨论并整理出当周的时政新闻内容,主要包括当周的国内外主要时政新闻要点、校园重大新闻要点以及当周时政新闻要点中出现的专业词汇或“热词”并进行解读,然后整理成案张贴在学院楼大厅、辅导员办公室大厅设置“时政新闻速递”海报栏,覆盖学生学习、生活区域。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方便地进行阅读和学习。并在易班平台中的“计算机学院大学生党建中心”进行发布,吸引同学们思考并参与线上讨论。

2、开展线上讨论、线下学习,各个党组织学习内容丰富,形式自由。

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可就当周的时政新闻主题在易班线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进行热烈讨论。各个学生党支部、党章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开展专题组织生活会,学习近期时政新闻热点等。各支部学习的热点内容有“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国梦”、“中国东盟自贸区”等,线上讨论和线下学习有机结合,学习形式更加活泼,学习主题更加灵活,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学习理论知识的热情。

3、“一站到底”总结检验学习成果,形式新颖,奖项诱人,寓教于乐。

计算机学院大学生党建中心联合学院分团委承办每月一次的“时政新闻”一站到底竞赛,竞赛形式参照大学生中广受欢迎的“一站到底”栏目(江苏卫视),每期在各个学生支部选拔1名攻擂者和10名守擂者参加比赛,其他支部成员观赛,竞赛的内容以当月的时政新闻要点及出现的专业词汇或“热词”为主,辅以政治、经济事件或党章常识,竞赛形式比较活泼,竞赛过程极具戏剧性,竞赛奖品多为同学们日常所需的小礼品,对同学们有较大吸引力。

三、主要成效

1、由大学生党员承担时事整理和发布任务,激发党员形成自觉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增强党员的政治敏感性。

传统组织生活会的学习内容较为陈旧,学习资料较为统一,学生党员的参与度较低。而在“时政新闻速递”项目中,每一期的时政内容都由党员们负责整理和发布,这就促使党员们关注时事,了解时事,并学会分析时事,党员们整理的内容对党员而言更有吸引力,这就极大地提升了党员们的参与度,激发党员们形成自觉关注时事的好习惯,增强党员的政治敏感性。

2、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突破时空局限,使党建理论知识学习更具延展性。

从时政搜集、分析、整理,到时政发布、线上讨论,线下学习;从学生的学习环境到学生的生活环境,时政新闻随时可见,突破了党建理论学习的时空限制,党员们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丰富了党建理论的学习形式,学习方法更具延展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检验党员理论学习的有效性,扩大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

“一站到底”是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较受欢迎的一档电视节目,其寓教于乐,且每一位选手代表一种梦想奖品,与观众的期待相吻合,而竞赛过程常常具有戏剧性。而时政新闻速递项目借鉴了这些优点,开发出适合本项目的“一站到底”知识竞赛,通过“一站到底”的形式检验党员们对于时政新闻知识等学习的有效性。在选手选拔、活动宣传、现场竞赛等环节都吸引了同学们的关注,同学们会主动跟随选手一起思考、一起学习,形成了学习-总结-展示-交流-竞赛-学习的良性循环,扩大了主流思想舆论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