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育人 教学育人 科研育人 永葆党员先进性——化学纤维所党支部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者:莎日娜发布时间:2015-12-28

 

 

    一、投身思政育人,彰显党员先进性

化纤所党支部老党员以身作则,在做好科研的同时,主动投身思政育人工作。作为从教30年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导,王依民教授在花甲之年主动申请担任本科新生班主任,三年来,他的办公室成了学生们最乐意待的地方。为了学生,他甚至挤出时间学起了网游,用亲身体会引导学生走出网络的虚幻世界,并适时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承担上海市精品课程“高技术纤维”,“近代分析-X光衍射”,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申请和获得专利150余件。在繁忙的科研和教学外,他还善于研究和把握教育规律,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曾获2011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提名奖、2012年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13年东华大学优秀教学育人奖、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候选人、2014年上海市高教系统“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在王依民老师的带领下,研究所其他年轻教授也担任了博导班主任。

   二、刻苦精于科研,纤维研究特色鲜明

近年来在党员同志的带领下,化学纤维研究所全体成员刻苦钻研科研工作,充分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纤维研究为特色的科研方向,特色鲜明,成果丰硕。于俊荣、胡祖明等关于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与防护装备的研究成果成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强高模聚乙烯纤维及制品产业链的技术源头,产量占全球1/3,产品正式列装我军,并在“神舟”载人工程得到了应用。王华平等关于大容量聚酯熔体直纺与工程仿真、高效柔性差别化聚酯长丝技术开发的研究经济效益显著, 产品性能国际领先, 引领了全球千万吨级聚酯产业的科技进步。邵惠丽、张耀鹏等基于丝素蛋白的仿生及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制备了断裂伸长率远超天然蚕丝和天然蜘蛛丝的丝素蛋白纳米材料杂化纤维,取得较好效益。陈仕艳、王华平等生物纳米纤维素高效制备与生物应用研究通过菌种筛选、优化及开发薄膜透氧及连续增厚/连续收集技术的生物纳米纤维素万吨级生产技术。

   三、倾心投入工作,书写教书育人篇章

近年来,党支部赵炯心教授、王依民教授、李文刚副研究员、李建武工程师4人先后大病住院并动手术,但几位老师身体刚刚恢复,就来到学校继续工作,其敬业的精神让人敬佩。如赵炯心教授因骨折换了人工关节,但仍拄着拐杖来实验室指导学生。王依民教授去年体检得了早期癌症,他在手术期间不停地接待学生、指导学生论文,刚大手术后一周,他带伤去现场指导留学生毕业论文答辩,还夜以继日地修改论文,有时甚至深夜还在一字一句为学生改论文,他爱人几次急得哭了,说你这样怎么可能尽快养好伤呢,没办法只好求助同事帮忙劝阻王老师停止工作。王老师经常说:高性能纤维是体现一个国家实力、是强军强国的体现,别人有的我们有,别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虽然我不久要退休,但是我还应带领学生为企业服务,为高技术纤维赶超世界一流做出贡献。

四、科研育人硕果累累

在党支部带领下,化纤所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二等奖等。人才工程取得可喜成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上海市曙光学者2人、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人、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人、上海市晨光计划1人、励志计划1人。在王依民、赵炯心等老党员带领下,支部成员指导的学生还获得了挑战杯等多项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成果丰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