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荣瑜,入党近四十年,从事学校党务工作和学生思想工作三十年,长期在党委组织部和党校工作,爱岗敬业,重视岗位中学习,针对问题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多岗位、多角色条件,拓展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党建方法,推进工作创新,积累了较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锻炼提高了工作能力,取得了较好实际工作成绩和研究成果,为抓好干部选拔培养教育、基层组织建设、大学生党建工作贡献力量。
一、热爱党务工作,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
该同志1985年担任机械系党总支干事开始,又先后担任党委组织员、党校常务副校长、组织部副部长、组织部长等岗位。在担任8年党委组织员工作中,积极做好在优秀大学生中培养党员工作,注重培养方法创新,重视探索积极分子培养机制,组织入党积极分子深入社会实际,了解国情,锻炼能力,在社会实践中培养锻炼入党积极分子,得到上级组织肯定,获1995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党建创新奖。参加2005年全国第十四次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材料大会交流发言(校党委书记发言);发挥关工委老同志在学生党建中的作用,建设一支增加力量不增加编制的学生党建组织员队伍,充实学生党建力量;在党委组织部长岗位上8年间,根据党委安排,具体负责第八次、第九次校党代会会务组织工作和有关材料撰稿工作,为成功召开校党代会做了大量协调组织工作;具体负责学校干部“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关操作实施和撰稿工作,被评为上海市科教党委系统先进性教育活动优秀组织者。重视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工作制度,负责起草学院党政班子工作条例,对推进院级班子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开展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探索,促进干部流动,包括积极向社会培养输送干部,安排干部转岗,增强干部队伍活力。撰写高校干部任用激励机制研究,获2005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
二、二十多年如一日,长期奉献党的教育工作
1987年开始参加党校培训工作,从担任业余党校班主任做起,到1996年担任党校常务副校长至今,在二十多年里没有中断过大量培训工作都是利用双休、假期等业余的时间备课、讲课、主持报告会、组织活动,以及参与编写教材,开展党建研究,二十多年如一日,能以高度的工作热情和负责精神,积极组织开展多层次干部和党员及积极分子培训。积极探索培训管理机制,积极推进二级党校建设,构建统分结合培训机制,既有集中组织大型报告、交流汇报活动和结业大会,又有各学院发挥自身优势和积极性,组织日常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讨论活动。既发挥指导、保证和服务作用,减轻基层负担,又提高办学效率和质量,推进各学院党校工作。同时,紧密结合形势发展,积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组织开展多层次干部培训教育,提高工作工作水平,为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发挥思想组织保证。
三、57岁再任辅导员,进行学生思想工作的新探索
该同志1981年到1986曾担任五年专职辅导员,1983年获市教卫系统优秀学生思想工作者。2009年,应计算机学院邀请,担任软件09专业兼职辅导员。接受这一工作既有对学生思想工作的感情,也有作为机关总支书记,深入一线实际工作,有利于更深入解机关作风问题,更有针对性抓机关作风的考虑。工作中,该同志利用常住松江的有利条件,经常在晚上与学生接触,进行个别思想交流,近距离沟通,有针对性做好关心和服务;坚持每学期向每位家长写一封信,全面汇报学生表现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把大部分学生干部会、党员会、谈心活动都是在晚上最后一节课结束后的9:30,自觉适应和服从于学生学习生活规律。关爱学生,注重生活上、身体上关心学生。学生有病,第一时间到医院关心安排,每年自费为义务献血学生补营养,尽义务把组织温暖送到远离父母的同学中去。发挥学生骨干带动作用,组织计算机编程、概率论等多个业务学习小组,依靠学生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团结同学一起进步,2010年被评为校优秀辅导员。
四、注重学习研究,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岗位中学习研究。撰写高校党建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继承与创新获2009年上海市教育卫生系统征文二等奖;高校党的作风建设与树立党的形象研究获2002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二等奖;教工党员队伍现状分析及研究获2000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党建研究课题成果三等奖;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问题研究获1998年上海市委组织部关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征文成果奖;同时,参加新世纪高校入党培训教材编写,任副主编;撰写深入开展双学活动,加强党员队伍思想政治建设入选上海高校优秀党课讲稿集;参加2008上海市教育党建创新实践探索一书编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