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上海9月25日电 (记者葛俊俊)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展商汇聚。
展会上,国内外企业纷纷携核心尖端科技产品亮相,生动呈现了工业领域的最新变革。这些创新成果不仅展示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更以前瞻性的视角勾勒了未来工业的发展蓝图。
聚焦精准可靠,呈现中国制造转型图景
开幕式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沙画表演惊艳上演。在两台由节卡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智能机械臂精准操控下,细腻的沙粒逐渐勾勒出“CIIF”的清晰图示。科技的精密与艺术的灵动完美交融,这场表演不仅为工博会拉开了精彩序幕,更直观展现了“上海智造”的可靠与效率。
开幕式沙画表演。受访者供图
这款名为JAKA Zu20的协作机器人,堪称工业场景的“多面手”:它额定负载达20kg,臂展长达1.8米,整机重量仅60公斤,巧妙平衡了机械的力量与灵活;重复定位精度更是达到±0.05mm,误差范围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该型号自去年推出后,已在汽车零部件搬运、航空发动机检测等大型工件作业中完成批量验证,凭借“工业级可靠性”成为开幕式表演的优选。
在展会上,曙光网络首次提出“算控安融合”理念,围绕工业场景推出四大新品、两大生态建设举措,通过产品与生态的双重驱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更安全、更智慧的底座。这一理念将中科曙光的先进计算优势全面引入工业场景,把计算、控制、安全三者打通,形成闭环,避免了企业在技术集成中的反复探索。意味着中国厂商开始从“提供产品”走向“输出方法”,发展出系统性引领的能力。
曙光网络展台。受访者供图
同时,曙光网络正式推出曙睿(SugonRI)开发者社区,让工程师能够快速掌握工业编程,并把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总裁刘立表示,将通过渠道与开发者两大群体联动,着力培育可落地、可成长的产业生态。
同样引入注目的是,由浪潮数字企业与达索系统联合打造的InSuite by DELMIAWorks。这是面向成长型制造企业的颠覆性工业软件,能实现一体贯通的行业颠覆性创新,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经营管理的全方位一体化解决方案,真正解决数据散、流程断、监控弱、决策差等痛点,一站式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浪潮数字董事长付长友表示,该方案的价值不仅在于效率提升和成本优化,更在于帮助中国离散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进阶。
作为集中展示上海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科技型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的重要平台,“创新科技馆”主题展区重点展示了未来产业、民生科技领域的创新成果,如脑机接口智能外骨骼主被动训练系统平台、M1--2吨级垂直起降固定翼载人机、智能物流机器人Well-Bot等。
“创新科技馆”。受访者供图
此次还联合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和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继续设立技术交易和长三角科创共同体两个特色展区。其中,技术交易展区,通过开展现场对接、项目路演等多种形式,为参展企业提供技术交易、产业孵化的专业化服务平台,助力创新成果跨越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桥梁”,实现科技成果与产业的无缝对接。
CIIF大奖“上新”:亮点纷呈,创新成果竞相绽放
本届工博会上,众多创新成果竞相绽放,颁发了1项CIIF特别大奖和10项CIIF奖。
台达固态变压器荣获“CIIF工业自动化奖”。受访者供图
首次亮相的台达固态变压器,凭借新一代电力电子核心技术脱颖而出,荣获“CIIF工业自动化奖”,成为展区焦点。该展品支持“光储充”灵活集成,能有效平抑电网波动,在能效提升至98%+的同时,设备体积缩小70%以上。在电动汽车爆发式增长的当下,它能满足用户对“充电像加油一样快”的迫切需求。
台达首席品牌官郭珊珊表示,展台呈现了全球调研报告《绿色AI进行式:探索可持续未来》精华,揭示了AI时代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议题。呼应报告的重要观察,台达将致力以科技创新协助可持续AI的推进,包括智慧微电网以及为边缘计算设计的AI数据中心等,以实际行动呼吁产业伙伴携手前行。
东华大学展区。受访者供图
东华大学展区同样成果丰硕。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朱美芳、成艳华教授团队研发的“模拟月球环境下月壤纤维极限制造技术及连续成纤装备”荣获了“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大奖”。
该装备模拟月球高真空极端环境,突破了毫克级月壤珍稀样品的微量纤维纺丝技术瓶颈,攻克了极端环境下微量物料的精确输送、高温熔融、连续稳定成纤等一系列核心难题,其“就地取材”为核心亮点,摆脱了对地球材料的依赖,为月球基地建设打造了全新的材料制备路径,尽显科技想象力与执行力。
航天科技展台。上海航天供图
走进航天科技展台,天宫空间站1:10模型吸引众多航天爱好者拍照打卡。空间站模型左侧,长征六号甲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是工博会的“老朋友”了。其中,获得本届工博会大奖的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于2024年11月30日完成首飞,目前已顺利执行2次发射任务。
此次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带来的产品涵盖重大工程、商业航天、低空安防、高端装备、新能源5大领域,展现大国重器的同时,突出新质生产力前瞻布局,以创新推进航天科技的产业转化。航天科技不仅能支撑国家重大战略,还凭借其可靠性、创新性,在服务社会民生、融入商业市场中展现出强劲势头。
CIIF高新技术工程奖。受访者供图
同样备受瞩目的,还有中船集团第七〇四研究所“中大型船舶自主航行与远程控制系统”,该成果斩获“CIIF高新技术工程奖”,其展现的技术独创性、系统突破性和行业引领性,成为本届工博会智能船舶领域的一大亮点。
“历时8年的技术攻关和创新迭代,我们的系统先后在全球首艘2000吨级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珠海云’号等多型标杆船舶上得到应用和验证。”七〇四所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自主航行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技术成果向产业化延伸,为我国智能航运发展和海洋强国建设贡献更多的中国方案、更多的智慧力量。
工博会见证了中国工业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每一步跨越,并伴随着中国工业的持续发展,逐步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全、水平最高、影响力最强的工业盛会之一。“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中国工业正以开放协同的姿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时间:2025年09月25日 来源:人民网 作者:记者 葛俊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