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周 | 环东华时尚周圆满落幕
“金木水火土”海派商务旗袍精彩压轴

发布时间:2017-05-27发布部门:宣传部

5月26日,2017“时尚上海”第23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16届环东华时尚周在上海凯德来福士广场圆满落幕。我校党委书记朱民,原校长徐明稚,副校长、上海市服饰学会会长刘春红出席闭幕式。出席闭幕式的校外领导和嘉宾还有上海市服饰学会创会会长、名誉会长谭茀芸,长宁区区长顾洪辉,上海市委组织部原副部长陆凤妹,长宁区副区长刘平,上海市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杨建荣,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汪剑明,上海市妇联副主席黄绮等,兄弟院校专家学者、企业嘉宾及我校师生代表与会。朱民、顾洪辉一同击鼓,宣布2017“时尚上海”第23届上海国际服装文化节国际时尚论坛暨第16届环东华时尚周圆满闭幕。

 (朱民、顾洪辉一同击鼓,宣布时尚周圆满闭幕)

闭幕式上,谭茀芸、徐明稚、刘平、刘春红分别为5位获得“2017海派旗袍设计师”称号的设计师颁发证书;陆凤妹、杨建荣、黄绮,上海市服饰学会旗袍文化大使、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分别为16家“2017上海高级定制和高级成衣企业”授牌;汪剑明和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校长潘敬芳为10家获得“2017海派旗袍品牌领袖企业”称号的企业授牌。

 (谭茀芸、徐明稚、刘平、刘春红为获得“2017海派旗袍设计师”称号的设计师颁奖)

 (陆凤妹、黄绮为2017“上海高级定制和高级成衣”企业授牌)

 (杨建荣、马晓晖为“2017上海高级定制和高级成衣企业”授牌)

 (汪剑明、潘敬芳为“海派旗袍品牌领袖企业”授牌)

之后,2017“金木水火土”商务风海派旗袍秀举行,作为2017“时尚上海”的压轴活动,“金木水火土”海派商务旗袍也是继去年首次登陆爱丁堡艺术节,今年参展上海卓越工业品牌展之后的再次亮相。

(旗袍秀现场)

旗袍不仅好看也“有文化”

来自东华大学的5位设计师以及5家上海旗袍高级定制企业、5家旗袍品牌企业的设计团队将自身专业优势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理解融入本次发布作品中,5个系列89套作品展现出中国女性的神采风貌和悠久灿烂的中华服饰文化,跨界融合助推海派旗袍的传承和发展。

其中,许旭兵副教授的“金”系列以金色和灰色为主色调,将经典丝绸与飘逸通透的纱质材料相搭配,表现女性的高贵与典雅;上海市服饰学会副秘书长沈沉用匠人之心致敬每一个民间艺术的微小与宏大,从非洲图腾纹样到苗族蜡染被糅合在“木”系列的泛民族风格里;全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罗竞杰选择抽象的水墨笔触再进行现代数码的后期处理,实现水感的透叠效果,展现出优雅而大气的当代女性时尚特征;蔡凌霄副教授的“火”系列采用麻质面料结合中国传统手推绣装饰工艺,融合了西方服装立体结构特点,契合现代审美;茅丹副教授的“土”系列旗袍在色彩、纹样和面料设计中,融入大地色和自然肌理元素,打造出蕴含女性之承载、万物之母以显智慧双全的感觉。

作为“土”系列的设计师,茅丹老师这样阐述本系列商务旗袍的设计理念:“我们期许五行相生相克的观点格物致知,为我们旗袍设计增添海纳百川又独具中国情怀的审美,这样的传统艺术美学思想不仅是美学理论之源和基石,也是现代设计美学的本质和审美规律。”中国旗袍服饰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设计师们将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有机融入海派商务旗袍的设计中,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再强化。

秀场上的旗袍走进你我“办公室”  

在发布现场,无论职业、可爱、阳光、国际,都是海派旗袍文化的特质和见证,观众纷纷举起手机、相机,闪光灯不断闪烁,记录着一幅幅动人的画面。

让海派旗袍融入都市时尚生活,这一直是设计师们一直以来的期望。本次发布的亮点之一就是提出“都市轻旗袍”的设计理念。为了让旗袍走近大众,从舞台走入生活,进入商务工作场所,设计中很多小的细节,都大大改进了旗袍的舒适度。比如,多款新海派旗袍由侧开衩改成了后开衩,方便了走路;又比如有的新海派旗袍改成了短裙装,既时尚又方便运动。除此以外,旗袍的面料工艺上采用了吊染、混纺和拼接等工艺,在设计中融入了数码的纹样风格和街头潮牌元素,表现出服饰的年轻感、运动感以及多样化主义的个性主张。

据了解,“海派旗袍”脱胎于清代满族妇女服装,到上世纪40年代中期,旗袍的样式得到革新和改良。宽袍大袖逐步减小,服装线条也更为柔和,服装轮廓逐渐贴身,装领袖、收腰省的设计逐渐得到认可。所以,传统文化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传统是发展的,具有其动态本质。沈沉表示,“人的服饰,是内心生活的烙印,是主观意蕴的抒发。这次发布中使用的金木水火土元素旗袍就不是传统的礼服,而接近常服,适合日常穿着。当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也开始身着旗袍,旗袍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才能够真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延续、传承下去。”

海派旗袍促进当代的东“服”西渐  

让“有文化”的旗袍成为向世界传递东方服饰之美的摆渡。2016年8月,海派旗袍走出国门,“东华设计”首次亮相爱丁堡,让外国人近距离感悟中国服饰文化,受到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同年12月5日,英国教育国务大臣兼妇女及平等事务部长贾斯蒂·格里宁一行访问东华大学,参观了爱丁堡艺术节回顾展,并给予“金木水火土”商务海派旗袍系列高度评价。“金木水火土”商务海派旗袍作为传播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哲学文化的有力语言,以中外交流形式促进当代服装的东“服”西渐,讲述着中国的服饰故事。

刘春红表示:此次海派商务旗袍专场发布,是对我校关于海派旗袍历史、文化、创意、设计与产业融合发展、学科群对接产业链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学校在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水准及在海派文化、时尚创意等方面的长期积累,为国内外的当代中国风格设计提供了实物素材和文化借鉴。将海派设计与海派制作对接,将旗袍传统与时代风潮对接,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海派时尚交融创新,展示了上海这座时尚都市的时尚历史、时尚创意和时尚文化。高校应充分发挥创新智慧和体现文化传播使命的“溢出效应”,更好地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国际科创中心、国际时尚之都的建设及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现场合影)

在未来,流行趋势研究和发布不仅是提振本土时尚品牌的手段,更能塑造出主流时尚价值观,从而影响城市的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担当的重要表现。环东华时尚周将再接再厉,充分发挥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特色,最大限度地整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中国文化与外国理念,把各项活动办得更加精彩纷呈、绚丽多姿。


编辑:向娟
信息员:王宇
撰写: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