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东华大学与晋江签订合作 助力纺织鞋服转型升级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2月6日讯(记者陈维曦)昨日,东华大学与晋江市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为晋江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奠定智力基础。
晋江市领导陈荣法、刘文儒、陈晋永、史思泉参加签约仪式。
晋江市委书记陈荣法表示,晋江与东华大学的合作关系源远流长,二十多年来,东华大学在技术革新、品牌营销等方面给予晋江企业大力支持和帮助,如今,双方开启深度的牵手合作,标志着东华大学与晋江的合作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希望双方能够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深化校地校企合作,实现互利多赢,共创美好明天。
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表示,晋江是国家纺织服装和鞋业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百余家品牌企业。希望通过此次合作,整合双方的优势,促进资源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共同把纺织鞋服行业产业的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高层互访交流、产业发展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成立“市校合作领导小组”和“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商议和审定下年度合作计划,共同研究与审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分析国际纺织鞋服行业态势,交流纺织鞋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等服务。
同时,双方还将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的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并设立“晋江奖助学金”、实施“扶困资助计划”,并大力建设产学研平台,加快纺织鞋服技术的集成、孵化和集群产业化。
除晋江市政府与东华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另有四个子项目也完成合作对接,分别是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与泉州轻工学院签订的纺织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东华大学研究生部与泉州轻工学院设立东华大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泉州轻工学院教学点”协议、东华大学与著龙服装签订的男式内衣品牌企划,以及东华大学与龙峰纺织签订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协议。
当天的仪式上,由晋江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的“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正式揭牌。
相关报道>>>
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校市合作实现共赢
东南网-晋江经济报2月6日讯(记者曾小凤)昨日,东华大学与晋江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签约暨晋江市纺织鞋服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与此同时,东华大学研究生部、纺织学院、材料学院、服装设计学院与泉州轻工学院、福建龙峰公司、福建著龙公司签订项目合作协议。
该战略合作协议的内容和双方职责显示,晋江市政府与东华大学双方同意在高层互访交流、产业发展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科研与技术开发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共谋发展。
据悉,双方将建立高层领导定期沟通机制,共商科学发展大计;加强市校行业战略决策咨询合作;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大力建设产学研平台,加快纺织鞋服技术的集成、孵化和集群产业化等。
那么,东华大学看重了晋江的哪些优势,这样的合作能为双方带来怎样的收益,未来还有怎样的计划,本报记者对东华大学副校长邱高进行了专访。
全面而深入的校市合作
晋江经济报:此次的签约代表双方的合作进入了实际性的阶段,那么,合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邱高:东华大学跟“中心”已开始了全面的合作,未来将在此建立一个博士后流动站,因为晋江有一个博士后流动站,而东华大学有博士后的培养,将通过项目牵引把一些高端人才引导到晋江做一些研发工作;另外,我们要在泉州轻工学院设立一个硕士研究生的教学点,为企业培养高端人才。
此次也签约了与著龙集团的项目合作、与龙峰公司共建实践中心等协议,这样,东华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企业来实习训练,学生的毕业论文可以和工厂一些实际的课题结合起来,甚至如果学生愿意,也可以留在企业里工作。双方的合作是各个层面的,从人才培养到科研等实际性的事务。
晋江经济报:东华大学被喻为是纺织业里的黄埔军校,跟县级市的校市合作,之前有过吗?
邱高:晋江是第二个合作的县级市,此前跟杭州萧山区人民政府有过一个战略合作。相较而言,与晋江的合作更为全面和深入,双方前期的工作都开展得非常好,有人才培养、专业培训、实践基地、人才引进、咨询服务、研发等如此全面而深入的合作,晋江可以说是第一个合作的县级市。
“产学研 校企政”共赢
晋江经济报:此次合作看重晋江的哪些优势?
邱高:晋江是中国纺织服装和鞋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基地,有非常完整的产业链,有100多家品牌企业,在国内有相当高的知名度。就国内而言,晋江整体的生产、研发能力都是比较强的,而东华大学又是这个领域独树一帜的高校,发挥双方的优势,将有助于产业、行业的技术创新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晋江市委市政府、晋江市龙头企业、东华大学,只要三方共同携手努力,加快整合政府、产业、科技和教育资源一定能够形成良性互动,资源共享,信息互动、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的共赢模式。
晋江经济报:您提到希望创建一个共赢的模式,晋江在这个模式上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那么,学校方面希望从合作中获取怎样的经验呢?
邱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才培养方面,如此有助于高校人才培养与生产实际更贴近,而且高校里的研究生也能到企业里真实地做一些项目,为企业解决一些问题,那么,他们的实践及创造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高。
另一方面是科学研究方面的促进,学校对学生的培养主要是在解决问题上发挥智力优势,而只有企业、行业提出一些具体的需求,学校来帮助解决,这样,智力优势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我们很看重的。因此,我们需要一些实训基地,需要合作方,这是学校提升自身学术水平的一个途径。学校并不只做理论研究,也需要面向社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产业的技术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晋江经济报:2013年有哪些会落地的计划?
邱高:晋江市委陈荣法书记也提出了很多的指示,希望我们可以派出一个干部来挂职,更加密切双方的合作,缩短交流沟通的限制,如此一来,企业里有什么问题就可以通过该挂职的同志第一时间传递到高校,探索解决方案。
(来源:东南网 2013-02-07 09:24 记者:陈维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