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头条等:东华大学“献血小板”志愿队爱心接力(图)

发布时间:2012-05-01发布部门:宣传部
[新民晚报]头版头条:东华大学“献血小板”志愿队爱心接力

    寒门学子患白血病接受父亲骨髓移植出现排异,为了挽救同学的生命,东华大学10名学子先后撸起袖管—— “献血小板”志愿队爱心接力 

 
图片说明:东华大学房圆同学为素不相识的吴超捐献血小板 资料照片

  “一份血小板,就是拯救生命的希望。”为了救助罹患白血病的材料学院研一学生吴超,东华大学10名大学生自发组成了“献血小板”志愿团队,定期轮流为吴超捐献血小板。这两天在东华大学校园里,一场延续亲情故事的爱心接力在持续着…… 
  现在,吴超正在上海道培医院无菌病房接受抗感染治疗。院方表示,治疗过程仍需大量的血小板,缓解骨髓移植后排异带来的感染、出血问题,尽力挽救他的生命。今天,东华大学又有4名同学赶到市血液中心,准备为吴超捐献血小板。 
   
接受父亲骨髓出现排异 
  去年6月,吴超被确诊罹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个曾以全校第二名的成绩获得硕博连读资格的优秀学生,却因为病患不得不终止他热爱的学习生活。最初,吴超每天的治疗费平均需要三四千元,最高一天要花一万多元。据医生估计整个化疗需要10万元左右,若能通过化疗,骨髓移植还需要40万元。而到现在,这笔巨额的医疗费已花费高达130余万元,对于吴超这样江苏扬中的普通农民家庭来说,早已不堪重负。 
  然而,对吴超和他的家庭来说,还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由于骨髓配对失败,去年11月,吴超接受了来自其父亲的半相合骨髓移植,术后,他出现了膀胱炎、肺炎、输尿管积水等一系列排异症状。由于尿血,吴超每天因失血过多而需要大量的血小板来维持,但医院的血小板数量有限,需要社会力量帮助。当时,吴超的同班同学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全体动员,开始了一场“血脉相连”的爱心接力。 
   
班长带头撸起袖管捐献 
  吴超的班长孙泽玉带头撸起了袖管,他告诉记者,献血小板表面上看和献血一样,但捐献过程时间比较长。献血小板时使用的是血液分离机,分离出所需要的血小板,然后将其它血液成分输还给献血者,全过程一个多小时,其间,共有1000毫升血液完成体外循环。在第二批捐献的队伍中有一位和吴超素不相识的女生,名叫房圆,原先,她离献血小板的规定体重还相差几斤,为了帮助吴超,她瞒着大家硬是将“分量”吃了上去。献血小板时,粗大针头扎进房圆瘦弱的体内,反复三四次,她整个手臂扎针处的血管都瘪了,但她连眉头都没皱一下。房圆说,当时一想到自己的血小板能帮到吴超,便觉得什么都值得了。孙泽玉透露,还有不少同学献过了还想献,但被告知必须间隔一个月才作罢。 
   
更多人加入捐献血小板 
  几天前,东华大学组织了为吴超同学捐款的活动,又有几名同学加入了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行列。由于同去医院的同学被查出不达标,医生告知邹先波同学可以献双份血小板,他想也没想便撸起了袖管,“我和吴超本科就在同所学校,研究生时还分到了一个寝室,既然他需要帮忙,我还顾虑什么呢?”让吴超父母感动的还有一个人,她是吴超的辅导员陆培红,她因身体原因无法为吴超献血小板,但为了联系更好的医院、找更好的医生,保证充足的血小板备用,都不知跑了多少地方。而陆老师一口一个“我们吴超……”,俨然早已心疼地如同自己的孩子。 
  吴超是坚强的。“很阳光、很活泼的男生”,这是同学们对他的评价。蔡荷菲是吴超本科和研究生同学,她说,吴超得知生病的消息后,还坚强地劝爸妈放宽心,过春节时还给同学们发来了个性短信,大伙儿被他的坚强所感动。骨髓移植手术后,为了消毒灭菌,每顿饭菜都要在锅里蒸上两小时,虽然烂得难以下咽,吴超还是告诉自己要多吃两口,并且每天喝大量的水,来保持一定的体力。 
   
爱心募捐扩展到校内外 
  血脉相连,同学们献出的血小板不仅为他带来生的机会,更为他带来战胜病魔的动力。即使在病中,吴超还是惦记着学习。吴妈妈就说,吴超自己从网上买来了日语学习资料,想出院后能多掌握一门语种。 
  吴超的故事在传开后,校园内外,一次又一次组织爱心募捐,素不相识的校友伸出了援手,上海市红十字会也送来了爱心。收到一笔笔善款的吴超父母不止一次地在病房门口泣不成声。 
  今天,对吴超的爱心接力还在继续。“一个多小时,1000毫升血液的体外循环,分离出的不仅是一份血小板,更是一份生命。”这是东华大学“献血小板”团队的心声和期望。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12-04-28一版头条 作者:张炯强;郭亚云 通讯员:孙庆华 邱登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东方网]优秀大学生突患白血病 东华学子自发筹款捐血救同学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4月24日报道:躺在上海道培医院病床上的吴超,并不知道在百里之外的松江校园,东华大学慈善文化节正在为他进行一场特殊的拍卖会。记者从该校学生处了解到,这次所得的定向拍卖款,将全部捐赠给吴超同学,用于手术后的治疗。

  自去年6月,还在读研一的吴超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来,材料学院领导、老师多次到医院探望,鼓励他战胜病魔,第一时间组织的校园爱心募捐;素不相识的校友伸出援手;同学自愿分批捐献血小板;病床前的轮流探望;一本本写满鼓励话语的留言本……近一年来,如此多的东华人持久的坚持与努力,都是在为一个优秀的年轻的生命加油。

坚强・毅力・关爱
  吴超,这个在病房里度过22周岁生日的男孩,曾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的博士学习资格,却由于患白血病不得不终止他热爱的学习生活。“很阳光、很活泼的男生”,这是同学们对吴超的评价。蔡荷菲是吴超的大学、研究生同学,她说,知道自己生病的消息,吴超还坚强地劝爸妈放宽心,过年还给同学们发来了个性短信,大伙儿被他的坚强所感动。移植手术后,每顿都要在高压锅里蒸上两小时的饭菜,虽然烂得难以下咽,吴超还是告诉自己要多吃两口,并且每天喝大量的水,来保持一定的体力。
  高二时,吴超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但坚强、懂事、好学的他,顽强地与病痛抗争,即使爸妈带着他去南京、镇江等地求医,都要算好来回的日子,舍不得落下一节主课。确诊为白血病后,面对化疗带来的身体上的剧痛,即使疼得蜷缩起身子、抱住妈妈,汗如雨下一天得换20多件汗衫,吴超都没掉过一滴眼泪。
  说起这些,吴超的母亲忍不住还是用手遮住了眼睛……可即使在病中,吴超还是惦记着学习。吴妈妈就说,吴超自己从网上买来了日语学习资料,向出院后能多掌握一门语种。妈妈心疼病中的儿子还很虚弱,刚收到的快递搁在墙边,还没敢拿进病房。
  吴爸爸激动地说,吴超病了这么久,他的辅导员陆培红老师为了帮吴超联系更好的医院、找更好的医生,保证充足的血小板备用……都不知跑了多少地方,来医院看了多少次。而陆老师一口一个“我们吴超……”,俨然早已心疼地如同自己的孩子。

爱心・涌动・接力
  去年11月,吴超接受了父亲的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先后出现了膀胱炎、肺炎、输尿管积水等症状。由于尿血,每月需要一定量的血小板来维持,东华大学校医院了解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帮助吴超调集了几份血小板,解决燃眉之急。
  得知这一消息后,材料学院的同学们纷纷主动报名,很快,一个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梯队就在学院集结起来。第一批、第二批……吴超的班长孙泽玉带头撸起了袖管,在第二批捐献的队伍中还有一位和吴超素不相识的女生,一个半小时,1000毫升血液的体外循环,整个捐献过程,这个瘦小的女孩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目前,高达13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早已让这个江苏扬中的农民家庭不堪重负。吴超的研究生导师邹黎明、李光不仅送来了爱心款和祝福,寒假期间,李光老师带着家人仿佛看亲戚般再一次来到了吴超病床前。
  去年6月,吴超所在的材料103硕班组织了一场名为“用爱为生命加油”的爱心募捐活动。同学们顶着烈日在校园里为吴超筹募善款,校领导慷慨解囊,不相识的教授、同学也都纷纷驻足相助……为期两天的校园募捐收到善款4万余元。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上海市红十字会也为吴超送来了爱心,收到一笔笔善款的吴爸爸不止一次地在病房门口泣不成声。
  东华大学学生处获悉吴超的病情后,也加入了这场校园救助接力,校园慈善文化节期间,将把吴超作为慈善“一对一”拍卖会的受助学生之一,把本次一台iPhone4S的拍卖款全部捐赠给吴超,祝福他早日康复回到校园。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浦解明感动地说,从同学们自发帮助吴超的行为,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此次通过慈善文化节,在接力救助吴超的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参与慈善公益工作。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都需要这样一种最本真的友爱相助的精神,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

(来源: 东方网 时间: 2012-04-24 08:35:06 记者:刘轶琳 通讯员:孙庆华 邱登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闻晚报]东华师生接力救助患病学子

  晚报讯 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吴超,并不知道在百里之外的东华大学松江校园内,他的老师、同学们正在为他进行一场特殊的拍卖会。东华大学慈善文化节昨天举行,全天拍卖款及义卖款将全部捐赠给吴超。

  吴超是东华大学材料学院一名阳光、活泼的男生。他曾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的博士学习资格。去年6月,还在读研一的吴超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高达13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早已让这个江苏扬中的农民家庭不堪重负。为了鼓励他战胜病魔,东华第一时间组织校园爱心募捐,素不相识的校友伸出援。

(来源:新闻晚报 2012年04月25日 记者 张茜茜 通讯员:孙庆华 邱登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放网]校园爱心涌动 东华大学师生接力救助患病学子

    晨报讯 今天,在东华大学慈善文化节上,为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研一学生吴超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拍卖会,拍卖所得的4500元及大型义卖所得的5689.50元将全部捐赠给吴超同学,用于手术后的治疗。   
         
校园爱心涌动
    吴超,这个在病房里度过自己22周岁生日的男孩,曾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东华大学材料学院硕博连读的博士学习资格,却由于患白血病不得不终止他热爱的学习生活。"很阳光、很活泼的男生",这是同学们对吴超的评价。
    去年11月,吴超接受了父亲的半相合骨髓移植后,先后出现了膀胱炎、肺炎、输尿管积水等症状。由于尿血,每月需要一定量的血小板来维持,东华大学校医院了解这一情况后,想方设法帮助吴超调集血小板,解决燃眉之急。得知这一消息后,材料学院的同学们纷纷主动报名,很快,一个捐献血小板的志愿者梯队就在学院集结起来。第一批、第二批……吴超的班长孙泽玉带头撸起了袖管,在第二批捐献的队伍中还有一位和吴超素不相识的女生,一个半小时,1000毫升血液的体外循环,整个捐献过程,这个瘦小的女孩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目前,高达130余万元的治疗费用,早已让这个江苏扬中的农民家庭不堪重负。吴超的研究生导师邹黎明、李光不仅送来了爱心款和祝福,寒假期间,李光老师带着家人仿佛看亲戚般再一次来到了吴超病床前。去年6月,吴超所在的材料103硕班组织了一场名为"用爱为生命加油"的爱心募捐活动。同学们顶着烈日在校园里为吴超筹募善款,校领导慷慨解囊,不相识的教授、同学也都纷纷驻足相助……为期两天的校园募捐收到善款4万余元。校友、社会爱心人士、上海市红十字会也为吴超送来了爱心,收到一笔笔善款的吴爸爸不止一次地在病房门口泣不成声。
    
拍卖接力救助
    东华大学慈善爱心屋得知吴超高额的术后治疗费用后,马上决定加入这场校园救助接力。近日,在校园慈善文化节期间,专门把吴超作为"爱心飞翔"大型义卖和慈善"一对一"拍卖会的受助学生之一。记者在现场看到,东华学子把购买或珍藏的小物品摆上了摊位,有的还自制了音响、发卡等物件,摊位前人群熙攘,师生都在想多少买点东西,为吴超出点力。
    今天的拍卖会现场,有近40位同学领取了拍卖牌,本次拍品之一的一台iPhone4S,以4500元被手拿40号拍卖牌的材料学院11级研一学生陈振华拍走。陈振华告诉记者,他入学后就知道了吴超学长生病的消息,也一直关心着吴超的病情,参加拍卖会是想尽自己的一点力再给吴超加把油。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浦解明表示,从同学们自发帮助吴超的行为,我们看到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这也是东华近年来坚持做好慈善育人工作的良好体现。此次通过慈善文化节,在接力救助吴超的同时,要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参与慈善公益工作。无论是校园还是社会,都需要这样一种最本真的友爱相助的精神,传递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力量。
    
(来源:新闻晨报 2012年4月24日 记者 董川峰 通讯员 孙庆华 邱登梅)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