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九十华诞  仰一代大师——张文赓教授九十华诞祝寿会

发布时间:2012-04-26发布部门:退管会
    4月23日上午,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退管会、民盟在延安路校区第一会议室,隆重召开了张文赓教授九十华诞祝寿会。
    出席祝寿会的嘉宾有:原校级领导朱天申、梁方义、民盟东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潘瑾、校退管办主任宋敏、退休教工党总支书记曹春城、纺织学院负责人、张文赓教授的老同事、学生、纺织学院的教师代表等。祝寿会由纺织学院副院长郭建生主持。
    张文赓教授毕业于西南联大,1948年留学英国,1951年学成归来报效祖国,是新中国纺织教育历史上创建纺织专业的奠基人、开拓者之一,是华纺建校时的首批教授,也是全校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多届民盟华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委员。半个多世纪以来,张先生始终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团结知识分子、发展高等教育等方面,为国家和学校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通过对纺纱原理的深入研究,发表大量论著。根据多年累积的教学资料,着眼国情和教学需要,编写了国内第一本高等院校《棉纺学》教材,被全国纺织院校采用。他所创造的粗纱假捻技术、双区双皮圈超大牵伸、罗拉重加压技术等,均获得显著经济效益。他创建的纺织流体力学边缘学科,创造性地提出了纺纱工程的梳理、罗拉牵伸、加捻等新理论,奠定了纺纱工程的理论基础,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祝寿会上,梁方义老师作为张文赓教授的学生,对张文赓教授九十华诞表示热烈祝贺;对张文赓教授在开创中国纺织教学和研究的卓越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特别找出了一张上世纪80年代老照片,翻拍后送给老师作为生日礼物,那是郝建秀在我校毕业20年、任纺织部副部长来我校视察时,特别指名看望张老师时的合影,这不仅体现郝建秀不忘恩师的培养教育,更是对张老师杰出贡献的高度肯定。
    朱天申老师代表校退管会祝贺张文赓教授生日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他说:“西南联大教会了很多学生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西南联大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张教授也可算是我的老学长,我为他的成就和名望感到高兴和自豪。高校不能仅有大楼,关键是要有大师,张教授就是其中之一。希望我校涌现出越来越多像张教授那样的大师,把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到更高的阶段。”
    校党委副书记王以刚请郭建生副院长转达对张先生的生日祝福,祝张先生生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海外校友孙桐教授、郁履芳教授发来贺信。纺织学院也委托郭建生副院长代表学院党政和全体员工向张先生九十大寿表示热烈的祝贺,祝老寿星张先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身体健康,永远快乐!同时,献诗一首给张先生:
    尊前学者笑容亲,鹤发童颜出俗尘。教苑耕耘施春露,芬芳桃李显巨功。
    经纬浩淼苦求索,良师德艺励新人。浦江华彩添千福,东华寿松增九旬。
    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
    纺工系主任汪军教授代表教研室在职教师、校民盟代表潘瑾主委、张先生的博士、硕士弟子代表郁崇文教授、与张先生共事多年的老同事代表张百祥教授、王传铭教授、许池文教授等纷纷向张先生致辞贺寿。
    校退管会第一副主任朱天申、退管办主任宋敏、退休党总支书记曹春城代表退管会向张文赓教授赠送了生日礼物;张文赓教授的同事和学生也向他赠送了礼品。
    现场共同唱响生日快乐歌,奉上生日蛋糕,点燃生日蜡烛,祝张文赓先生寿星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最后,张文赓教授站立着致了答谢词。他感谢大家的深情厚谊,感谢各位领导、同事、学生对自己的关心。他富有激情地说,自己刚回国时,水平也是不行的,是我们国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断前进,自己才能随党和国家的发展同步成长;是大家的帮助、教学相长,才能把压力变动力,取得一点成绩。并希望学校和教师本人更加重视学术理论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共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后,与会嘉宾代表与张老合影留念,并参加了寿宴。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