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借鉴国内外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经验,我校于2011年7月25日在延安路校区召开了“东华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研讨会特邀法国鲁贝国立纺织工程师学院曾宪奕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明柱教授做专题报告。邱高副校长、各学院分管本科生、研究生工作的教学院长及教务处、研究生部领导、相关人员与会。研讨会由校长助理柯勤飞教授主持。
邱高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热烈欢迎二位专家莅临我校就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传经送宝,并简要介绍了即将开始的卓越工程师计划相关改革方案的制定要求,表示学校将加大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投入力度,积极推进二级管理与机制转变,以及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举措等。
曾宪奕教授做了《法国工程师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的报告。他介绍了法国对工程师的界定,通过工程师学院和普通理工科大学的比较,从竞争性考试为录取依据,以行业需求为基础,以项目为载体、企业合作背景强,综合和实际能力强,就业率高、团队能力强等,让大家直观了解法国工程师学院的特点即精英式高等教育。同时以鲁贝为例,介绍了法国工程师学院的运作与组织结构,如2(预备班)+3(工程师教育)的学制,国家级的管理机构、国家评估标准、民间评估标准等,以及以企业界和学校教授各半组成的行政委员会下的校长负责制。法国工程师学院的教学组织,以工业创新和优化管理为职志,以职业化、国际化、个性化、团队精神为表现形式;教学形式除传统模式外,还包括个人项目、集体项目、国际交流等;教学内容呈现金字塔型结构,包括理工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行业和企业知识以及经管类知识等。对于法国工程师学院的科研活动、则主要以项目为表现形式,包括多边合作项目如欧盟第七框架(ANR)、国家科研基金项目(FUI)、国家工业基金项目、工业资助项目及Competitiveness Cluster 的科研项目等,特别重视服务工业界和技术转让。最后,曾教授也也谈到了法国工程师学院的劣势如规模较小、国际影响较小、教学和科研上比较急功近利等,表示当前法国教育界也在谋求变革和整合。
刘明柱副院长做了《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的报告。他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念、定位及培养模式与过程。他从我国高、中级工程师的标准以及培养高级工程师的五种模式上,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借鉴为入口。表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上需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这样才能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定位。在培养环节上,三层体系的培养方案、模块化课程设置、工程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和开题、学术研讨活动训练等,以及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选聘尤其是校外导师的选聘,实践基地的建设、维护、管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此外,对于 “卓越工程师-专业学位-工程博士”本硕博一体化贯通的培养模式,刘院长介绍了上海交大从组织保障、人事制度改革、机制转变等方面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专家报告后,与会的分管院长纷纷围绕感兴趣的话题与二位专家进行了热烈的互动交流。
下午,研究生部主任舒慧生教授组织召开了研究生教育分管院长工作会议。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上,研究生部与各学院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今年,我校首届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已经顺利毕业,深化二级管理体制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在此重要时刻,召开应用型人才培养研讨会,将为我校进一步总结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进一步提升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