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等]大学生特色服饰秀“点亮”上海国际艺术节(图)

发布时间:2009-11-01发布部门:宣传部
[中国新闻网]上海大学生南京路秀服饰诠释历史 

  中新网上海十月三十日电(邹瑞玥) 六十多年前,上海作家张爱玲曾在《更衣记》中细数中国满清至民国的服装样式,描绘了衣饰细节变化与时代风气的关系,被后世学者盛赞“以女子更衣史写出了大历史”。

  六十多年后的上海南京路上,来自东华大学的学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中国历代服饰。近五十套服饰自现代上溯至远古,涵盖了夏、商、周、秦、汉、唐、明、清、民国及当代服饰。或雍容大气,或细腻精致的服饰,配合了中外学生精彩纷呈的表现,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据介绍,本次服装秀是今年上海大学生艺术节的活动之一,主办方东华大学前身为中国纺织大学,拥有悠久的服装设计研究历史。这场服装秀中的每套服装,都力图艺术地展现当时独特的服饰文化风貌,让观众领略各代服饰主要特征,以及经过历史积淀、各个朝代的沿袭和革新。

  金发碧眼的留学生表演,没有悬念地成为全场展示的焦点。旗袍微紧的腰身勾勒出这位欧洲女子玲珑的腰臀曲线,在场观摩的一位女士不由感叹,“现在女孩子都流行减肥,很少能穿出旗袍的曲线了。”

  “中华服饰文明有如此辉煌和悠久的历史,当代人的服饰却看不到我们民族自己的特点了。”表演中,不少观众都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或许服饰的相互影响与个性泯灭,正象征了我们这个全球化的时代。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0月30日 记者:邹瑞玥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
[上海科技报]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展出(图)  

   10月30日“天天演”南京路世纪广场,东华大学依托其纺织、服装的专长,展现在观众面前一场精彩的时尚大典。节目包括服饰文化秀、乐器弹唱、肚皮舞、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尤以特色风版块中所推出的“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最引人关注。这是一场艺术体现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特色的服装表演,虽然无法还原历史服装原貌,但希望大众通过观看基地学员的全新演绎,领略各朝代的主要服饰特征,感受中华服饰文明的魅力......


(宇航服展示)

  这近50套华服涵盖了远古、夏、商、周、秦、汉、唐、明、清、民国及现代等中国的主要历史阶段,每套服装都力图艺术地展现出当时的独特服饰文化风貌。例如大唐盛世,经济繁荣,交流频繁,当时的服饰体现出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大胆开放的特点......为了把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演出特别以东华大学参与研发的神舟系列项目中的宇航服作为开场展示,以四套风格各异、设计独特、多元的现代服装作为收尾,让观众能够从中体味,经过历史积淀,各个朝代的沿袭和革新,中华服饰文化在当代开启了百花齐放的时尚纪元。 



(古服饰展示)


(世博造型)

(来源:上海科技报 2009年11月01日 记者:刘芃 摄影:杨浦东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
[新华网]大学生特色服饰秀“点亮”上海国际艺术节(视频新闻) 
 
新华网新华视频10月31日11点《都市新闻》文字

    解说:30日,一场由东华大学大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特色服饰文化秀亮相上海国际艺术节“天天演”舞台。为观众带来一场中华五千年服饰文化的饕餮盛宴。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这场名为《时尚东华》的服饰文化秀上,共展出了近50套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男女服饰,涵盖了远古、夏、商、周、秦、汉、唐、明、清、民国和现代等主要历史阶段。 

    同期:东华大学学生 尹田: 

    我今天穿的这套衣服是清朝的满族装,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我头上的旗头和我脚上的花盆底,我觉得能参加这次活动,我觉得特别开心,特别骄傲。 

    解说:据悉,此次服饰文化秀是本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大学生艺术实践基地展演周的组成部分。来自上海其他5所高校的师生们还将为观众带来合唱、民乐、戏剧、舞蹈和武术等特色演出。 

    新华社记者吴霞、刘宽漾(实习)上海报道。(完)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0月31日 记者:吴霞、刘宽漾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
[新民晚报]历代服饰"秀" 享受服饰艺术盛宴感受中华文明魅力 

    编者按:东华大学东华大学模特专业的大学生日前表演了一场独特的服装“秀”。服装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介绍,此次参演的服装均出自教师和学生之手,参照了中国古代的文献和考古的实物。

  东华大学模特专业的大学生日前表演了一场独特的服装“秀”。T型舞台上,模特们披的不是流行色,而是将观众的视线拉回到3000年前,展现从夏商到秦汉、从唐宋到明清的中国历代服饰。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的师生设计了50套华服,涵盖了夏、商、周、秦、汉、唐、明、清等中国各个朝代特色的服饰文化。夏商奴隶制时期,头戴箬帽、身披稻草、腰系麻绳、脚穿草鞋的服饰,虽然简单质朴,缺少花纹点缀,却体现出浓厚的农耕文化特色;大唐盛世,经济繁荣,交流频繁,当时的服装体现出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大胆开放的特点。 

  服装学院副院长刘晓刚教授介绍,此次参演的服装均出自教师和学生之手,参照了中国古代的文献和考古的实物。且看一套女兵马俑服,高束的发髻、帅气的铠甲和布靴,飒爽英姿间尽显一派威武之势;但仔细一看,又不难发现,红色的领结和头巾同时又流露出一丝巾帼的妩媚,整套服装给人以刚柔并济之感。 

  刘晓刚说:“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对中国古代悠久的服饰文化并不了解。历史跨度如此之长的古代服装‘秀’,是首度走上T型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更多的中国人在霓裳羽衣间,去尽情享受服饰艺术的饕餮盛宴,感受中华服饰文明的魅力。”

(来源:新民晚报 2009-11-02 作者:孙中钦 张炯强 吴晨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新民晚报]天天演 大学生 服装秀(图)


图为大学生展示中国历代服饰  郭新洋                      
  
    昨天,“天天演”南京路世纪广场上,东华大学推出一场“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的精彩服装表演,表现了中国历代的服装之美。50套各式服装涵盖了中国历代服装的魅力,勾勒出中华服装的发展与演变轨迹。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09-10-31 作者:郭新洋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
[人民网]七彩校园迎世博 青春放歌颂祖国 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天天演”舞台上展出(图)


  人民网上海频道10月30日电(记者屠知力)  10月30日“天天演”南京路世纪广场,东华大学依托其纺织、服装的专长,展现在观众面前一场精彩的时尚大典。节目包括服饰文化秀、乐器弹唱、肚皮舞、合唱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尤以特色风版块中所推出的“服饰文化秀《时尚东华》”最引人关注。“这是一场艺术体现中国历代服饰文化特色的服装表演,虽然无法还原历史服装原貌,但希望大众通过观看基地学员的全新演绎,领略各朝代的主要服饰特征,感受中华服饰文明的魅力......”该专场导演强调。

  这近50套华服涵盖了远古、夏、商、周、秦、汉、唐、明、清、民国及现代等中国的主要历史阶段,每套服装都力图艺术地展现出当时的独特服饰文化风貌。例如大唐盛世,经济繁荣,交流频繁,当时的服饰体现出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大胆开放的特点......为了把历史和当代社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该演出特别以东华大学参与研发的神舟系列项目中的宇航服作为开场展示,以四套风格各异、设计独特、多元的现代服装作为收尾,让观众能够从中体味,经过历史积淀,各个朝代的沿袭和革新,中华服饰文化在当代开启了百花齐放的时尚纪元。

  除艺术表现服饰文化风貌外,该场演出还力图通过服装上“东华”二字的变形,演绎文字发展史,从3000年前的甲骨文,钟鼎文,至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狂草等,千变万化间展示着中华文字的魅力。

  东华大学此次在“天天演”舞台上展出的这近50套服装都是由该校基地师生共同设计的,其中四套现代服装则全部是学生的设计作品,全场的自编、自导和自演则展示着东华大学依托上海大学生服饰艺术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的成果。

  在此次东华大学的专场演出,留学生的参与也格外吸引眼球。在服饰文化秀中装扮非洲、欧洲使者的留学生生动的表演令人叫绝,而担当主持之一的是一位来自巴拿马的留学生柯森,他用纯正熟练的汉语与中国主持人一道,向市民朋友介绍东华大学的精彩节目;在“世博情”版块中,来自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的印尼留学生将为市民观众带来动感十足、热力四射的肚皮舞表演和别具异域风情的印尼乐器弹唱,表达留学生们对世博的期盼之情。 


这近50套华服涵盖了远古、夏、商、周、秦、汉、唐、明、清、民国及现代等中国的主要历史阶段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0月30日 记者:屠知力 通讯员:向娟 邱登梅)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