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等]未来科研与生活有赖于更大更全更方便的数据库 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在沪举行

发布时间:2009-04-01发布部门:宣传部
人民网:未来科研与生活有赖于更大更全更方便的数据库 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在沪举行

   人民网上海频道3月30日电 (记者姜泓冰) 谁是附近医院治疗失眠最有经验的医生?就算硬盘损坏了,只要换台能上网的电脑,资料就可以轻松地失而复得;极地研究、地质分析、基因比对,要查找这些科学数据能不能像吃饭一样方便?……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几件事,到了电脑专家眼里,都与“数据”二字有关。3月30日至4月2日,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学者、专家和企业家齐聚东华大学,探讨的正是如何推进数据库技术高速发展和更好利用,使得更多信息课题从梦想变成现实。

  国际数据工程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 on Data Engineering,英文简称ICDE)由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发起并组织,该会从1984年起,定期在世界各大城市轮渡举行,至今已举办了24届。2009年ICDE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证明了世界数据库领域学术界与工业界对我国数据库研究发展水平的肯定。大会旨在为全球数据库研究者、开发者及用户开创一个探索最新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交流开发技巧、工具与经验的广阔平台,提供一次广泛开展实质性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大家共享当前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届大会由IEEE、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与东华大学共同主办。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及谷歌、IBM、雅虎、微软等知名企业均派代表出席。除了邀请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斯特法诺.契瑞教授等做主题报告外,还安排了近百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分24个研究专题和3个工业专题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专题将涉及当今数据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如安全数据库新技术、Web和Web2.0与数据应用、流数据新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移动数据库等。

(来源:人民网  2009年03月30日 记者:姜泓冰)
--------------------------------------------
解放日报:国际数据工程大会在沪举行

  本报讯 (记者 徐敏)由东华大学主办的国际数据工程大会昨天举行,来自3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数据库领域的专家、企业家会聚一堂进行研讨。

  据悉,国际数据工程大会由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发起并组织,该项会议今年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
 
(来源:解放日报 2009-03-31 03版:科教卫新闻·综合新闻 记者 徐敏)
--------------------------------------------
科学时报:国际数据工程大会首次在我国举行 
 
国际数据工程大会首次在我国举行 专家强调:面对海量数据,关键是要寻求枯燥数据背后蕴涵的有效知识 
 
    3月30日至4月2日,数据库领域的国际顶尖学术盛会——“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 在东华大学举行。来自全球范围的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数据库领域的学者和企业家与会。
 
    与会专家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何新贵,复旦大学教授施伯乐、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珊、瑞士EPFL大学教授Karl Aberer。日本东京大学教授Masaru Kitsuregawa等就当今数据工程研究与应用的各个方面,如安全数据库新技术、Web和Web2.0与数据库应用、流数据新技术、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移动数据库、XML与半结化数据库系统、海量数据存储、数据库实现新技术、数据集成和迁移等进行研讨和交流。
 
    国际数据工程大会由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发起并组织,该会从1984年起定期在世界各大城市轮流举行,至今已举办24届。本届大会为ICDE第一次登陆中国大陆。
 
    大会主席、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Philip S. Yu及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李建中,大会组委会主任、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乐嘉锦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一个国家来说,数据库的建设规模、使用水平已成为衡量该国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据悉,我国数据库研究已经有了快速发展,表现在理论研究水平和产品开发水平提升迅速,国内学者的研究论文开始不断被世界三大顶级数据库会议(SIGMOD、VLDB、ICDE)等录用,同时我国也拥有了自主开发的达梦、金仓等数据库产品,国外数据库产品一统国内市场的格局有所改变,但我国数据库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产品品牌建设等方面还显不足。
 
    据Philip S. Yu介绍,本届大会旨在为全球数据库研究者、开发者及用户,开创一个探索最新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交流开发技巧、工具与经验的广阔平台,提供一次广泛开展实质性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让大家共享当前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被问及我国数据库技术的发展现状时,李建中用“进步很大,但仍有不小差距”进行了概括。他指出,ICDE等国际高端学术会议移师中国,且能吸引众多全球专家参会,就说明了我国不断提升的数据库研究与应用水平。他强调,互联网时代,面对以惊人速度增长的海量数据,包括与会专家在内的数据工程领域研究者们不仅要研讨、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更为关键的是要依托新理念、新技术和新系统来寻求枯燥数据背后蕴涵的有效知识,用于决策分析,更方便快捷地满足不同对象的查询或决策等需要。
 
(来源:科学时报 2009年4月7日 A2 国内 作者:黄辛) 
--------------------------------------------
文汇报:配套软件不多,用户信心欠缺——国产数据库技术陷入尴尬

    国家有关部门在2005年确定的16个科技发展重大专项中,数据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在这一领域,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太少,产品难以推广,尤其是技术产品链不完整。目前,国内企业开发的数据库软件大多数在国家部委或保密单位使用,在民用领域应用则比较少。大多数企业开发的数据库技术,必须使用国外企业的关键技术和产品,这直接导致实际利润空间小,产业价值链短。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数据生活,每天的收入开支、工作时间表、饮食习惯、出行习惯、电话通讯……都可以化为一系列数据,进而产生商机。如何把数据变成生产力,甚至把数据变成民生,是眼下全球数据库技术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东华大学昨天承办的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数据库领域学者专家,交流了最前沿的数据库技术,而国内数据库技术如何加快国产化应用,成为与会中国专家关注的重点。据悉,这也是该国际顶尖会议首次“落户”中国。
    
数据库技术和生活密切相关
    
    把啤酒与尿布排在一起能促进消费?接受记者采访时,大会组委会主任、东华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乐嘉锦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一位专家在进行数据库分析时偶然发现,超市里啤酒卖得好时,尿布的销量也会上升。这一平日里不被认知的小细节,引起了专家的注意。通过实地调查,专家发现这些买尿布的顾客基本上都是‘新爸爸’。因此,他建议超市把这两类商品摆放在临近的地方,果真这两项商品的销量大大增长。”
    
    大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建中教授介绍说,手机套餐、客户分析、风险投资等越来越多领域,已经运用到了数据库技术。“以前我们所说的常用词汇,可能是专家们‘拍脑袋’想出来的,有了数据库之后,这个字在一定的时间段内被运用了多少次,马上就能查出来,这是数据库一个最基本的功能。”
    
    数据和每个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比如医院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企业可以从数据中获得决策支持信息,这些都与数据库技术相关。传统技术在一个30G的硬盘中找到一个数据要花费16小时,而通过新技术,却可以把这个时间缩短为1分钟。不少发达国家每年要投资数百亿美元,对数据库技术进行研究。
    
国内产业链短影响技术发展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在2005年确定的16个科技发展重大专项中,数据库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但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产品,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据与会专家介绍,在这一领域,掌握关键技术的软件企业太少,产品难以推广,尤其是技术产品链不完整。目前,国内企业开发的数据库软件大多数在国家部委或保密单位使用,在民用领域应用则比较少。大多数企业开发的数据库技术,必须使用国外企业的关键技术和产品,比如国产的数据库有不少在国外的操作系统下开发,或者就是针对国外操作系统开发的,这直接导致实际利润空间小,产业价值链短,甚至不少企业处于为外国企业“集体打工”的状况。
    
    乐嘉锦教授称,在数据库领域的三大顶级会议上,亚洲论文过去的录用率是20%,国内学者所写文章的录用率是零,但是近两年来,已经有一些国内学者的成果在这些顶级会议上露面了。目前只有达梦、金仓等寥寥几家民族企业在数据库技术领域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但是也只占很小的市场份额。最关键的是,国产的数据库软件面临着相关配套软件不多和用户信心欠缺的尴尬。不少软件都是针对国外企业开发的操作系统,国内缺少支持的相关操作系统。而有些企业一听说国产的数据库就直接拒绝。
    
    “据我所知,本市个别社区卫生中心已在开始使用国产的数据库软件系统,计划中的健康档案制作一旦启动,如果上海1600万市民都必须建立健康档案的话,国产数据库还需要经历一个被相信、被接受的过程。”乐嘉锦建议,国内的生产厂家能在个人隐私保护和相关配套产品开发等方面多下工夫,也希望更多中国人能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
    
(来源:文汇报 2009-03-31 作者:姜澎)  
-------------------------------------------
青年报:数据“奥运会”首次在沪举行

  有国际数据“奥运会”之称的“第25届国际数据工程大会(ICDE)”30日在沪举行,这是数据库领域的国际顶尖学术盛会首次在中国举办。 

  大会组委会主任、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乐嘉锦教授30日透露,ICDE第一次来到中国大陆,来到上海,证明了世界数据库领域学术界与工业界对我国数据库研究发展水平的肯定,由于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上海计划率先利用数据库的优势,为上海市民建立健康档案,届时,每位上海市民将拥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而且这一健康档案具有私密性,通过数据技术强化信息安全级别,全面保护个人隐私,只有通过市民授权,医生才有资格查看这份档案。

(来源:青年报 2009-03-31 作者:刘昕璐 朱燕亮)

更多媒体报道请见东华新闻网“媒体东华”......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