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明的眼睛看世界——徐明稚校长出席新闻通气会 与媒体记者交流介绍学校发展

发布时间:2009-03-08发布部门:宣传部
    3月5日延安路校区第一会议室里气氛活跃,徐明稚校长与来自各大媒体的上海记者站站长(部门主任)及记者们欢聚一堂,交流大学发展理念与东华大学发展状况。来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文广传媒电视新闻中心、广播新闻中心、上海教育等媒体的领导和记者参加了此次专场新闻通气会。校党委副书记浦解明及校办、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当前,高等教育需要直面很多问题,有挑战,更有机遇......”徐校长从寒假参加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会议谈起,“这些问题只能通过发展来解决,需要我们客观面对、统筹兼顾。校长也好,记者也好,在攻艰克难的过程中必须用光明的眼睛看世界,这样才能保持信心应对挑战......”一席话引起了记者们的共鸣。“校长,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东华大学会有何应对举措?”“在您看来,多科性大学与综合性大学该如何界定?”“那您觉得应如何解决高校经费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记者们频频发问。

    “大学要有自己的定力,要弘扬大学精神。”徐校长指出,大学不可随波逐流,人才培养永远是大学的根本,大学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贡献社会,但这些最终还是要为人才培养服务。“所以,我们一直在倡导‘东华精神’——积极向上、爱校荣校、崇尚学术、追求卓越、敬业奉献”。 徐校长强调,“积极向上”就是要求大家用光明的眼睛看世界,永不懈怠;“崇尚学术”是要大家明确大学里是以何为荣的,没有其他只有“学术”。“所以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我们还是会本着这样的精神,积极应对就业等系列问题,并会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产学研联盟等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还会瞄准重大问题,适时调整科研组织进行攻关。东华拥有材料、纺织、服装等方面的优势学科,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有所作为!”

    “东华是个有特色的大学,前些年,当办综合性大学成为潮流的时候,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强做足特色,如今,大家已意识到特色的重要性。但对东华大学而言,若要实现‘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目标,就不能再拘于特色,东华的特色还要向多科性发展”。徐校长说,具体的做法还是要加强学科交叉,非特色学科要依托特色学科“借船出海”,并力争“百舸争流”。“我们目前正在构建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五大学科群,相信通过这样的学科组合交叉,学校的多科性会得到增强”。徐明稚校长还对“大学评价”“改革高教经费拨款方式”等问题坦陈了自己的观点。

    两个多小时的通气会在记者们的追问中结束。“听得很过瘾”“还希望再访谈”“用光明的眼睛看世界不仅是工作原则,也是生活态度,我记下来了......”记者们会后纷纷表示,与校领导的交流增进了对东华发展战略的了解,高教领域的观点碰撞还让他们受益匪浅。

    自学校探索建立新闻发布制度以来,党委宣传部每月都会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召开有新闻专访会、新闻通气会或新闻发布会,组织形式多样、出席范围不一、具体主题各异,但每年初,徐明稚校长都会专门安排出时间在专场新闻通气会中与记者们见面。校领导与媒体记者近距离的交流,让社会媒体更深入地了解了学校发展的理念、战略和重大举措,有力促进了外宣工作的针对性开展,和东华品牌的准确塑造。
编辑:
信息员:系统管理员
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