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研究生部联合人事处、国际合作处、教务处等部门召开国家公派研究生留学工作座谈会。座谈会由研究生部主任柯勤飞教授主持,朱世根副校长,各学院研究生分管院长,已派遣研究生出国的导师代表共20余人与会。
会议首先由柯勤飞主任介绍我校过去两年国家公派研究生留学情况和2009年新的举措。在各位分管院长和相关导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校过去两年共派出41名学生分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近十个国家十余所高校,执行情况较好。2009年的派出工作,相比于往年,增加了以下内容:(一)出台“博士兼招补偿计划”,即以博士资格(主要限于已经考取博士刚刚入学或者博士一年级的学生)派出攻读博士生的,简称“全博生”,将在学校次年的博士招生招收名额中予以补偿。(二)国家留学基金委大力拓展对外合作渠道,与众多高校签约,都已经免除学费等,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利用。(三)资助导师短期出国访问,即针对派出学生到世界名校学习的导师,国内导师可以享受留学基金委资助,到联培生就读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
接着,各主管院长和导师代表围绕座谈会主题,积极建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1、如何保障这些送出去的学生能够更好的为我所有,发挥更大的优势。
我们派出的学生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国外的导师普遍要求很严格,因此,他们到国外跟随拥有尖端或前沿课题的导师,从事一年或二年的科研训练和研究,进步大,成长快,尤其是外语交流能力,自信心等方面都大有裨益。希望学校有相应政策,使优秀人才为我所有,优中选优。
2、如何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保障导师和联培生的利益,加强和国外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形成常态化交流机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主导作用,加强和国外的深层次交流与合作,提高我校的学术影响和水平。希望导师认真指导学生填写出国研修计划,使学生在国外学校尽快进入状态,减少磨合期,让科研训练达到效果最大化。
3、学校鼓励和支持学院、导师努力开拓与国外学校联合培养博士生渠道,建立实质性交流与合作机制。
4、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学校不仅鼓励优秀研究生公派出国进修,还鼓励本科大四学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名额到国外攻博。
为此,学校将定于12月9日在松江校区第三会议室召开第一次宣讲会。届时欢迎广大博士生、硕士生和大四的本科生参加。另外,针对学生的英语交流问题,我们也会组织短期集中培训,扫清外出交流的语言障碍。
最后,朱校长从两个方面发表讲话。
一、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对于各位导师提出的各项问题,如导师短期派出资助问题,做好本科生攻读博士学位问题,加深与国外院校的合作交流问题等,学校相关部处会进一步加强研讨,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借助国家公派留学项目,进一步加强我校内涵建设。
从国家层面说,国家公派留学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紧密配合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打下人才基础的战略工程。是我国提升科技、文化水平和实力的重要举措。按照“三个一流”即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的要求,认真开展派出工作。
从学校层面说,该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后备师资力量,对于我校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校“211工程”三期创新人才培养计划中,提出以具有“视野宽、基础实、方法精、素质好、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我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努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学术研究型、工程技术型、管理经营型或创业型的高层次创新人才。这需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一)积极推进开放办学,探索“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两种经历”的“122”培养模式(即每个学生有两个导师,其第二个导师可以是本校不同学科的、可以是国内外合作院校的、或是企业、政府的;“两种经历”为海外学习经历或国内高校、研究机构访学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根据学术型创新人才和应用型创新人才两种不同类型创新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提出不同的培养模式,提升其各自的创新能力。
(二)开展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以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鼓励研究生创新实践、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目的,建立更具激励功能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研究生招生名额配置机制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
(三)创新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培养的人才不仅能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要具有在全球视野中进行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以适应国际环境和人才竞争的挑战。以“三个一流”(即选拔一流的学生,到国外一流的院校、专业,师从一流的导师)为选拔标准,进一步拓宽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国外访学、交流和联合培养的渠道,完善研究生国外访学与交流的资助办法,优先资助博士生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四)创新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明显提高。
因此,国家公派研究生计划对于推动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派出研究生的时候,不仅研究生个人得到很好的锻炼,也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还可以起到桥梁的作用,这对于促进我校的对外交流,加快国际化步伐具有明显效果。这样,就需要我们克服短视的目光,克服手头的困难,从长远着手,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二、对于公派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做好公派留学工作,就要以导师为主导,学校配合协调。从我们已经派出的学生看,绝大多数都是经过导师牵线派出的,这样对于我们的科研合作也比较有帮助。
(二)要发挥我校一些老教授的力量和资源,开一些座谈会,有效拓展对外联络的渠道。同时,现有的合作要加强,建立更多的校际关系,把我们和海外院校的合作落到实处,畅通交流渠道。
(三)研究生培养还是以在科研中培养为主导,合作也有项目支撑,只有我方和外方的科研课题对口,才能既有利于外方导师,也有利于我方导师,否则就会出现较多的矛盾。
(四)学校的相关部门:研究生部、人事处、国际合作处和教务处会通力合作,为我校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服务。
总之,国家非常重视公派研究生留学工作,学校也非常重视选派工作。只要我们从起步阶段就积极发展,就能占领有利位置,从而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