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不仅有“碳排放”,还是资源消耗品 别让“快速时尚”酿成生态灾难
一款时装只穿一季,如此时尚,或许会加剧生态灾难——因为衣服及其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也有“碳排放”。
记者近来在高校采访时发现,环保专家们正为“使用寿命”越来越短的时装头疼:以往通常和汽车、空调联系在一起的“碳排放”,已经逼近时尚产业,因为随着“快速时尚”的广泛流行,服装的“生命周期”变得越来越短,殊不知服装不仅有它的“碳排放”,还是资源消耗品。不少专家提出,如果不尽快建立回收再利用体系,并且改变时尚观念,越来越流行的“快速时尚”很可能会演变成生态灾难。
“快速时尚”搅得碳排放大增
这些服装品牌都号称是“一季的时尚”,即穿一个季节就淘汰。由此,大多数“快速时尚”服装的用料并不十分讲究。
有专家认为,“快速时尚”的迅速崛起,很可能带来环保的灾难。伦敦时尚学院客座教授露西·斯格尔在一次会议上提醒大家,对时髦的即抛型服装的热衷,正在演变成一场生态灾难。
据介绍,英国有关部门早在几年前就着手分析本国垃圾填埋场中各种物质的影响,发现垃圾中有大量包括衣服和饰品在内的“快速时尚”商品,单单衣服每年就要扔掉200万吨。这些商品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超过300万吨。
时尚和环保的矛盾在激化
东华大学服装学院教授卞向阳称,虽然时尚可以带给人愉悦的心理感受,但所有的时尚从经济学角度看,都是浪费,即对资源的浪费。时尚和环保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对矛盾,“快速时尚”更是如此。因为“快速时尚”依赖的原料主要是人造纤维涤纶和棉,而这两者占全世界纤维生产总量的80%。
卞向阳算了一笔账:目前,虽然人造纤维在中国的人均使用量只有2到3公斤,连美国人均数量的一半都不到,但在大城市,使用水平远远不止这个数。“人造纤维最主要的来源是石油”,一名环保专家分析说,“现在人们谈论节能减排,关注的总是汽车,却忽视了日常使用频率最高的东西——越来越流行的"快速时尚",它也会成为石油消耗大户。”
资源消耗的警钟,让专家们认识到服装业倡导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们说,虽然“快速时尚”在短期内对服装产业会起到促进作用,但它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带来原材料涨价和人力成本上升。而一旦成本上升,“快速时尚”价廉物美的相对优势将不复存在。
原料危机早已现出端倪:随着石油产量下降,涤纶价格猛涨;而棉花(资讯,行情)的种植需要消耗大量水和化肥等,目前三分之二的棉花种在靠天吃饭的非灌溉区,一旦环境恶化,降雨不足,棉花便会减产而导致价格上升。
践行环保不只是以步代车
有关部门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多数人的服装预算中,用于修补或者延长服装配件使用寿命服务的开支,在零至个位数之间。至于二手服装,大多数人的态度是“不考虑”。专家认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主题下,应该加强提倡“节约时尚”的观念。
据介绍,现在有人提出用“环境损害单位”来评估自己的衣橱。一些时尚学府也开始成立可持续时装中心,展开“节约时尚”创意,内容从旧衣服翻改到设立缝纫班,从自制时尚到衣物交换,还有服装和配饰图书馆等。有关专家建议,我国可在大城市仿效国外大超市的做法,建立回收旧衣服的专门区域,消费者只要将不穿的衣服洗干净,送来即可,有关部门会定期回收。
据卞向阳介绍,现在不少再生棉的原料都是回收的棉布服装,而一些人造纤维服装,从技术上说也都可以回收后重新制成成衣。问题是现在不少人虽然口头上强调环保,行动中却并不愿意接受再生成衣。他们忽略了一点,践行环保不仅仅在于节约用水或者以步代车,还包括对于时尚的认识和作为。还有专家提出,目前食品、电子消费品等行业都制订了环保规则,服装行业以及整个时尚产业,也应该加快制订相关规则,确保可持续发展。
(来源:文汇报 2008年11月08日 01要文版 记者 姜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