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也许很遥远,它往往是电视上的故事情节,然而对于我校的师生而言,它却很近,就在2007年的夏天,病魔残酷地降临到了计算机学院2005级一位品学兼优的研究生身上,让她那如花的青春在病魔的折磨下面临过早凋零的威胁。
患病的学生叫卫佳蕴,是一位可以称得上是才华横溢的硕士生。她不仅拥有计算机和国际会计双学士学位,还曾获得过美国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全国研究生数模竞赛一等奖,有着过人的数学天赋。自己在学业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卫佳蕴也不忘回报社会,考入我校以来,她四年如一日,每周都会抽半天时间去看望一名双目失明的盲人姐妹,向其传授电脑知识。
然而,不幸的是,2007年7月31日,卫佳蕴,这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被查出身患急性M6型白血病,病情十分严重。加之母亲又于两年前刚因肺癌去世,家境贫寒,而今她自己患病的消息更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消息传来,计算机学院马上在全校开展了广泛的救助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了《你我献爱心,救助卫佳蕴》的倡议书,得到了东华师生上下的一致积极响应,并结合“研究生德育关怀工程”印发名为《关注健康 关爱生命》的爱心手册,举行了名为“爱心天使行动”的全校性捐助活动。
从2007年9月19日第一次募捐到2007年10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收到了来自学校各方的近八万元捐款。捐款现场,老师来了,同学来了,认识的人来了,不认识的人也来了。大家你五元、我百元,点滴帮助汇聚成了爱心的海洋。
2007年9月的集中捐款活动结束后,计算机学院又于2007年10月15日在松江大学园区内开展了大规模的“万人骨髓配对,挽救生命行动”,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进行血样采集。活动很快在松江7所高校内外掀起了旋风,计算机学院的学生还连夜赶制了一则公益广告,将其投放在学生经常出入的食堂内,通过短片介绍卫佳蕴的患病经历,号召同学们主动加入到救助队伍中来。“万人骨髓配对”活动前后共有近500名师生签署自愿捐献造血干细胞同意书,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东方卫视、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新闻午报、新闻晚报、青年报、等媒体都相继对我校的一系列爱心活动进行了报道。
目前,学校对卫佳蕴的救助活动仍在积极进行中,师生们的爱心捐赠仍源源不断地被送到卫佳蕴的手中,一笔笔善款凝聚着东华师生的融融爱心,点亮着卫佳蕴的生命之光。 2007年12月24日学院得到确切消息,现已从“中华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库”中找到3个合适卫佳蕴的干细胞配型,并已在积极联系和安排下一步治疗方案。
(材料提供: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文字整理:党委宣传部向娟)